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呃逆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一般情况下不甚严重,多数可不治自愈.但顽固性呃逆(连续发作超过24 h)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血液病很少能引起顽固性呃逆.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用VAD方案化疗时,静滴地塞米松后出现顽固性呃逆.另2例为脾功能亢进患者,经检查有慢性肝炎病史、低蛋白血症,在输注血浆前用地塞米松后出现呃逆不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耳穴埋针治疗因肿瘤及肿瘤治疗所致的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肿瘤在进行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或刺激了膈神经,或因膈神经痉挛,或肿瘤侵犯膈肌直接压迫膈肌都会出现呃逆.且肿瘤患者发生的呃逆多数是顽固性的,治疗困难,持续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笔者对36例因肿瘤治疗中以及肿瘤本身引起所致的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耳穴埋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各种肿瘤在进行手术、放疗、化疗过程中,或刺激了膈神经,或因膈神经痉挛,或肿瘤侵犯膈肌直接压迫膈肌都会出现呃逆。且肿瘤患者发生的呃逆多数是顽固性的,治疗困难,持续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笔者对36例因肿瘤治疗中以及肿瘤本身引起所致的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耳穴埋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九六补泻配合循序取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采用九六补泻配合循序取穴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九六补泻配合循序取穴治疗顽固性神经性呃逆,患者呃逆症状逐渐减轻,呃逆频次逐渐减少,食欲及精神明显好转,夜寐可,大便调,随访症状未反复。结论九六补泻配合循序取穴治疗顽固性神经性呃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呃逆是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或放疗、介入治疗及化疗期间经常伴随出现的病症,笔者从2003-2009年对56例恶性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平衡针针刺胃痛穴或(和)腹痛穴治疗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简便廉效,适宜在急诊及门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24 h以上仍不能停止,它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等。癌症患者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呃逆,常用治疗方法难以起效,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影响进一步治疗。笔者运用针刺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中药贴敷加穴位按摩方法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0例肿瘤化疗后伴有顽固性呃逆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给予甲氧氯普胺针10mg肌肉注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试验组:治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1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5.42±1.80),3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3.34±0.83),7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0.97±0.24)。对照组:治疗后1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6.04±1.95),3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4.21±1.22),7d后呃逆症状评分为(2.35±0.5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和中药贴敷足三里穴位治疗化疗后引发的顽固性呃逆,其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呃逆患者症状评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针刺深度电针膈腧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分层(中央型、非中央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与针刺足三里相比,该方法显著缩短缓解呃逆所需时间,提高顽固性呃逆治疗的总有效率。但对中枢性疾病和周围性疾病所致的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相当。该疗法治疗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气胸以及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B超引导精确定位针刺深度电针膈腧穴治疗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患者服用归脾汤加味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用药原理。结果:顽固性呃逆基本痊愈。结论:归脾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致顽固性呃逆有效,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笔者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与西医对症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4%、90%,明显高于对照组(44%、5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后顽固性呃逆30例310004浙江省肿瘤医院分院姜初明,马胜林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笔者近2年来用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3.
韩秋珍 《中医药导报》2009,15(11):43-44
目的:观察针刺呃逆、天突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用针刺呃逆、天突等穴进行治疗.结果:38例患者1个疗程后治愈29例,两个疗程后治愈5例,两个疗程共治愈34例,治愈率为89.5%.结论:针刺呃逆、天突等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50例伴发顽固性呃逆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肿瘤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结果:治疗1~3周后总有效率92.0%(46/50)。结论:对于伴发顽固性呃逆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不仅可以治疗顽固性呃逆,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一般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症疼痛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仲坤  杨玲  金勇 《光明中医》2007,22(4):55-56
目的:观察足三里、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85例各种原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较对照组显效快,疗效好.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地治疗重型肝炎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的方法。方法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对36例重型肝炎引起的顽固性呃逆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对重型肝炎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比常规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P<0.01)。结论穴位注射是治疗重型肝炎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4%.结论: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赵萍 《陕西中医》2014,(10):1405-1406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顽固性呃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封闭可有效改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症状,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手段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2016年治疗的5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临床观察顽固性呃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性治疗顽固性呃逆,对照组使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病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高达88%,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疗程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性治疗顽固性呃逆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可缩短病程,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涌泉穴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华  尤彩霞 《四川中医》2006,24(4):108-108
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的针刺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取涌泉穴针刺,运用呼吸补泻手法。结果:16例均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涌泉穴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