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抗凝治疗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观察探讨所选的39例临床资料为本院老年呼吸一科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肺栓塞患者,所选患者在给予抗凝治疗的同时,均辅以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抗凝治疗及护理干预,39例所选患者中,治愈为33例患者,转其他医院治疗为4例患者,放弃治疗为2例患者,治愈率为84.62%。结论给予肺栓塞(PE)患者行抗凝治疗及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同时抗凝护理的规范化及科学化,极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临床患者治愈率的提高,该治疗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玉彤 《右江医学》2006,34(4):404-405
肺栓塞(PE)是以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外报道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30%,经充分治疗病死率降低至2%~8%[1],我国尚无肺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阜外心血管病医院900例尸检发现,肺段以上肺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11%;242例住院肺血管病患者分类调查,肺栓塞占肺血管疾病的第一位[2]。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25例肺栓塞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PE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  相似文献   

3.
<正>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1]。肺栓塞为呼吸困难急症、重症,但是临床误诊率较高。回顾我院诊断肺栓塞患者病历资料,对误诊的10例肺栓塞患者相关资料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11年~2013年误诊肺栓塞患者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在30~76岁,误诊时间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PE)是心肺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本病病情凶险,也是心肺疾病患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75%~90%病人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1]。溶栓及抗凝是治疗该病的关键[2]。2001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肺栓塞(PE)37例,经精心护理,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年龄23~78岁,平均(51.2±11.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伴有胸痛、低血压、咯血、神志不清、晕厥等;均行肺部CT或MRI、D2二聚体、血气分析、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符合急性肺栓塞的…  相似文献   

5.
李政义  周祝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37-193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由于PE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病死率极高[1]。在我国,以往由于受到检查手段等方面的限制,肺栓塞病变的检出率不高。近年来,随着检查能力的改进,病变检出率得到提高,肺栓塞逐渐引起国内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药物抗凝、溶栓和手术清除栓子等治疗方法上的进展已使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由早期的20%~30%降至目前的8%,这就使得及时、准确的诊断在改善此类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方面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2]。各类检查方法中,影像学检查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PE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5岁~66岁,平均年龄41岁。慢性反复性PE4例,有深静脉血栓(DVT)史者20例,肺心病10例,风心病6例,骨折3例,腹部手术后2例,肿瘤2例,外伤3例。1.2临床症状及特征劳力性呼吸困难20例,胸痛20例,咳嗽20例,咯血10例,晕厥6例。肺部湿啰音10例,胸膜摩擦...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滤器(IVCF)是为了预防下肢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EP)而设计的一种装置[1]。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外伤、血液凝滞及高凝状态所引起,血栓脱落成为栓子而形成肺栓塞(PE),严重威胁患者生命,IVCF植入术是预防PE的有效方法[1-2]。我院于2006年9月—2012年3月对82例不同诱因致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均实施了IVCF植入术,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PE)亦称肺血栓栓塞(PT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在美国,根据自然病程分析,每年新发急性肺栓塞病例65~70万例[1].此病极易被漏诊和误诊[2],因其表现诸多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许多其他疾病.我院收治4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玉  邢攸红  杨静  杨丽娜 《海南医学》2014,(7):1089-1090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是一种临床急症,病情凶险,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约为30%,但经充分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2%~8%[2]。目前有关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较少,本文就我科4l例肺栓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2例CHF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46.9%)入院时误诊为冠心病、CHF、症状加重,10例(31.2%)误诊为肺部感染,3例(9.4%)误诊为肺心病及右CHF。结论:CHF合并肺栓塞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有利降低肺栓塞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肺栓塞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Pulmomary Embolism,PE)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相当困难,其误诊和漏诊率很高.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50万新发病例,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1].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2].为提高临床医师对PE的认识,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25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