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洗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的温度与湿度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手在医院环境中接触细菌的种类繁多,而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诊疗活动时又必须依靠双手来完成.医护人员的手在诊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最多,因此也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及来访者因和医院接触而从医院获得的感染。目前 ,医院感染是当今医院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院感染的种类有 :交叉感染、环境感染、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有 :a)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 ,包括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等 ,长期药量不足 ,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量 ,只能抑菌不能杀死病原体 ,久之会造成耐药菌株在病人体内和医院环境中定植和污染引起感染。b)慢性消耗性疾病和癌症病人 ,由于免疫力下降 ,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就可以引起病人自身感染 ,这种感染无法避免。c)诊疗手…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来观察细菌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率、各种环境、灭菌医疗物品的细菌总数、种类、动态变化等,预测和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或流行趋势,有的放矢采取控制措施,杜绝感染蔓延,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感染是指感染因子在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其传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进行传播.口腔治疗的工作环境主要由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三方面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头孢地尼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医生和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致一些病人死于耐药细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开发新的抗生素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可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我们对头孢地尼等抗生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其滥用现象呈上升趋势,导致细菌耐药[1]、引发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小儿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接触抗菌药物的机会远多于成人,因此抗菌药物是儿科常用药物.在广泛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抗菌药物治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临床医生应掌握各种抗菌药物性能,做到合理应用,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造成的不良后果.现就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同品种方面在儿科感染性疾病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性质决定供应室人员经常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因素对身体有害,而一些工作人员陈旧的观念,在工作中怕麻烦经常不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抗菌药物是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必需武器;另一方面,抗菌药物应用不当会导致菌群失调、细菌耐药性增加、人体重要器官损伤,从而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引起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鱼腥草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系统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易发于冬春季节,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中,除常见的各种细菌外,还有一些是由于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复合感染,从而给我们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有效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是治疗所必需的。我们从2003—09~12采用鱼腥草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手消毒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9):1035-1037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临床医护人员一般与病人及家属接触最频繁,双手被细菌污染的机会也最多,各种手术、产科接生、各项操作时若不注重操作前后洗手,手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有资料证明,仅洗手一项措施就可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降50%。手卫生包含了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擦手和手术科消毒。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还不能忽视与手卫生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手的再污染,有效阻断医护人员因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确保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现将国内有关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聂秀芬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29-1030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医护人员带菌的手通常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医护人员的双手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手接触患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传播给患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陛。因此,要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手的管理。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  相似文献   

12.
自1929年青霉素问世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由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药的开发日新月异,新型抗茵药物品种层出不穷。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药物和第三代抗真菌药物的问世和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抗感染武器和手段。然而,正因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的增多,药源丰富和使用方便,使某些医生对用药指针掌握不严,治疗和预防上不该用抗茵药物的也采用了多种广谱抗茵药物联合应用,而且疗程长,剂量大或朝令夕改、更换频繁;一些医生不依据病原茵检测,不依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最终导致严重后果,引起耐药菌株不断生长、细菌变异、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伪膜性肠炎,以致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给病人造成痛苦,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超支,甚至引起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13.
医院是各类病人聚集的场所 ,因此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种类相对高于其它场所 ,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的医护人员对这些微生物必然有较高的感染机会。了解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感染途径以及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当今医院环境中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其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不良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 ,以达到自身保健的目的。1 病原微生物的传染医院环境中存有大量的接触性和非接触性致病的微生物 ,其危害最大 ,引起人们关注的有以下几种 :1 1 肝炎病毒 :乙肝遍布全世界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 3亿多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4.
<正>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院内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病原体在人群的周围,有的来自院内患者、医护人员污染的医疗器械、水、食物、空气等。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亦有病毒,真菌及寄生虫。院内交叉感染是目前住院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院内外源性感染监测是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5.
医院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每天要接待成百上千的病人。大量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护理人员是医务人员中接触病人最频繁的人。在每天纷繁的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比其他人群多,手的细菌污染情况相当严重。据报道,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医疗效果,而且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直接接触各种病原体和传染病,如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体液、血液、被各种锐器刺伤等,而针刺伤是各种锐器伤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针刺伤传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液传播感染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医院是一个传染源相对密集的场所,医疗设施和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致病菌,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对医务工作者的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常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接触,从而可直接或间接、即刻或潜在的受到感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大量应用,耐药菌株迅速变迁,各种侵入性操作增多,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1 医院感染的途径及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8.
医院不同病房的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为了了解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生物种类变迁,我们统计了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外科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1标本来源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外科住院患者的创口分泌物。2仪器及试剂VITEK 32鉴定系统及鉴定生化和药敏试剂为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3结果阳性标本共156例,各种细菌例数及百分率,见表1。4讨论从结果中看出引起感染的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大肠埃希氏菌其次。这些细菌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且多为对抗感染药物多重耐药菌株,因此注意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耐药试验,有助于动…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新品种不断增加、经济利益驱动以及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导致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增多,产生细菌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滥用抗菌药物是全球性各级医院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比例超过40%,目前,有46%的家庭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抗生素[1].众所周知,抗菌药物确能治愈和控制许多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也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卫生资源浪费,而且可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大,甚至导致细菌变异、菌群失调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