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及胱抑素-C(Cys-C)对ICU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2019年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4例,依据患者是否出现AKI分为损伤组61例和非损伤组53例。以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不同时间点NGAL、KIM-1和Cys-C水平,评估三者对AK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NGAL、KIM-1和Cys-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以KIM-1最佳,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结论血清NGAL、KIM-1和Cys-C均可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出现AKI,推荐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清肌酐在成年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72h的血、尿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及尿NGAL、KIM-1,其中发生AKI(AKI组)34例,未发生AKI(非AKI组)31例,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Logstic回归模型判断血清肌酐及尿NGAL、KIM.1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率为52.31%(34/65)。AKI组和非AKI组术前及术后24、48、72h血清肌酐及尿NGAL、KIM.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62.44±22.26)、(77.38±24.38)、(98.24±25.02)、(98.14±45.26)μmol/L和(56.67±21.68)、(59.25±15.58)、(55.40±22.91)、(40.10±23.45)¨mol/L比(16.43±5.01)斗mol/L,尿NGAL:(4.81±0.65)、(9.48±3.29)、(11.87±3.93)、(7.66±1.52)μg/L和(4.67±0.53)、(8.89±2.64)、(11.46±3.60)、(7.47±1.63)μg/L比(2.87±0.48)μg/L,尿KIM-1:(47.93±5.54)、(61.89±12.44)、(100.21±27.32)、(67.69±8.72)μg/L和(47.12±4.08)、(56.38±9.27)、(90.14±27.26)、(69.40±8.90)μg/L比(32.21±12.5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和非AKI组术后24、48、72h尿NGAL、KIM-1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术后24h血清肌酐及尿NGAL、KIM.1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尿NGAL、KIM-1诊断AK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年人术后AKI发生率高;术后24h对于传统诊断金标准的血清肌酐与早期生物学标记物尿NGAL、KIM-1在诊断AKI上具有相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肾损伤分子(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案,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300例T2DM患者分为4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UA组) 6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UA) 12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UA) 66例和慢性肾衰竭组(CRF) 49例。另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晨尿测定KIM-1与NGAL,采集空腹血测定血糖、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同时以方程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各组肾损伤标志物水平明显不同,对照组、NUA、MUA组、CUA组、CRF组的Scr、BUN、尿KIM-1、尿NGAL水平依次升高; GFR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糖化血红蛋白、Scr、BUN、尿KIM-1、尿NGAL水平 3/4位点和GFR水平1/4位点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 1. 0,P 0. 05)。T2DM患者尿KIM-1和尿NGAL与Scr、BUN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 488~0. 705,P 0. 05);与GFR水平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 701、-0. 752,P 0. 001)。Scr、BUN、GFR、尿KIM-1和尿NGAL对轻度肾损伤、重度肾损伤、肾衰竭及不良预后均有诊断价值(P 0. 05),其中尿KIM-1、BUN和尿NGAL对轻度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AUC 0. 800)。结论 尿KIM-1和尿NGAL对T2DM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传统肾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11):38-4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脏病患者,术前及体外循环术后12、24、48 h采集尿样及血样,检测尿NGAL、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根据AKI诊断标准,将90例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对两组尿NGAL、血Cys-C、血Scr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后12 h的尿NGAL的检测效能,并确定尿NGAL检测AKI的临界值。结果 90例患者中术后48 h内发生不同程度AKI有21例,发生率为23.3%;两组尿NGAL、血Cys-C、Scr基线值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在体外循环术后:12 h尿NGAL浓度显著升高,24 h血Cys-C显著升高,Scr水平48 h显著升高;术后12 h尿NGAL检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95%CI:0.882~0.984),检测AKI的最佳临界值(Cut-off)为38.9μg/L,此时其检测AKI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7.10%。结论尿NGAL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术后AKI的预测指标,在诊断AKI时较血Cys-C、血Scr早,有利于早期对AKI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对尿液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制定感染性AKI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接受CRRT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器官支持时间、ICU治疗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酐(SCr)和尿液KIM-1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器官支持时间、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SCr水平和尿液KIM-1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脓毒症合并AKI的治疗中,应用CRRT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肾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尿KIM-1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KIM-1对产后出血并发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设为急性肾损伤组,同时选取同期76例产后出血无急性肾衰竭患者设为无急性肾损伤组,患者入院24 h后对血液标本留取,对肾损伤分子-1 (KIM-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KIM-1与NGAL预测急性肾损伤ROC、急性肾损伤等级与KIM-1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生物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KIM-1水平低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KIM-1与急性肾损伤分级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尿液中KIM-1水平检测可对疾病有效预防,对肾脏替代治疗使用时间有效评估,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可有效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所以,在产后出血并发急性肾损伤临床诊断中尿KIM-1检测应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损伤分子-1(KIM-1)在ICU患者感染继发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评价,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入住综合ICU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4例和非感染组96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KIM-1水平。