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陈小敏 《新中医》2020,52(12):180-18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护理指导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8例。2组均给予佐匹克隆片口服和行为心理暗示疗法等护理指导措施。对照组采用远红外磁疗贴,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疲劳量表-14 (FS-14)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睡眠效率(SE)及实际睡眠总时间(TST)等参数。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7,P0.05)。治疗后,2组PSQI、SD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SQI、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及FS-14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及FS-14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L、AT较治疗前降低,SE及TST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SL、AT低于对照组,SE、TS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可减轻睡眠导致的抑郁、焦虑和疲劳程度,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屠林莉  朱晓军  童艳青 《新中医》2017,49(8):133-135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伴焦虑症及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伴焦虑及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统计2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的SA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能进一步改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焦虑及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失眠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和治疗组46例(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为9.65±3.12、8.02±3.2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9.58±3.32、7.41±3.38,由此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清心滋肾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Kupperman症状积分及性激素3项包括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影响。方法:将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清心滋肾方加减)、穴位贴敷组、综合疗法组(清心滋肾方加减配合穴位贴敷)。观察3组患者PSQI评分、Kupperman症状积分及性激素3项(E2、FSH、LH)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结果:1)PSQI评分:综合疗法组较中药组及穴位贴敷组下降(P0.05);2)Kupperman症状积分:中药组及综合疗法组与穴位贴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综合疗法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性激素水平:中药组及综合疗法组FSH、L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E2无明显变化(P0.05);穴位贴敷组FSH、LH、E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4)综合疗法组临床疗效高于中药组及穴位贴敷组(P0.05)。结论:清心滋肾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能缓解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朱才敏  殷璀颖  刘昊 《新中医》2023,55(2):160-16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失眠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PSQ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PSQI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研究组复发率7.69%,低于对照组29.03%(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脱落2例),对照组53例(脱落3例)。2组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调督安神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法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以PSQI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PSQI各单项评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PSQI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凝胶贴膏贴敷疗法对失眠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3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凝胶组(32例,脱落1例)和安慰组(31例)。凝胶组给予凝胶贴膏贴敷治疗,安慰组给予安慰贴膏贴敷治疗,均于睡前贴敷于印堂、涌泉穴至次日清晨,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思睡量表(ESS)、Flinders疲劳量表(FF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疲劳程度,治疗前后观察失眠中医症候、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时两组患者PSQI、ESS、FF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凝胶组PSQI总分、E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安慰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眠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凝胶组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安慰组(P0.05)。结论:穴位凝胶贴膏贴敷疗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逍遥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共治疗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取其中6个睡眠相关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逍遥丸联合穴位贴敷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养血、宁心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治疗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9.
曾芳芳  余丽红  王丽君 《新中医》2021,53(20):156-160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瘀血内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多巴胺(DA) 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88 例瘀血内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失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2 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案与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加予助阳通气方穴位贴敷和针刺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1 d 与治疗4 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多导睡眠检测结果、血浆DA 含量以及治疗4 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PSQI 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5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睡眠总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较治疗前缩短或减少(P<0.01),观察组睡眠总时间多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1)。2 组血浆DA 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DA 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针刺治疗瘀血内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改善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下调DA 含量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芳香型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芳香型穴位贴敷(吴茱萸、肉桂、苏合香)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常规穴位贴敷(吴茱萸、肉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各项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分)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各项指标[总睡眠时间及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Ⅰ期、NREM-Ⅱ期、NREM-Ⅲ期、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2、4周后除睡眠时间外,其余各项PS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除睡眠效率外,其余各项PSQI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后睡眠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1.
耳穴贴压治疗遗尿症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症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多见于儿童。近年来 ,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治疗遗尿症 1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0例中 ,男性 6 0例 ,女性 40例 ;年龄最小者 3岁 ,最大者 1 5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1 0年 ,其中无间断遗尿者 6 2例 ,时好时发者 3 8例 ,全部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主穴为肾、膀胱、尿道、耳中、兴奋点。  配穴为额、枕、肝。2 .2 操作方法 耳部常规消毒 ,用王不留籽贴压 ,每次选贴 5~ 6穴 ,2~ 3天换 1次 ,双耳交替贴压。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 3~ 5次 ,每穴按压 …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配合艾灸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萍  刘艳  唐强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13-214
目的 :研究以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疗法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白细胞数量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86例 ,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艾条温和灸治疗组 (治疗组 )、升白药口服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对照治疗 ,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 、CD8+ 含量的变化为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①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的作用 ;②治疗组能提高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 、CD4 + 含量、使CD4 + /CD8+ 比值升高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③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全身虚损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52例高血压病人。用药前所服,服药时间6周。结果: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推拿配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推拿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药物加推拿组(药推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谷峰比值、临床症状、药物用量等。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血压降幅、降压谷峰比值、降压药物用量皆存在差异(P<0.05)。结论:推拿与降压药合用可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增加药物降压幅度,提高降压平稳性,提高临床症状疗效。推拿对于高血压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兰  刘新敏 《环球中医药》2012,5(8):633-63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是其最重要的内分泌特征之一。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肝脾肾功能失司,治疗上常运用单方验方、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内外治结合等治疗方法,疗效较为显著。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科研设计不严谨、对于病因机制研究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不断完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中医治疗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慧 《北京中医》2006,25(6):326-328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SBP、DBP、SUA治疗前后的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UN及SCr治疗前后变化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DBP及SUA降低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确有疗效,可降低血压和血尿酸,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其慧 《北京中医药》2006,25(6):326-328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SBP、DBP、SUA治疗前后的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UN及SCr治疗前后变化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DBP及SUA降低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确有疗效,可降低血压和血尿酸,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闭1号在治疗小儿自闭症上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为小儿自闭症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随意选取2005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在我院收治的48例罹患小儿自闭症患者,均行服用抗闭1号治疗,并随意抽取2006年6月1日~2011年1月1日在该院院收治的42例小儿自闭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特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按照药物说明进行服用,并辅之于必要的护理;对照组每日一次,并辅之于必要的护理,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服用抗闭1号药物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恢复期和疗效上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好于对照组。结论:抗闭1号在补肾填精、化痰祛瘀、开窍醒神上能够发挥功效,符合自闭症的中医病因病理,在治疗小儿自闭症上有明显疗效。不同年龄段的自闭症患儿在服用抗闭1号后疗效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穴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自 1 996年至 1 999年采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加维生素B12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 0 3例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 0 3例患者中男 45例 ,女 5 8例 ;年龄最小的2 1岁 ,最大的 69岁 ,以 40至 60岁患者多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者 2 1年。患病 1年以内者2 3例 ,超过 1年至 5年者 5 3例 ,超过 5年至 1 0年者 1 9例 ,超过 1 0年至 2 1年者 8例。疼痛部位 :右侧 61例 ,左侧 42例 ;第Ⅰ支疼痛 6例 ,第Ⅱ支2 7例 ,第Ⅲ支 3 6例 ,第Ⅱ、Ⅲ支同时疼痛 3 4例。2 诊断标准  患者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突发的针刺、刀割、…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坚 《山西中医》2008,24(4):54-56
银屑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白壳疮、松皮癣、蛇虱、顽癣等,是一种慢性炎性、非感染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T细胞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均可发病.银屑病患者遍布世界各地.据国内文献报道: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银屑病患者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另有资料显示,北方的患病率又高于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