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整体观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整体观对发展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来学术界视“天地一体观”、“五脏一体观”、“天人一体观”为中医学整体观的三支柱。那么,有没有第四根支柱呢?笔者通过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再认识,认为人与人的联系也应该是中医整体观不可忽视的一根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调神与调形针法"是马铁明教授基于传统中医整体观念的"形神一体观"提出的针刺方案,在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的"神"的同时,也调节由组织结构改变的"形",从而达到形神共调、内外和谐、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符合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文章旨在对马铁明教授从"形神一体观"角度用针灸治疗疾病的思路及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细毫针调神,粗毫针调形,将"形神一体观"在针具针法的应用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为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综合治疗方案,对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与西医学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 ,中西医结合研究要突破 ,需要在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寻求统一 ,要消除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要冲破疾病医学的疗效观和评价标准 ,要以“健康医学”模式和生态医学观作为结合的基础 ,要坚持和发展中医学的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 ,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务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它指导着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认识和实践。《内经》循此理论提出的医学模式基本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以分析考虑其机能状态;并结合环境变化诸因素,进行诊断、治疗、预防等一系列临床实践,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应”、“形与神具”、“辨证论治”、“预防”等方面。其理论的特点和优势,正是现代医学发展和完善所应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现代化,以“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发挥其整体观、个体化,辨证法。“上工治未病”,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的优势;关键在于开创微观辨证学及其学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情志医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志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我国疾病谱的变化,情志医学研究愈显重要,情志医学研究要贯彻“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以证为核心的病证结合研究和突出应用的整体研究”三大原则,构建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崭新的情志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中医“精”“神”一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以"看病的人"为主导思想,将人视为具有自然物质属性与精神文化属性的统一体,其"以精为体,以神为主"的精神一体观贯穿始终,故文章首先从中医学的角度梳理精与神的基本概念,分别从积精全神及守神固精两方面论证"精化气生神,神驭气统精"的"精""神"一体观。再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以道家的无为思想,经内证实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将生命的形而上(神、道)与形而下(精、气)融为一体,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与自由。最后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精与神一体的生物电生理机制,构筑精—神相互转化的生命模型假说,并从物质—能量—信息的层面讨论人的物质、精神属性的统一,提出未来融文化与科学于一体的医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循证医学的叙事化”与“叙事医学循证化”的融汇,让我们对医学目的要作重新思考。显然,临床医学的人文关怀与中医学“天人相应”“形与神俱”的医疗整体观,注重自然、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身健康影响的理念,以及重视情志致病与心身疾病的医学人文思想将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 ,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养生之道的哲理 ,从认识论角度看 ,是以“形神合一 ,天人合一”为核心。从方法论角度看 ,它充分体现了整体观与辩证观。从学科角度看 ,它代表了中医的预防医学。本文浅析中医养生学历来倡行的顺应自然、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和方法。1 古典医籍对养生时间医学的论述  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辩证唯物认识 ,《内经》已明确阐发了“天人合一”的哲理与“四气调神”等养生大法 ,认为形和神(身心 ) 、自然和人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开创了中医学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的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  相似文献   

10.
肿瘤作为生命体,是结构、能量、功能不同维度之具象,即形气神一体的高度统一.神为肿瘤发生之源、气为肿瘤发生之本、形为肿瘤发生之象,神、气、形相互作用,是谓中医肿瘤发生学.以融合形气神一体的生命观系统阐释中医肿瘤发生学,为整体调控肿瘤提供了全局视野.肿瘤诊疗策略的制定、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机制的整体研究、抗肿瘤药物研发及肿瘤模型探索,都有必要纳入中医肿瘤发生学的新认知,进行从聚焦结构、能量到聚焦结构、能量、功能的整合转变,从重形守气轻神到形气神一体同调的综合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即整体观、综合观、“意”主“权变”等逻辑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临床指导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也决定了中医学的本质 ,这种特色性的逻辑思维对于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应是中医学发展中“不变”的特色。同时其本身的局限性、模糊性等严重制约着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要现代化 ,就必须积极与世界医学交流与融合 ,在“变”中寻求理论和临床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李英  郭继志 《医学与社会》2005,18(4):58-58,60