比较AKI和非AKI患者的Scr,eGFR及KIM-1;分析KIM-1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有18例发生AKI发生率为75.00%,非感染组患者有2例发生AKI发生率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AKI与非AKI患者40h和48h的Scr和eGF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16~48h的KI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诊断AKI灵敏度95.00%、特异度98.00%,约登指数0.9300。结论肾损伤分子-1在感染继发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虽是两个独立组织器官的损伤,但当疾病发展到某种程度或阶段时,两者之间将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目前研究发现肾损伤分子-l(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可作为早期诊断AKI的生物标志物,同时炎症反应相关性指标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ion protein,CCSP/CC16)在AKI、ALI中均表达异常.因此,在AKI与ALI发病过程中,KIM-1、CC16是否参与二者的生理病理过程,笔者复习近期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KIM)-1对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伴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肾脏科住院的100例HSPN(肾病综合征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AKI,将受试者分为HSPN伴AKI组和HSPN组,每组各50例。留取两组患儿的血、尿标本进行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尿KIM-1含量;对两组各10例自愿行肾脏穿刺活检术患儿的肾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M-1在患儿肾脏的表达及部位。两组患儿年龄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的监护人均签署自愿参加实验的知情同意书,并通过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评审。 结果①HSPN伴AKI组患儿血清肌酐、胱抑素(Cys)C,以及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MG)与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HSPN组患儿,而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则显著低于HSPN组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脏穿刺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SPN组未见明显棕黄色颗粒表达,染色浅;而HSPN伴AKI组棕黄色颗粒多,染色深,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 结论血清、尿KIM-1含量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HSPN伴AKI。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脓毒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确诊为脓毒症的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RIFLE标准将纳入研究的51例脓毒症患儿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及入院时0 h、入院后24 h及48 h的Cr及NGAL水平,并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判断NGAL的诊断性能。结果 AKI组(n=28)及非AKI组(n=23)患儿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48 h时AKI组的Cr高于非AKI组(P=0.018);入院后24 h及48 h时AKI组NGAL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内48 h时的Cr高于24 h及0 h(P0.05);AKI组24 h及48 h时NGAL水平高于0 h水平(P=0.001);入院后24 h时NGAL鉴别AKI组及非AKI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7.5%、80.3%、84.3%,最佳阈值为162.2ng/L,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入院后24 h时的NGAL水平对于鉴别AKI组及非AKI组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其诊断时间早于血清Cr,可作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转运蛋白(NGAL)水平变化对于早期诊断重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肾病科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入住肾病科期间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39例、非AKI组111例,对比2组患者入住肾病科时、入住后第3 d、入住后第5 d、入住后第7 d的血清及尿液中NGAL水平。结果 AKI组在入住后第3 d、入住后第5 d、入住后第7 d的血清、尿液NGAL逐渐升高且高于同一时间点非AKI组患者;AKI组在入住肾病科时尿NGAL高于非AK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 d尿NAGL、血清NAGL诊断AKI的临界值分别为1 908.3μg/L、44.6μg/L,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3.26%、77.27%,特异度分别为86.14%、80.0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94。结论重症患者肾损害早期即出现血液及尿液中NAGL水平的升高,并且能够反映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分为阴性组(n=163)和阳性组(n=49),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1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白介素18(IL-18)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均采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根据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检测人员分别在术前和术后采取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标本,采用酶法对进行血肌酐(Scr)水平的测定,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的IL-18水平。结果术后有31例患者在24~48 h内Scr绝对值升高≥26.4μmol/L,或者与基础值相比较Scr升高了50%以上,符合AKI的诊断标准,AKI的发生率为25.83%。与手术前相比较,尿IL-18在术后6 h开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IL-18与Scr呈正相关(r=0.824,P<0.01);尿IL-18在AKI诊断中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25,95%可信区间为0.664~0.987(P<0.01)。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患者的尿IL-18水平进行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上可以将尿IL-18水平作为诊断心脏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作为早期生物学标记评估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出生后6 h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1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损伤组29例与无损伤组142例。比较两组出生体质量、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SNAP)评分、尿NGAL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尿NGAL与Scr的相关性。