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  陈红 《安徽医药》2014,(5):983-985
目的研究比较右腋下直切口,右胸小切口,右胸骨旁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该科2011年1月—2013年8月经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64例,其中经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MVR)术40例,经右腋下直切口二尖瓣置换术20例,经右胸骨旁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AVR)术4例,并随机抽取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术65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置换30例。对比分析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术后各种观察指标和护理特点。结果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术后切口长度,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鸡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瓣膜置换术相比,小切口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刀口隐蔽,符合美容要求,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3月~1998年4月采用右侧胸骨旁微创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复18例房间隔缺损,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采用右侧胸骨旁纵行切口,距胸骨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不同入路创伤,疗效,愈后以及临床指导。方法 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4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36例瓣膜置换,法鲁四联症,心脏粘液瘤等患者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36例及胸骨正中切口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左腋下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相比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创伤、痛疼程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组相比:创伤、体外循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疤痕等,有不同程度差异。3.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创伤、出血量、住院天数、胸廓畸形、疤痕程度也有差异。结论1.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具有切口小、不去肋骨、出血少、不输血、创伤轻、不放胸腔引流管、痛疼轻、恢复快、刀口隐蔽、美观等优点。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无骨损伤、体外循环时间短、出血少、心脏不停跳、心肌损伤轻、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3.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胸廓稳定、恢复快、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16例,其中8例行颈部低领状切口、8例行颈部低领状切口+胸骨劈开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结果:16例患者接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腺瘤6例,甲状腺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1/16),无死亡。结论:经颈部低领状切口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经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双侧气胸并肺大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双侧气胸并肺大泡患者1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经胸骨正中切口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对肺功能较差或复张不满意者给予吸氧处理,随访1~3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双侧气胸并肺大泡患者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忠诚 《天津医药》2001,29(11):669-670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及横断胸骨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采取右侧小切口及横断胸骨小切口,对2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结果: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发生。结论:微创切口创伤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回顾本中心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35例。13例早期手术患者经升主动脉、右房建立体外循环,22例患者经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除10例患者外,均使用负压引流系统(VAVD),共7例患者经肺动脉建立左心引流。 结果1例术后30天因突发脑梗塞死亡,2例术后浅层伤口愈合不良。体外循环时间92.3±15.6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48.6±19.2 分钟。术后气管插管时间8.6±1.5小时,术后住院时间9.5±3.6天。术后随访3-32月,心功能良好。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能够保持胸廓连续性,与传统胸正中切口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可以在部分心脏手术患者群推广。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手术;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8.
小儿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与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径路或胸骨旁径路相比,腋下小切口具有不损伤胸骨和肋骨以及乳内动脉,切口小而美观,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2004-08~2006-03笔者所在科成功完成12例左腋下小切口(Denis-Browne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雷虹  严中亚  严宇  章庆春 《安徽医药》2013,34(9):1287-1289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直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分别行2种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右腋下直切口10例,胸骨正中切口组10例。两组病例皆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建立时间比胸骨正中切口组长(P<0.05);右腋下直切口组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均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观察时间右腋下直切口组也比胸骨正中切口组少(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结论右腋下直切口行二尖瓣成形术具有良好的美观和临床效果,其微创和美观的优势给二尖瓣置换术提供了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胸骨正中切口两种不同缝合方法的差异性,探讨更好的胸骨正中切口缝合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经胸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全层间断缝合组和全层连续缝合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连续缝合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轻于间断缝合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间断缝合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间断缝合组(P<0.05).结论 胸骨正中切口连续缝合有效地减轻了伤口疼痛、提高了甲级愈合率、减少了住院天数,增加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住院费用,节约了医院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96例心脏病患者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保持胸骨柄完整性,在停跳或不停跳下完成心脏直视手术,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50例,风湿性心脏病40例,左房粘液瘤5例,冠心病1例。结果全组患者成功施行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没有死亡及后遗症。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适用于大多数心脏直视手术,有良好的手术和美容效果,但不适合于部分心脏复杂畸形及巨大心脏的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同一时期随机选取15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胸正中切口102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0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对术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间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胸正中切口组对比,胸骨下段小切口组胸液引流量[(144.92±64.30)mL]少以及平均住院天数[(6.98±0.58)d]较短。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具有损伤小、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进行的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的正中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术前资料、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 全组无死亡,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的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呼吸机使用时间(15.31±10.30)h、术后24 h引流量(371.39±112.58)mL、ICU滞留时间(35.67±15.86)h、术后住院天数(22.25±5.8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略长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主动脉瓣置换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正中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小儿心脏手术的结果。方法 68例小儿分为两组,均在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一组采用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一组为常规正中切口。结果 无死亡病例,从切口长度、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小切口组明显优于常规切口组,而体外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常规组无差别。结论 胸骨中下段小切口对小儿先心病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徐栋  姜楠  江力  李庆和 《天津医药》2001,29(12):741-741
微创心脏外科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近3年我院采用了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50例,疗效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完成的5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男18例、女32例,年龄2~39岁,平均(21.0±13.6)岁。其中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氏三联症3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6年12月~1999年6月,对40例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患实施右侧胸骨旁微创切口瓣膜置换术,与1995年7月~1996年11月36例传统正中切口比较,具有明显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勤  饶华庚  刘升 《江西医药》2003,38(4):261-261
2001~2002年,我们采用微创技术在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施行体外循环直视手术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5~22岁(平均7.4±1.3岁),体重14~37kg。心功能Ⅱ级,其中房缺(ASD)18例,室缺(VSD)2例,肺狭(AS)1例,患者均经心电图、X光片、彩色多普勒明显诊断。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下1/2~2/3胸部正中切口,切口约7cm左右,胸骨锯开采用倒L切口,J形切口,不切断第二肋胸骨角部分;在锯胸骨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右乳内动脉,正中切开心包,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插管时应特别注意,尽管插高…  相似文献   

18.
"J"型胸骨上段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总结采用“J”型胸骨上段切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方法20例重症肌无力采用“J”型胸骨上段切口行胸腺切除.自胸骨切迹至第二肋问切开皮肤。离断胸骨.形成典型的“J”型胸骨上段切口。完整大块切除胸腺。清除脂肪,两侧达膈神经,下缘达心包膈,纵隔引流管自剑突下引出。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无气管切开。病理诊断:胸腺增生16例。胸腺瘤4例。合并毒性甲状腺肿2例。所有病人术后经过顺利。效果良好。结论“J”型胸骨上段切口具有切口小、视野充分、基本保留胸廓完整性、存留体内钢丝少、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适应各年龄层、各类型重症肌无力患者。  相似文献   

19.
吴进忠 《贵州医药》2011,35(7):611-613
对于甲状腺手术切口,大多数临床工作者通常采用颈前胸骨上窝上2~3 cm较长切口,随着甲状腺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对颈部切口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一些学者[1-2]报道了微创或内镜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切口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评估经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切口微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方法 收集2014年1 月—2017年11月我科对31例婴儿期患儿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 所有手术均采用经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切口入路, 总结该术式的手术过程, 分析其临床转归。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过程顺利, 手术切口长度 (2.5±1.0) cm, 手术时间 (1.5±0.2) h, 术中出血不超过5 mL, 术后平均住院日 (15.1±4.2) d, 未出现死亡、 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 术后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随访1个月~4年, 无导管再通及动脉瘤形成。结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切口微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并发症少,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