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建立母乳喂养"四维一体"关系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并确定在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门诊就诊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孕妇都参加孕妇学校母乳喂养相关理论知识培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观看婴儿吸乳视频、借助婴儿模型模拟母婴皮肤接触,进行母乳喂养实操训练,并对陪同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产后1周、1个月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不良事件(乳头疼痛、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发生率和产后30 d婴儿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产后1周和1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母乳喂养不良事件及体质量增长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建立母乳喂养"四维一体"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小燕 《医疗装备》2023,(19):151-152+156
目的 分析产后康复仪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8例乳房胀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与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泌乳功能(产后泌乳开始时间、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后乳房胀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观察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增强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对母乳喂养、泌乳量和乳房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计划在该院分娩的临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后2 h给予乳房按摩,对照组产后12 h给予乳房按摩,比较不同时间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泌乳量及乳房问题的影响,寻求最佳按摩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周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乳房胀痛评分、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房硬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乳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肿胀、乳房胀痛、泌乳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2 h较产后12 h进行乳房按摩更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泌乳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的延续性指导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婴儿只接受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继续转入母乳喂养门诊,并由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对产妇母乳喂养给予延续性的指导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3、6和12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两组婴儿的健康状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产后3、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和12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儿3、6月龄时的身高、体重和BM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3个月时的自我效能在技巧维度和内在思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时技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开展延续性指导可明显提高产妇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自我效能,并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择期剖宫产产妇早期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妇200例,均实施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100例产妇(全程按摩组)入院后当天即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正规系统的乳房按摩,按摩直至产后第4天,产后按摩组仅在产后第2天进行乳房按摩直至产后第4天。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量满足婴儿需要的时间、乳房扁平凹陷改善情况。结果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量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和乳房扁平凹陷,全程按摩组分别为(14.1±2.8)h、(26.0±1.5)h、92.0%、13.0%,产后按摩组分别为(26.7±1.2)h、(38.7±4.5)h、76.0%和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早期乳房按摩,可提早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改善乳房状况、保证母乳喂养,比产后按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包卫红 《工企医刊》2014,27(5):1036-103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应用,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同期收治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60例,指导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保证婴儿有效吸吮.循证组60例,在传统方法上,采用热敷、按摩乳房,使母乳早分泌.观察乳房红、肿、热、痛,乳头出血、皲裂情况,是否纯母乳喂养.结果循证组无1例发生乳房胀痛,均纯母乳喂养.传统组45例发生乳房胀痛,2例纯母乳喂养,58例混合喂养.结论采用热敷、按摩乳房,可预防乳房胀痛(俗称涨奶),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潘琴 《医疗装备》2022,(8):132-134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分娩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乳房疼痛、乳房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8.
潘艺 《医疗装备》2022,(20):145-147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在缺乳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76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乳房按摩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产后第7天,比较两组泌乳量、血清催乳素水平、缺乳程度改善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第5、6、7天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乳房充盈度、乳汁质量、喂养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乳房充盈度、乳汁质量、喂养情况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可有...  相似文献   

9.
潘小路 《医疗装备》2023,(23):139-141
目的 探讨在初产妇产后恢复中采取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68名初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房按摩仪干预,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对比两组乳房胀痛程度、产后恢复情况、泌乳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催乳素水平、产后72 h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硬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情况,缓解乳房胀痛,加速乳汁分泌,可促进其产后康复,进而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高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各30名。两组均持续干预至产后72 h,并比较两组产后泌乳情况、乳房肿胀程度、乳房疼痛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和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48、72 h泌乳量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产后72 h乳房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宫底高度较对照组低,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排尽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泌乳,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快产后子宫复旧,从而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母婴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56例,产后进行乳房按摩的产妇97例为研究组,未进行乳房按摩的59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及产后42天、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开始泌乳时间、开始泌乳量、乳房胀痛率及产后42天、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分为(12.4±3.3)h、(21.35±4.1)ml、6.19%、88.66%、75.26%,对照组的分别为(20.2±6.7)h、(12.22±7.3)ml、20.34%、62.71%、42.37%,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按摩乳房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按常规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和测量两组乳房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0.01,②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13.
任风姣 《现代保健》2011,(36):118-119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产妇分两组,试验组150例产后24h行乳房按摩,30min/次,1次/d,共2d。对照组150例行常规产后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泌乳开始时间早,乳量增多,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孕期足背乳腺反射区按摩对孕妇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和乳房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该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孕妇学校招募欲分娩的单胎妊娠25周以上初产妇,对其进行乳房评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足背乳腺反射区的按摩,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产后两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各30例。通过问卷调查、产后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并采集产后72 h静脉血检测泌乳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42 d和3个月的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而42 d和3个月的加奶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开始按摩孕周≤28周与28周比较,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乳房肿胀、泌乳热、乳房胀痛、乳腺炎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孕期足背乳腺反射区的按摩能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并减少母乳喂养过程中乳房肿胀、泌乳热、乳房胀痛、乳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驻马店地区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延迟现状,为本地区产妇泌乳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7日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生产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取其产前情况(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焦虑、抑郁、产前母乳宣教)及产后干预情况(母婴同室、母婴早期接触、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母乳喂养指导、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乳房刺激、心理干预),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延迟发生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前情况、产后干预情况对泌乳延迟发生的影响。结果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1185人。初次泌乳时间<24 h 352人,24~47 h 293人,48~71 h 272人,≥72 h 268人,泌乳延迟发生率为22.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OR=2.438)、抑郁(OR=2.691)、产前母乳宣教(OR=0.569)、母婴早期接触(OR=0.953)、早期乳房穴位按摩(OR=0.689)、母乳喂养指导(OR=0.559)、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乳房刺激(OR=0.463)、心理干预(OR=0.723)是泌乳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驻马店地区产妇泌乳延迟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泌乳干预措施密切相关,如产前母乳宣教以及产后的母婴早期接触、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母乳喂养指导、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乳房刺激、心理干预等,可根据孕产妇个体情况加强孕期及产后泌乳干预,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二胎剖宫产母乳喂养的早期保健干预方案及效果,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促进纯母乳喂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二胎剖宫产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教育,观察组采用早期保健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乳房舒适度、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技巧、个人内在思考、喂养信心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48 h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48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添加率低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通畅率高于对照组,硬结、胀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保健措施干预能够提高二胎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后泌乳,减少乳房不适,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许文玉 《医疗装备》2023,(23):124-126
目的 分析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4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 d。比较两组乳房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产后泌乳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乳房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产后3 d总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初乳分泌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性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能够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利于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分娩者母乳喂养干预措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3 23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 960例孕妇,对照组1 270例孕妇。干预组孕产妇由乳腺科医生到产科对其查房并进行干预;所有产妇出院后1月、2月分别进行母乳喂养状况随访调查。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孕妇乳房总异常率为9.29%,对照组为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P=0.09);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有信心者分别为96.53%和7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28,P<0.01);产后2组乳房不适率分别为15.97%和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72,P<0.01);干预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泌乳量大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干预组为95.20%,对照组为86.54%,产后1个月分别为93.67%和80.47%,产后2个月分别为91.58%和7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乳喂养干预措施可行,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初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3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首次泌乳量>5 ml时间、不同阶段泌乳量、乳房肿痛、母乳喂养和产后抑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首次泌乳量、不同阶段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乳房肿痛和产后抑郁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模仿婴儿吸吮乳头式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乳汁分泌,建立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母亲角色转变,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顺利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变化、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联合按摩护理能够减少初产妇产后的不良情绪和乳房胀痛程度,增加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