结果损伤组出生体质量低于非损伤组,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低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损伤组SNAP评分高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损伤组尿NGAL和Scr水平高于非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尿NGAL与Scr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 NGAL作为早期生物学标记评估新生儿急性肾损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损伤分子1(KIM-1)和白介素18(IL-18)水平对评价海洛因依赖者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伴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不伴HCV感染两组,30例检测血清Cys-C、NGAL水平,30例检测尿KIM-1、IL-18水平,30例正常人血、尿样本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NGAL及尿KIM-1、IL-18水平,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采用ROC曲线比较Cys-C、NGAL、KIM-1、IL-18水平对海洛因依赖者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Cys-C、NGAL及尿KIM-1水平:伴HCV感染组均高于不伴HCV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HCV感染组Cys-C、NGAL、KIM-1水平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0%、71.6%、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HCV感染组Cys-C、NGAL、KIM-1水平ROC的AUC分别为63.9%、55.9%、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对伴HCV感染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对血清NGAL及尿KIM-1水平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结束后第一个12 h内每2小时采集尿样及血样1次,此后3 d内每12小时采集1次,采用ELISA方法对尿样中NGAL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在相应时间点检测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肌酐比基线水平增加50%以上为发生AKI的标准.结果 术后3 d内有21例发生不同程度AKI,发生率17.5%,AKI组尿NGAL在体外循环术后2 h即显著上升,以术后2~6 h最为显著,而血清肌酐多数在体外循环术后24 h才开始上升,AKI组与无AKI组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表明术后2 h的尿NGAL在Cutoff值为100 ng/mg Cr时,其诊断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1%.结论 尿NGAL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术后AKI早期诊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和肾损伤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在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中毒性肾衰竭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只SPF级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其中四组连续每天腹腔注射100mg/k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则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5、7、10 d后分别处死其中一组,同时间对照组分别处死2只大鼠。取出肾脏留作病理切片,留取血清及尿液标本检测其生化指标以及NGAL、KIM-1变化。结果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在给药7 d后达(90.4±1.9)μmol/ml、(62.2±1.2)μmol/ml;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给药5 d后达(0.24±0.03)μmol/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 h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在给药8 d后升高至(38.43±1.74)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给药5 d后肾脏逐步出现肾小管扩张,管壁细胞呈阶段脱落、消失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血清NGAL和尿NGAL、KIM-1均在给药3 d后分别达(28.8±3.17)μg/ml、(3.63±0.50)μg/ml、(5.43±1.25)μg/ml,而血清KIM-1在给药5 d后达(4.51±0.41)μg/ml。结论血、尿NGAL和KIM-1可用于庆大霉素类药物临床前使用肾损伤的评价以及同一机制所引起的AK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红桥医院收治G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GDM组),根据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分为有肾损伤组45例和无肾损伤组103例,以同期正常妊娠妇女5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受试者尿L-FABP、NGAL和IL-18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尿L-FABP、NGAL和IL-18水平对G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GDM组患者尿L-FABP、NGAL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肾损伤组患者L-FABP、NGAL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无肾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L-FABP、NGAL、IL-18诊断GDM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50、0. 827和0. 875,灵敏度分别为73. 32%、64. 40%和73. 30%,特异度分别为86. 40%、98. 10%和87. 40%。L-FABP、NGAL和IL-18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9. 03%,显著高于L-FABP、NGAL和IL-18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尿L-FABP、NGAL和IL-18水平联合检测对G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好和灵敏度高,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受到损害,新生儿呈现血容量减少性休克、缺氧、低体温等多种病理状态,血清肌酐水平急性和可逆性增高,伴或不伴尿量减少,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和代谢废物堆积。AKI表现隐匿,该病新生儿易被临床漏诊。由于AKI新生儿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使其与成年人AKI患者差异较大,目前临床不断改进的成年人AKI诊断标准,并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新生儿AKI。因此,临床需要新型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AKI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目前可反映肾小管及肾小球损伤,有助于新生儿AKI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包括: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分子(KIM)-1、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IL)-18、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β-微量蛋白(BTP)等。在众多预测新生儿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中,应用相对较多及预测效果较佳的生物标志物是尿、血清Cys-C,尿、血清NGAL和尿KIM-1等,在对AKI新生儿进行早期预测、辅助诊断等方面,均优于血清肌酐及尿量检测。但是,上述新型生病标志物的“正常值”大多受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及其检测时日龄与是否合并全身感染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均可降低其预测新生儿AK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多种生物标志物预测新生儿AKI,虽然降低了预测特异度,但是可以提高预测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尿沉渣在预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DKD并发AKI患者60例,根据病因分为肾前性AKI和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2组,根据肾脏预后分为肾脏存活和肾脏丢失2组,分别比较2种分组组间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预测患者肾脏丢失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肾前性AKI 34例,ATN 26例,前者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均低于后者(P0.01);肾脏存活39例,肾脏丢失21例,前者的尿NGAL及尿沉渣评分均低于后者(P0.01)。以AUC0.9为标准,ROC曲线显示NGAL和尿沉渣评分对DKD并发AKI患者肾脏预后的预测价值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尿NGAL联合尿沉渣评分可以很好地预测DKD并发AKI患者的肾脏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