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致残率极高的内科顽疾 ,迄今为止对该类疾病的治疗还缺乏任何特异且有效的药物和方案。随着近些年来对B7/CD2 8共刺激信号系统的深入研究 ,研究者们则以全新的思维、独具匠心的设计通过选择性阻断B7/CD2 8共刺激信号系统、诱导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特异性耐受以及针对性清除CD 2 8自身反应性T细胞等策略 ,试图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目前这些策略、尤其是选择性阻断B7/CD2 8共刺激信号系统的策略正在成为探索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热点和焦点。事实上 ,无论是从…  相似文献   

2.
免疫介导的疾病可能有重叠的发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可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其重叠综合征、其他肝胆疾病、乳糜泻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器官非特异性风湿免疫病(脊柱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坏疽性脓皮病)等。IBD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患影响疾病病程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综述了IBD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靶向B7/CD28信号系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致残率极高的内科顽疾,迄今为止对该类疾病的治疗还缺乏任何特异且有效的药物和方案.随着近些年来对B7/CD28共刺激信号系统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则以全新的思维、独具匠心的设计通过选择性阻断B7/CD28共刺激信号系统、诱导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特异性耐受以及针对性清除CD+28自身反应性T细胞等策略,试图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CD28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为特点。在免疫应答过程中,T淋巴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除T细胞受体(TCR)-CD3复合物与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相互作用提供第一信号外,还需协同刺激分子传导的第二信号。CD28-B7提供T细胞活化的主要协同刺激信号。研究发现,CD28家族成员表达异常在SLE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以高y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肝组织学界面炎和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为特征[1].尽管AI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多项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分子模拟学说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缺陷参与了自身免疫性肝损伤.免疫系统本身具有区分自己与非己的功能,并可建立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以抑制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进而预防自身免疫[2].CD4+ CD25+ Treg细胞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起重要作用[3].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正是这种免疫耐受被打破,机体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reg细胞功能缺陷可能是AIH发病的基础之一[4].本文就CD4+ CD25+ Treg细胞在A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  国红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2):836-839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孙宏国红许贤豪近年研究发现:许多过去认为原因不明的疾病多有异常自身免疫应答,其中一部分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order,AID),治疗有其特殊性。现以中枢神经系统AID之一,多发性硬化(mult...  相似文献   

7.
调节性T细胞抑制CD4+T细胞或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是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细胞之一.桥本甲状腺炎为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异常表达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D28/B7协同刺激通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某些细胞因子等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负调节作用而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对调节性T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并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桥本甲状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抑制CD4^ T细胞或CD8^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是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细胞之一。桥本甲状腺炎为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异常表达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D28/B7协同刺激通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某些细胞因子等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负调节作用而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对调节性T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并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桥本甲状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抑制CD4 + T细胞或CD8+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负调节作用 ,是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主要细胞之一。桥本甲状腺炎为遗传因素和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 ,调节性T细胞异常表达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 4、CD2 8/B7协同刺激通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某些细胞因子等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负调节作用而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对调节性T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并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协同刺激分子在AITD异常免疫反应的启动、维持和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除了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B7分子之外,CD40CD40配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54、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ICOS)-ICOS配体以及凋亡分子也参与了介导AITD的免疫功能紊乱。对协同刺激分子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AITD发生机制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协同刺激分子在AITD异常免疫反应的启动、维持和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除了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B7分子之外,CD40-CD40配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54、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ICOS)-ICOS配体以及凋亡分子也参与了介导A1TD的免疫功能紊乱。对协同刺激分子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AITD发生机制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生与遗传、免疫、感染、激素分泌及环境等因素相关 ,但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溶性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 Ⅰ (sHLA Ⅰ )类分子最先是由VanRood等[1 ] 及Charlton等[2 ] 于 1970年从正常人的血清中检出的。现在认为 ,sHLA Ⅰ类分子与器官移植、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3] 。我们曾发现SLE患者血液中sHLA Ⅰ类分子的水平增高[4 ] ,其增高的可能机制如何呢 ?现将…  相似文献   

13.
魏巍  韩捷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655-265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是一类存在于动物和人类体内的具有抑制功能的天然Tregs,以调节自身T细胞反应为主要功能,在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局部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  相似文献   

14.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调节性T细胞亚群,主要来源于胸腺,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侵犯胃肠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耐受异常是导致其发病主要因素之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表达可能与IB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  大会有关甲状腺疾病研究的发言46篇,壁报交流131篇,占大会稿件的24.1%,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尤其是细胞因子和病因学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热点。甲状腺自身免疫病的细胞因子和病因学研究 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对Graves’病病人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释放IL2的能力及他巴唑、T3对IL2产生的影响,发现Graves’病病人T细胞表现免疫应答过高,他巴唑可调节Graves’病病人异常的T、B细胞功能趋向正常,甲状腺激素…  相似文献   

16.
1型糖尿病(1 型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ED)是一组以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为共同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包括桥本病和Graves病.AITD是1型DM最常合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有关1型DM合并AITD的临床及免疫遗传学特征国内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OT)是指口服蛋白质抗原后,诱导机体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免疫应答或低免疫应答状态。1911年Wells首先描述口服耐受现象,发现豚鼠口服鸡卵蛋白后,对这种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抵抗性。随后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与探讨,并进一步开展了口服自身抗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的自我耐受失控,自身免疫应答过高,产生直接或间接破坏自身组织的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和自身抗体,并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病变和功能障碍.由于检测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技术较为繁琐,临床实验室难于常规开展,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实验室诊断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被发现.现对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诊断价值,肿瘤自身抗体的类型和检测方法,以及肿瘤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泛指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的一大类疾病。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群早期感染有利于降低个体对自身免疫病及过敏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常常伴随较高的自身免疫病和过敏  相似文献   

20.
白耀 《临床内科杂志》1997,14(6):289-291
人体内分泌器官容易发生自身免疫而引起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及持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甲状腺疾病S免疫的关系非常密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学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免疫学包括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复合物几方面。一、体液免疫1.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的数种成分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大多具有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可分为:()甲状腺腺体成分;(2)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刺激抗体:包括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和促甲状腺激素结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