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新思想、新技术与医学相互交叉渗透,丰富发展了传统的生物医学理论,突破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何为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指用什么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因此,医学模式也称为“医学观”。医学模式涉及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对医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康复医学之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中医康复医学对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养生康复以及病后的摄生调养都主张从整体出发。整体观在中医康复学中的指导作用反映在中医康复学之“全面康复”的思想 ,即利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达到人体形神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具体体现在 :人与自然一体观 ,人与社会一体观 ,形神康复一体观方面。1 天人相应观中医康复医学以天人相应观为指导 ,强调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人体康复进程的影响 ,顺应自然 ,因时因地制宜也是中医康复医学的重要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说 :“圣人治病 …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属于双心医学的范畴,即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这与中医学“形神一体观”的理论不谋而合。因心房颤动患者往往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冯玲教授提出“脉神同调”,即在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注重对神志、睡眠等不良情绪的调理。“脉神同调”是冯玲教授在“形神一体观”的综合指导下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思想,脉乃脉体和脉律,神乃神志,即在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加强对神志的调理。脉体充盈饱满,脉律均匀和缓有力则能助心行血,从而使脉调和,神志安宁,心搏有常。结合冯玲教授临床经验,认为“气机郁滞、痰浊痹阻、心失所养”是本病的发病关键,当以“脉神同调”为总治则,以豁痰化浊通心阳,涤脉通利宁心神;疏肝解郁调气机,畅通心脉安心神;佐以健脾补肾,填充血脉养心神为具体治法。临床上常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左望充 《海南医学》1996,(4):263-265
中医心理学学科的提出始于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于中医眼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有关文献中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及其与眼的关系:1.1形神论与视觉心理反应:两千多年来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始终贯穿着中医的心理学思想,在其“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学说中就体现了心理学思想。张景岳把《内经》的“形神一体”论高度概括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限作为五大感官之首,是一种复杂的非神经性附属装置,是视觉的外周感受器官,外界环境的信息绝大部分是由眼接收的,在人脑获得的全部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名老中医群体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形神一体”观的临床认知和应用方法。[方法] 利用半结构式访谈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收集14位名老中医有关“形神一体”的认识应用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结果] 围绕主题,共归纳出“中医思维方法”“生理病理阐释”“疾病治疗原则”“临证应用”四个核心类别。名老中医认为,“形神一体”以“五神脏”为中医思维方法,并基于“形”“神”互为因果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形神同调、补虚逐邪”的治疗原则和“药食针灸”与“疏导乐动”相结合的临证方法。[结论] 老中医群体将“形神一体”观视为中医原创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不同疾病类型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和应用角度。  相似文献   

17.
医疗观是医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运用在现实医疗中的具体思维表现,是医学观的具体化、实践化。“健康中心”医疗观是“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萌生的与新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医疗观,是以完整的人的整全的健康利益为中心、遵循人的生命整体运动规律来维护和干预健康与疾病的医疗观。“健康中心观”的基本要义包含对“完整的人”、“整全的健康利益”的内涵解读。以期在基本要义基础上拓展至人本医疗思想、系统-整体医疗思想及辩证医疗思想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外阴苔藓样疾病属于中医学“阴痒”“阴蚀”等范畴,主要表现为外阴慢性瘙痒甚或疼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态。瘙痒-搔抓-压力之间存在恶性循环,是典型的形神疾病、内外共病,治疗上唯有打破此循环才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形神一体论源自《黄帝内经》,其在本病的论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形”即形体,“神”即心神,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损”即瘙痒等躯体症状,而“神伤”即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态,形神相因为病,互为因果,形损渐及神伤,神伤进而加重形损。因此,对于此类形神疾病的治疗,应当注重形神同调。本病内有脏腑功能失调,外有局部皮肤病变,治法上应当采用内外合治。通过中药外洗缓解局部瘙痒症状以疗其形,配合中药口服辨证施治以调其神,标本兼施,辅以中医学传统的情志疗法,加以生活调摄,通过调形以养神,调神以守形,方可有效缓解疾病的相关症状,最终达到守神全形、形与神俱,为外阴苔藓样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9.
心肾相交思想是内丹医学对《内经》心肾水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内丹心肾相交理论体现了心肾气液升降和合、精气神交融合一及体质改善的层次递进等特征,促进了中医学心肾相交理论的确立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从而确立了心肾相交作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体质改善模式的内涵。它体现了传统医学关于生生不息的人体生命是形、气、神多层次、有规律运动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20.
形神合一理论是中医学的生命观,强调人是形、神的统一体。在形神合一理论的基础上,去理解《内经》对脑与神明关系的论述。脑与神明之间的关系是形神合一,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用,形神相依,共同完成了生命中枢的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