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休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休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28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给乌司他丁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q8h静滴;对照组常规抗体克治疗,方案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的尿量、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量明显增加,尿NA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α1-微球蛋白明显减少,血BUN和Scr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需要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百分率为14.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结论乌司他丁具有保护肾小管功能及促进休克患者肾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Sepsis)急性肾损伤(AKI)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尿量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79例脓毒症伴少尿型急性肾损伤2期(AKI 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和CRRT治疗,治疗过程中精确记录每日尿量,根据少尿期标准,即每日尿量少于800 ml,将少尿期持续时间≤7 d患者分为Ⅰ组(n=39),将少尿期持续时间 7 d患者分为Ⅱ组(n=40)。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30 d、60 d、90 d死亡率。对少尿期持续时间≤7 d与少尿期持续时间 7 d之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Ⅰ组69.23%(27/39)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Ⅰ组50%(20/40)患者肾功能未恢复,明显高于Ⅱ组(P 0.05),肾功能部分恢复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分析表明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CRRT治疗中少尿期持续时间 7天与不利的肾功能恢复及预后相关,观察少尿期持续时间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对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美罗培南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和细菌清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18%,较对照组的有效率71.79%略高(P<0.05);治疗前2组血清学指标无差异,经治疗后2组均出现变化,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9.74%,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4.36%(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取美罗培南治疗可取得与肾脏替代疗效相同的效果,能促进病情恢复,清除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连用7 d。对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肾小球滤过率、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脑出血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出血并发AKI患者36例为治疗组,3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相似治疗的基础上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患者尿量、血BUN、血Scr变化,2组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病例数、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尿量增加,治疗组血BUN和S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死亡例数和肾脏替代治疗例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脑出血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患者42例,根据急性肾损伤的不同分期,分为急性肾损伤Ⅰ组(18例)、Ⅱ组(13例)、Ⅲ组(11例),APACHEⅡ评分比较预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急性肾损伤Ⅰ、Ⅱ组治疗48 h后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Ⅲ组治疗前、治疗48 h后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恢复率与人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急性肾损伤Ⅰ、Ⅱ期时可明显改善感染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而在急性肾损伤Ⅲ期则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韦妍飞  李琪  孙婧 《中国药业》2022,(7):102-105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以肝素全身抗凝,观察组以枸橼酸钠局部抗凝.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107医院ICU 2008-09~2010-06发生脓毒症AKI 56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期间每天抽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Cr)、血胱抑素C(Cys-C)等,并监测24 h尿量、患者是否需要肾替代治疗(RRT)及预后等,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X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总体预后等。结果 X组给予血必净治疗后第3天CRP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第4天开始则X组的Cys-C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同时由此计算出的GFR则显著高于C组(P<0.05),而Cr在第5天两组患者之间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需要RRT的比例和总体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脓毒症AKI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对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化疗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84例我院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HD-MTX化疗后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2例.42例采用血液灌注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2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以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血尿素氮以及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苏醒时间、MTX血药浓度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HD-MTX化疗致急性肾损伤具有显著疗效,明显改善肾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庆忠 《首都医药》2004,11(2):28-30
