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患者的就医流向、选择就诊医院的影响因素及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开展慢性伤口医疗协作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专科联盟内1所牵头医院及6所基层医院的800例慢性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9.5%的患者首选三级医院就诊,60.5%选择基层医院;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病程、自理能力的患者,其选择就诊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选择三级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高、有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伤口产品,选择基层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近方便。90.3%的慢性伤口患者对基层医院有卫生服务需求。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对就医医院的选择不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牵头医院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帮扶基层医院,促其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住院>5 d的患者28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71.5%患者愿意再次购买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60.1%患者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影响住院患者再次购买意愿的因素按影响大小排列为:诊疗水平、医疗费用、医院品牌、就医环境;影响住院患者推荐意愿的因素按影响大小排列为:诊疗水平、医院品牌、他人推荐、治疗效果.结论 住院患者再次购买意愿高于向他人推荐意愿,影响忠诚度的因素多样;医院应加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重视品牌管理,提高住院患者忠诚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住院〉5d的患者28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1.5%患者愿意再次购买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60.1%患者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影响住院患者再次购买意愿的因素按影响大小排列为:诊疗水平、医疗费用、医院品牌、就医环境;影响住院患者推荐意愿的因素按影响大小排列为:诊疗水平、医院品牌、他人推荐、治疗效果。结论住院患者再次购买意愿高于向他人推荐意愿,影响忠诚度的因素多样;医院应加强患者感知服务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重视品牌管理,提高住院患者忠诚度。  相似文献   

4.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5.
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就医过程中,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医务人员能解决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在此背景下,无痛医院应运而生.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痛苦和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使就医成为一个无痛和舒适的过程,是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建设无痛医院,既要对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进行疼痛治疗,又要免除那些不是以疼痛来就诊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以及焦虑、紧张、恐惧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社会公众对"关注美容疼痛,走向无痛医院"相关的认知程度。方法:设计与"关注美容疼痛,走向无痛医院"相关的问卷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由广州医科大学的在校本科生派发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形式为选择题。结果:共发放14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1275份,回收率达91.07%。结果显示,54.15%的疼痛患者会选择忍耐而不去就医;31.37%的人认为技术治疗和心理呵护在"无痛医院"建设中同等重要;32.59%的人认为当今医院对"无痛医院"的理念虽有践行,但效果不明显;多数人认为限制无痛治疗进行的首要因素是现代科技条件;对患者就医过程中角色的重要性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主管医师占据第一位。结论:社会大众普遍对"无痛医院"的了解程度都比较低,对于生活中的基础疼痛知识了解得较多,而对于医疗上的专业疼痛则认知少。同时,当今社会对"无痛医院"理念的践行情况不容乐观,绝大多数人认为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现代医疗科技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减少急诊患者繁琐的就医程序,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效率.方法 在评估入院流程现状基础上重组骨科医院急症患者就诊流程.结果 重组后护士工作内容减少,诊疗环节简洁,患者或家属到达接诊室耗时显著减少(P<0.01).结论 从患者方便、满意的角度考虑设计入院流程,能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模式并验证其运行效果。方法依托医院优质资源,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结合民众实际需求,制定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具体内容和流程并运行。统计线上护理就诊人数、就诊人员满意度及护士职业获益感,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2020年1月21日至8月2日累计接诊患者3 847例次;互联网就诊人员满意率为97.79%;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开展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护理健康咨询需求,提高就诊人群的就医满意度,并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不仅可提高疗效、促进溃疡愈合,也是保肢和节省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探讨DF患者在具有专业DF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前的诊治现状及相关因素,为DF的规范化诊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于2017年10月-11月期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湖南、浙江、上海、四川、广东、河北、黑龙江、澳门的13家具有专业DF诊疗中心的三级甲等医院共326例Wagner 1~5级DF患者行问卷调查与足部检查,以患者就诊于三级甲等医院前伤口清洗液的选择和伤口用药情况为指标评估治疗的规范性,分析可能影响其治疗规范性的因素。结果:在326例DF患者中,误诊率为25.8%,治疗不规范率为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的规范性与清创人、就诊医院级别、敷料应用人、院前诊治地点、并发症个数和清创地点有关(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医院分级和敷料应用人是DF治疗规范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三级医院DF治疗规范率是一级医院的6.707倍,且明显优于二级医院,敷料应用人为伤口/造口治疗师的DF治疗规范率是敷料应用人为患者本人的24.117倍,且明显优于敷料应用人为医生和护士。结论:DF患者在进入具有专业DF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三级甲等医院前存在较多的误诊和治疗不规范的现象。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DF多学科规范化诊治的培训,尤其应重视伤口/造口治疗师的培养;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DF患者双向转诊的标准;鼓励患者主动就医,以减少误诊和不规范诊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诊是医院诊治急症病人的场所,是抢救病人生命的第一线,其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提高急诊分诊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在不断改善就医环境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急诊分诊的护理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做法如下。1任务明确,理念创新急诊分诊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向来院就医的急诊患者提供最优最快的就医流程,其主要任务是准确快捷对患者进行分诊,迅速安排患者就诊,保证急诊正常医疗秩序。1.1制定分诊服务流程:为了规范急诊分诊护士的行为,我们在急诊分诊台上制定了分诊服务流程图,做到更新服务理念,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突出急诊的特点,把患者的需要放在首位,每一个服务环节都让患者满意。如急诊的患者和家属在来诊时往往心情比较急切,分诊护士要通过一看、二摸、三问将急诊病人按照轻中重三类迅速辨别病情及时安排患者就诊,给予耐心的解释与安慰,适时的疾病指导,并主动提供平车、轮椅、电话卡、纸杯及饮用水等。1.2端正护士仪表:在护士的仪表上统一按护理部的要求:淡妆上岗,衣帽整齐,佩...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三级医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三级医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方法自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15所三级医院667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29郝进进0.49;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礼仪(4.42郝进进0.52)、服务态度(4.36±0.52)、专业技能(4.33郝进进0.51)、住院制度(4.16郝进进0.60)及护理环境(4.12郝进进0.63);33个条目排前3位的是护士的精神风貌、语言文明及着装,排后3位的是病房环境的安静、宽敞及医院的留陪制度。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前后的解释工作,医疗设备的洁净齐全程度对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均P〈0.01)。护理收费与护理服务性价比得到79.8%患者的认可。结论湖北省患者对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护理环境和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满意度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注意保证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患者就医技术焦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技术焦虑量表和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对5所三甲医院就诊的318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就医技术焦虑总分为(41.02±11.21)分。性别、文化程度、陪同者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健康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及数字信息应用能力影响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水平(均P<0.05)。结论 老年患者的就医技术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通过加强数字信息培训、制定引导服务策略等措施减少其技术焦虑,保障患者顺利就医。  相似文献   

