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11):114-122
影响重型肝炎疗效的因素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外周血Th1/Th2,Tc1/Tc2的表达,膦甲酸钠对重型肝炎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两种方法治疗重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检测人工肝治疗前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胆固醇、胆碱酯酶活力,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人工肝治疗后患者血清生化重症指标均明显好转,细胞因子也明显下降,人工肝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人工肝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HBVDNA的水平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7例重型肝炎患者IL-6、IL-8和TNF-α及用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NF-α、IL-6和IL-8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患者HBVDNA(-)组与HBVDNA( )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异常的部份原因是由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其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α1在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亮  王颖  田德英 《肝脏》2006,11(4):266-26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慢性重型肝炎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SBP多为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可大量释放内毒素脂多糖(LPS),同时重型肝炎时肠源性LPS生成和摄取增多,肝清除LPS功能减退,因此极易发生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并可通过刺激TNF-α等细胞因子加重肝炎的病理改变,使重症肝炎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发现,内毒素及内毒素启动所致细胞因子瀑布效应是导致肝细胞凋亡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清除内毒素血症是重型肝炎患者康复的关键[1].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重型肝炎患者体内蓄积的大量内毒素,乳果糖能有效地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本研究对血浆置换联合乳果糖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内毒素、胆红素清除率和反弹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很多正在探索之中。细胞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Fas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个细胞因子。我院检测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Fas的变化情况,以探讨两细胞因子与重型肝炎病情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利华  蒋祥虎  谢志萍  蒋跃明 《肝脏》2004,9(3):214-215
重型肝炎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发病与病毒、机体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有密切关系。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就慢性重型肝炎患者IL-18水平作一分析,以便为临床诊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型肝炎,在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毒性物质聚积,毒性物质反过来影响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形成恶性循环.重型肝炎的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肝性昏迷、出血、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达80%[1-2].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是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以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地去除各种代谢产物、内毒素及各种有害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补充蛋白质、调理素及凝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改善机体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3].但由于很多患者及家属对人工肝治疗的误解,常认为人工肝就是肝移植,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常表现为心情沉重、焦虑、恐惧,同时较高的治疗费用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为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及减少术后并发症[4],对我院2009年1月-2009年8月60例重型肝病患者进行ALSS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重型肝炎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静脉高氧疗法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三种人工肝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电解质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性别因素对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清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其异常分泌和生成能引起机体许多病理性紊乱,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及IL-15水平,探讨它们在重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1999年3月-2004年2月我院感染内科住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37例,采用ELISA法于每次治疗前后检测TNF-α、IL-2的IL-10的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SS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IL-2和IL-10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可降低重型肝炎患者TNF-α的水平,升高IL-2和IL-10的水平,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赤芍承气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7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赤芍承气汤水煎剂,1剂/d,分2次口服,疗程两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ET)和死亡率.结果:赤芍承气汤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降低PT,升高PTA(P均<0.01);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P均<0.01);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P<0.05).结论:赤芍承气汤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降低死亡率.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减少血清内毒素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减轻了"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治疗合并低氧血症重型肝炎患者探讨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的新疗法。方法  2 0 0 2 -0 2~ 2 0 0 4 - 0 3深圳市东湖医院将氧气以高浓度溶解在常规输液用的液体内 ,制备成为高氧液 ,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 ,对 2 3例重型肝炎每日静脉滴注高氧输液 5 0 0~ 70 0mL ,疗程 15~ 30d。结果 在静脉输注高氧液2 0min至 7h后 ,2 3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低氧血症均逐渐恢复。疗程后其TNF -α、IL - 6、IL - 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病死率亦有所降低。结论 改善低氧血症已成为重症肝炎的常规治疗 ,而静脉输氧可以绕过了重症肝炎合并肺炎患者的受损肺泡 ,直接为组织供氧。随着低氧血症的改善。高氧液可作为合并低氧血症重型肝炎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利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Muto et al报告,1993年从日本各大中心收集的数百例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相当于我国的急性重型肝炎),用激素疗法者占52.7%~61.2%[1,2].我们应用激素短程疗法治疗病毒性重型肝炎亦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我们于1998-03/1999-06,对13例激素治疗的病毒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水平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序贯结肠透析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序贯结肠透析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重型肝炎综合治疗及人工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先予序贯结肠透析, 第2天再给予人工肝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 wk观察患者症状、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TNF-α)及并发症变化.结果: 治疗前慢性重型肝炎乏力、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62.86%、65.71%, 有51.43%的患者需采用灌肠或应用开塞露治疗, 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为100%. 经治疗, 两组乏力、腹胀症状均有所好转, 胆红素、血氨、内毒素、细胞因子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腹胀、大便次数、胆红素下降、血氨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内毒素下降及细胞因子下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0.05或0.01). 治疗后, 治疗组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胃肠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22.22%、5.56%、11.11%、22.22%)较对照组(58.82%、41.18%、58.82%、58.82%)低(χ2= 4.880、6.291、8.834、4.880;P<0.05或0.01).结论: 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可缓解患者症状、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 促进胆红素、血氨下降, 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3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 6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进行治疗 ,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碱酯酶 (CHE)、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内毒素 (ET)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观察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患者耐受情况 ,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乏力、腹胀、纳差等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 ,CHE、PTA显著上升 (P <0 .0 1) ;ET、TNF α、IL 8和sIL 2R明显降低 ,IL 10显著升高 ,IL 2水平无变化。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应用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存活率分别为85 .6%、70 %和 10 % ,人工肝治疗组总体存活率为 5 2 .8% ,显著高于对照组 ( 3 3 .3 % ) ,P <0 .0 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 ,早、中期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7):115-118
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胆碱脂酶动态变化与重型肝炎转归,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经验介绍,重型乙型肝炎血清HBV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其意义,重型肝炎患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 ,Tc1/Tc2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重型肝炎的关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重型肝炎和2 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胞内细胞因子IFN -γ、IL - 4的百分率,发现:1 重型肝炎Th1、Th2、Tcl分别为(2 7 .4 1±4 . 88) %、(3 .4 8±2 . 6 7) %、(43 .85±12 . 98)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以Th1和Tcl表达为主;2 重症期与恢复期相比,康复后Th1、Th2、Tcl显著下降,尤以Tcl下降更明显(P均<0. 0 1) ;3 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Th1、Tcl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Th1、Th2、Tcl与重型肝炎的发生转归有密切关系,动态检测可作为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3):105-118
鲜生地治疗慢重肝营血症临床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慢性重型肝炎伴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研究,胸腺肽-α在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对重型肝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血清内毒素、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清除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重型肝炎合并MODS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吸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部分细胞因子、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血常规的变化,同时计算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血浆吸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白介素-8、胆红素、血氨有显著下降(P〈0.05),APACHEⅡ评分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小板也下降。但最终存活率只有17.5%。结论 中性大孔树脂血浆吸附可以较好地清除血清内毒素、部分细胞因子、胆红素、血氨.但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