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 :应用血液粘度计 ,红细胞变形 聚集测试仪 ,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 ,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高 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 ,降低血液粘度 ,加快血流速度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NFM)的影响。方法治疗组46例,在行常规疗法的同时加用ILIB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疗法,即复方丹参片3片加藻酸双脂钠0.1g,3次/d口服。受试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病切粘度和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并用XDM-300B型微循环动态图像仪检测NFM。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NFM各项积分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明显外(P<0.05),其余指标及NFM各项积分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ILIB能明显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温和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艾灸八邪穴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女性学员30例,年龄20-22岁之间,应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Ⅰ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测试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手背八邪穴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邪穴后可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4.
骨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骨关节炎(OA)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检测49例O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OA患者的全血粘度(低切3/s)、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全血粘度(高切200/s)、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血液粘滞度较正常增高、且主要由血浆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5.
对利尿剂治疗过程中的25例臌胀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提示:臌胀患者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及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元、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范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参考值确定。方法对大连地区35岁以上各年龄组,检测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八项项指标。结果各年龄组之间,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血浆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固醇、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甘油三酯、血沉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本组资料显示了大连地区正常人群血液流变学八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并反映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其中,男性甘油三酯正常参考范围与以前报导差异较大.这与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及男性社会活动中饮酒可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艾灸对健康人血液流变性的效应。方法选健康人20例,采用重庆市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于艾灸前后检测受试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三阴交穴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在艾灸前后变化显著(P均<0.05)。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艾灸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在艾灸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红细胞聚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其作用的异同。方法 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血府逐瘀汤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P<0.01);活络效灵丹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W含量(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P<0.01),红细胞比容(P<0.05),失笑散能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P<0.05);桃红四物汤明显降低血清TG含量以及全血粘度(低切)(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高切)(P<0.05);丹参饮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红细胞比容(P<0.01),亦能降低血清TC,LDL-C含量(P<0.05);结论 5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洛络效灵丹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降之(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舒降之(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降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P〈0.01,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亦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应用舒降之(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在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再灌注,从而降低了心脑肾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孙森  杜滨  许雷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9-109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参考值确定。方法对大连地区35岁以上各年龄组,检测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八项项指标。结果各年龄组之间,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之间,血浆粘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固醇、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甘油三酯、血沉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本组资料显示了大连地区正常人群血液流变学八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并反映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其中,男性甘油三酯正常参考范围与以前报导差异较大.这与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及男性社会活动中饮酒可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艾灸源流说     
从自然认知视角,提出原始艾灸一说。原始艾灸基于古人对自然、艾草、生命、疾病之文化特性的独特认知,为巫、医、道所共有,是早期自然哲学思想指导下神秘现象与神奇力量完美结合的实证;伴随劳动实践的用火行为则助推了原始艾灸的推广普及;其后,原始艾灸与传统医学在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交互融合,并在技术操作上借鉴针砭之术相融互通而为用,从而蜕变为疗疾之术即后世的中医艾灸。原始艾灸的出现早于医疗用灸,用火早于用药。研究艾灸的发展与创新首当认知和理解其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在思维格局、技术手段、方法工具等多方面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精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常天灸与三九天灸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日常天灸治疗,对照组行三九天灸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气虚、阳虚中医体质症候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常天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与三九天灸相当,但具有不受时间、季节局限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针灸期间艾灸时程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进行艾灸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根据艾灸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长时间组(40例)和短时间组(40例),长时间组患者艾灸30 min,短时间组患者艾灸15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内的前列环素E2和β-内啡肽的水平。结果长时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短时间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0%(29/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及血清PGE2和β-EP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短时间组相比,长时间组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及血清PGE2的水平均显著降低,而β-EP的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30 min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灸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灸法的起源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有关的文献记载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灸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专著,并将灸法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自20世纪50年代起,灸法防治疾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临床观察不断趋向深入,灸治方法日益丰富,并系统开展了机制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灸法传入西方后,曾在18世纪一度风行,施灸者还创制了多种灸治之法.但对灸法研究卓有成效的是日本,特别是在近现代,从灸治扩展到防病、保健,并重视灸法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09-113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配合隔物灸铺灸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肩关节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炎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外线治疗仪加隔物灸辅灸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vs. 82.61%),中医证候积分为(12.26±1.86)分,低于对照组的(18.67±3.29)分(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为(2.42±0.43)分,低于对照组的(4.13±0.56)分,CMS评分为(83.76±9.79),高于对照组的(75.37±9.16)分(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NF-α(15.49±4.39)ng/mL、GM-CSF(5.79±1.53)ng/L、SP(8.09±1.12)ng/mL、PGE2(121.46±13.22)n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红外线治疗仪配合隔物灸铺灸应用于肩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