13.
Utilization and outcome in the medical patient referred to surge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hospitalized patients referred to a general surgical service from a medical service for a surgical procedure would have higher hospital costs and longer lengths of stay per diagnosis-related group (DRG) than patients admitted directly to the general surgical service. Hospital costs by DRG, exclusive of physician's fees, were analyzed for all adult general surgical admission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1985 to March 31, 1986 (3,028 patients) to yield a population of patients in those DRGs with patients referred to general surgery from medicine (1,495 patients). Patients within each DRG were then disaggregated by either direct admission to general surgery (1,412 patients) or referral to the general surgical service from the medical service (83 patients). Mean cost per patient was 146.5 percent higher for referral patients than for direct admission patients, as was the total length of stay. Mortality was higher for referral patients than for direct admission patients. Factors analyzed which contributed to this gre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higher mortality were (1) a greater severity of illness, (2) higher diagnostic costs, and (3) delays in diagnosis or treatment. The DRG payment for referral patients also produced a substantial deficit for the hospital, whereas direct admission patients produced a profit of +1,105,596. This data suggests that direct admission to the surgical service of patients likely to need surgery might lower their hospital cos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care.  相似文献   

14.
探索我市医美发展趋势和潜力,制定符合我市医美市场发展的特色方案,提高我市医疗美容 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网络和纸质版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378份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群基本信息、对 医美的需求度、认可度、购买力、所需医美项目类型几个方面。根据结果统计分析我市医美市场发展的卖 点和痛点。结果 调查人群中对医美表示认可的占81.65%,且对轻医美项目需求相对较高;47%的人群收入 在3000~5000元,其中有61.34%的人愿意将每月收入的5%~10%用于医美项目;83%的调查人群更倾向于选 择资质可靠的公立医院。结论 我市医疗美容产业发展与全国医美发展现状有一致性,但也有自身的特殊 性。我市医美起步相对迟,消费者对医疗美容行业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当前收入及消费水平, 目前适合开展中低端医美项目,如光子嫩肤、肉毒、水光等。  相似文献   

15.
医护人员对癌症病情告知策略评价及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癌症病情告知策略评价及选择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进行癌症告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34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经历、家庭月收入、丧礼经历、文化程度、危重患者接触史、处置死亡患者经历是影响医护人员对癌症病情告知策略赞同度的主要因素;危重患者接触史、处置死亡患者经历、重病经历、职称和工作科室是影响医护人员对癌症病情告知人员、时间、内容选择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医护人员需要努力克服在癌症告知认识上的误区,加强同行交流与学习,不断地从自身临床实践和人生经历中学习和积累告知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泉州市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238名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73±11.41,经逐步回归分析,工作年限、临终关怀知识来源种类、最近一年内治疗或护理过治愈无望的终末期患者数量、经历亲友离世是影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较正向,影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因素较多,可加强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及加强继续教育或相关培训,结合治疗和护理末期患者的经历、个人亲身体会,宣传临终关怀理念,以提供优质临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出院准备服务。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62例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155.05±21.36)分,条目均分为(7.05±1.26)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出院后应对能力、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居住方式、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病房系统的智慧护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病区161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二病区160例患者分为智慧护理组;两组护士均为14人.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智慧护理组优化实施输液管理、健康教育、医嘱核对、诊疗护理信息查询、结构化护理文书书写、智能化护理质量管理等.实施2...  相似文献   

19.
护理药学服务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中护士对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药学服务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学服务问卷对187名护士和150名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84.0%的患者及家属希望护士讲解药学知识;只有18.7%的患者回答护士是其了解药物信息的主要渠道,59.3%的患者回答了解药物信息的主渠道是医生。护士对药学服务自评分显著高于患者的评分(均P<0.01)。护士对药物的作用及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正确使用等知识的了解,总体水平未达到"比较了解",了解药物信息的主要途径为药物说明书(占92.5%);影响护士提供药学服务的因素主要是药学知识欠缺和对药学服务的认识不到位。结论护士提供的药学服务与患者的希望有一定差距,应提高护理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护士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