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肩周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肩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冻结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1],其治疗方法很多.如物理、针灸等治疗,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肩周炎冻结肩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部分患者存在再次粘连,术后恢复较慢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比较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冲击波治疗与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冻结肩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2.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而严重的肩周炎,常致肩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肩肌肉萎缩,造成肩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日夜疼痛难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自1978年8月至1984年1月,作者采用静脉全麻下行肩关节粘连闭合性松解术7例,配合局部封闭、理疗、功能锻炼,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又称肩周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临床报道的治疗方法较多,有臂丛或全麻下肩关节松解术[1,2],此方式虽能彻底解除肩关节周围的粘连,但有一定的麻醉和医源性损伤风险;各种物理及手法等保守治疗[3]疗程长,重症患者疗效差;关节镜下松解术[4]只运用于有重度关节挛缩及运动功能障碍者,并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肩关节痛点阻滞能快速缓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疼痛症状,松解肩关  相似文献   

4.
<正>肩周炎(arthritis of peri-shoulder)也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漏肩风、凝肩,因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1]。肩周炎晚期粘连明显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需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来改善肩关节功能,以往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下行肩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痛性肩关节粘连松解术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后第二日加用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用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指标及整体疗效评定指标进行评定并记录。结果:两组在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3.55%,两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在治愈率(治疗组48.39%和对照组22.58%)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肩关节粘连松解术配合电针和单纯无痛性肩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肩周炎均为有效方法,但前者在提高治愈率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冻结肩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法很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注射臭氧与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冻结肩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络宁复合液臂丛神经阻滞后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脉络宁组(M组)与倍他米松组(B组)各25人,分别采取脉络宁复合液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臂丛神经阻滞后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观察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3个月脉络宁组与倍他米松组肩部疼痛与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络宁组优于倍他米松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脉络宁复合液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行臂丛神经阻滞后手法松解都能有效缓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2治疗后3个月随访疗效观察,脉络宁组优于倍他米松组,远期疗效稳定。3脉络宁复合液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避免了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粘连型肩周炎患者60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松解术。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40 min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中药熏蒸、点穴和刮痧。疗程前后采用疗效评定、疼痛评分和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肩关节粘连手法松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理疗、按摩、拔火罐、针灸等康复治疗,以及肩关节痛点阻滞治疗,但其疗程长,疗效不佳,患者肩关节功能通常不能得到有效改善。臂丛神经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虽能有效地缓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1],但肩关节松解后数天,往往继发肩部肌肉挛缩、疼痛,影响患者肩关节活动,易再次出现肩关节粘连。内热针导热疗法是将内热针置入骨骼肌附着点,连接内热针导热巡检仪,通过松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对患者VAS、Melle及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现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120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600例)采取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6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治疗,将最终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V A S)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Mell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曲安奈德注射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八段锦对风寒湿阻型肩周炎臂丛麻醉松解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风寒湿阻型肩周炎臂丛麻醉松解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八段锦护理方法,疗程为2周。选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中的ADL和ROM子量表评价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及ROM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护理方案均可减轻患肩疼痛,改善患肩功能与活动度,但中药熏洗配合八段锦对风寒湿阻型肩周炎臂丛麻醉松解术后的近、远期改善程度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盆炎散合盆炎灌肠液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粘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经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后配合中药盆炎散合盆炎灌肠液治疗,对照组23例经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后予抗炎治疗,比较2组术后再粘连、妊娠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再粘连率9.68%,妊娠率48.39%,对照组分别为21.73%、30.43%。结论:盆炎散合盆炎灌肠液可有效减少输卵管再粘连,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我科,用体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人79例。分析病人治疗前、一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冲击波治疗后,病人肩关节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能显著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具有安全性高、风险低等特点,适合药物不能耐受和惧怕手术的病人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肌腱松解术治疗手部屈指肌腱粘连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对 5 0例行肌腱松解术的屈指肌腱粘连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并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认为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与末梢血运情况 ,做好疼痛护理 ,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本组优良率达 9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粘连期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粘连期肩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综合治疗组采用物理因子、按摩、关节松动术和医疗体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分法对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经治疗后,综合治疗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加按摩、关节松动术和医疗体操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进一步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同,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痛点阻滞法,研究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在痛点阻滞治疗基础上,辅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可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近期、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钠(SH)注射与可吸收医用膜植入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冻结肩患者40例,应用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后SH注射20例(SH组),应用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后可吸收医用膜植入20例(医用膜组),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术后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VAS评分、ASES评分及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H与可吸收医用膜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均可提高术后肩关节功能,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比较关节松动术,超声药物透入法与单纯关节松动术,超声透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手法关节松动超声透入法(A组),关节松动术组(B组),超声药物透入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C3组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A组疗效明显优于B,C,D3组关节松动术配合超声透入,可迅速有效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膝关节创伤或术后关节粘连患者,行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MUA),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三步骤。评估术前及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术后2周及最终术后随访主动屈膝角度;同时记录出现的MUA并发症。结果:术中被动屈膝角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的主动屈膝角度较术中屈膝角度显著变小(P0.05);术后随访平均10周,最终的主动屈膝角度较术中屈膝角度显著增大(P0.05)。未发生1例并发症。结论:姆瓦技术即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相对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