目的观察和研究精一等药物综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泗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RF患者应用速尿、多巴胺、精一和补液等综合治疗,根据是否应用精一随机分为精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量和肾脏外形大小的变化。结果精一治疗组尿量增加和肌酐恢复比常规治疗组迅速(P<0.05,P<0.001),需血透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80例患者中有22例最终需血液透析治疗。病因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对某些病因所致的ARF患者,综合药物治疗能恢复肾功能,使患者免受透析之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18):2503-2506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地尔硫卓片15 mg,口服,每日2次,环孢素软胶囊1.5 mg/(kg·d),口服,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肾损伤分子1(KIM_(-1))、24 h尿蛋白量、24 h尿量、急性肾损伤分级,随访及复发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KIM_(-1)、24 h尿蛋白量、24 h尿量、急性肾损伤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1个月后及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血肌酐、KIM_(-1)、24 h尿蛋白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24 h尿量、急性肾损伤分级Ⅰ级例数均显著多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率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地尔硫卓联合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记录患者心跳、脉搏、血压、体温、24h尿量、有无出血状况等,检测患者血钠、钾含量、血清肌酐浓度和BUN的浓度。结果观察组23例肾功能恢复、对照组13例恢复,观察组的存活率为82.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该疗法的优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48 h后血p H为7.3±0.1,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此外,实验组15例(75%)脱离急性期相交于对照组8例(40%)差异显著;实验组11例(55.0%)肾功能恢复相交于对照组7例(3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上疗效确切,相比于一般常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加以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脓毒症合并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后第3、7天肾功能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等的变化情况,并统计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治疗后第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11例,对照组生存9例;两组生存患者的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死亡患者的CysC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可减轻脓毒症肾损伤程度,改善肾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伴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脓毒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于48 h内启动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照组(45例)于晚期启动CRRT,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观察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肌酐、尿量、IL-1β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予以脓毒血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稳定患者内环境,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肾功能恢复率。方法选取2014年8月23日至2017年8月23日我院急性肾损伤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时间(25.41±4.86)h、小便出现时间(10.37±1.52)h、肾功能恢复率(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血尿素氮(5.11±0.38)mmol/L、血肌酐(88.15±2.45)mmol/L、血钾(3.68±1.41)mmol/L、血钙(2.85±0.24)mmol/L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肾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选取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加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疗法,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240-243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早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基础治疗方法一致。早期组于发病2d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于患者发病2d后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结果治疗后,早期组患者IL-10(74.98±6.39)ng/L、HLA-DR(67.81±4.59)%、尿量恢复时间(3.23±0.45)d、肌酐恢复时间(5.15±1.20)d、机械通气时间(8.45±1.66)d、住ICU时间(10.82±2.17)d、7d尿量恢复率42.86%、7d肌酐恢复率47.62%、3m内死亡率35.71%、并发症发生率4.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应于发病2d内积极入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降低死亡率,确保各项指标能够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情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某院住院明确诊断为肾脏感染并伴有MODS的老年患者23例,同时以诊断为急性肾损伤并伴有MODS的非老年患者10例为对照。MODS的诊断标准参照Marshall标准(1995年)确定。各组病人均给予抗感染、连续血液净化、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疾病,多脏器功能障碍个数、预后情况。患者预后分为死亡与生存。肾脏转归分为肾功能恢复(脱离透析生存)、肾功能未恢复(必须依赖透析生存)两种。观察终点为停止肾脏替代治疗后30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等均按常规采血,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全套等相关生化检查。结果:老年组中,少尿型肾损伤21例,非少尿型仅2例;伴有呼吸衰竭需要辅助通气、伴有循环衰竭需要升压药物维持的比例大,均过半数。非老年组10例中,少尿型肾损伤7例,非少尿型3例。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3.1%和29.0%。肾功能完全恢复率分别为9.0%和38.7%,肾功能部分恢复率分别为17.9%和32.3%。结论:老年急性肾损伤较青壮年患者往往病情严重程度重。老年急性肾损伤多为少尿型,少尿或无尿的比例明显多于非老年患者。临床中尿量的监测至关重要,往往是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判断依据;同时老年肾损伤患者在合并有严重感染时一定注意积极合理抗感染治疗,配合及时正确的血液净化治疗,及时临床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对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肾结石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防止ESWL碎石对肾脏的损害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19例肾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66)。对照组服用常规排石药物并给予ESW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自由基水平、ET-1、NO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ESWL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Scr、BUN及尿蛋白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Scr、BUN及尿蛋白等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OD水平均显著降低,MDA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1水平均显著升高,NO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NF-α、IL-6与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TNF-α、IL-6与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对ESWL治疗肾结石所致肾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