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耳鼻喉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96 h、120 h的疼痛评分、心理状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96 h、120 h的疼痛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 P <0.01),心理状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耳鼻喉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苏斐 《大家健康》2016,(11):19-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高血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护理前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与护理干预治疗密切相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缓解开腹手术病人术后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患者211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 d、2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后清醒状态时都有所降低(P<0.05);和对照组比较,术后2 d观察组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情况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疼痛护理能有效地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外科手术后入我院康复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周碧英  李红 《河北医学》2015,(6):1012-10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87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疼痛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术后24h、48h及72h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20.45%,低于对照组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13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常规腹部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下列护理干预:术前宣教、疼痛估计、心理护理、创造缓解疼痛的环境、疼痛护理、自我护理指导。结果 2组腹部外科患者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0级11.69%,Ⅰ级46.38%,Ⅱ级33.33%,Ⅲ级8.70%)轻于对照组(0级2.90%,Ⅰ级28.96%,Ⅱ级43.48%,Ⅲ级24.64%)(P〈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艳华  姜丽娜  赵朱云 《海南医学》2013,24(14):2170-2172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每组各60例,于术后24h和72 h,根据口述分级评分法(VR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RS评分,并比较术后疼痛对两组心理、睡眠、活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h和72 hVRS评分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对心理、睡眠、活动的影响显著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凌丽娟  刘平  张杏  吴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4,(3):477-478,48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2011年6月—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收治的22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每组1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情绪状态、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1.2±10.8)分,SDS为(30.3±11.2)分,HAMA评分为(7.7±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睡眠、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VS.3.7±0.2,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5%,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疼痛,改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7例,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后康复指导、并发症的护理和出院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率变异率( HRV)及疼痛耐受的影响。方法96例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采集两组患者术前24 h中HRV指标,并应用计算机处理获取低频带(LF)、高频带(HF)、总频带(TP)及低、高频带比值(LF/HF)数据指标,术后清醒状态下评估患者的疼痛耐受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及计算机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频域LF、LF/HF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HF及TP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可使患者保持平衡状态,从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Ⅱ期肺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3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及IL-10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于术后6 h、12 h、24 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0水平于术后12 h、24 h和48 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 h、12 h、24 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恢复促/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缓解术后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度及2010年度本院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56例按年度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腹部外科手术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围手术期疼痛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舒适护理、改变对疼痛的观念认识,有效评估疼痛、松弛疗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手术期间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术后疼痛情况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病室环境、镇痛药物的应用等.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VAS评分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焦虑情绪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干预组术前给予渐进性放松训练、疼痛知识宣教、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法、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动员多种社会支持力量;对照组手术前后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心率、血压、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疼痛程度,稳定心率和血压,减少感染发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术前疼痛教育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行显微手术的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术前常规护理和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有效率、疼痛认知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及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认知情况及疼痛控制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有助于减轻手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帮助患者树立对疼痛的正确认知,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测评。结果经过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疼痛程度,术后3d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张丽萍 《中外医疗》2016,(17):150-152
目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84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疼痛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缓和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的藏区老年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以解除其因语言沟通困难等产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就医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行TURP术的36名藏区老年患者(对照组),2013年7-12月行TURP术的43名藏区老年患者(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手术焦虑紧张程度明显减轻,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大幅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藏区老年患者实施灵活的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减轻藏区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及手术所致的痛苦,增加信任感,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闫华  张志勇 《西部医学》2010,22(4):765-76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腹部手术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常识知识讲解。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4、6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结果术前两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肺功能指标术后2、4、6天与入院初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术后2、4、6天测得的肺功能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实验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外科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徐晓芬  庄晓苹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30-131,13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住院时间[(7.16±2.14)d]显著少于对照组[(9.92±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进一步保障了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