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按阴道试产组76例与剖宫产组52例划分,阴道试产组采用经阴道试产分娩,剖宫产组采用再次择期剖宫产分娩。对比2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 76例经阴道试产产妇试产成功58例,成功率为76.3%。经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较剖宫产组低,2组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感染率差异不大。结论经阴道分娩并非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综合具体情况,严密监控产程,对符合条件试产者采用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陈志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29-129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以最近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50例产妇中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11例,成功8例,成功率72.7%,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发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42例,其中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无新生儿窒息;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大于阴道试产产后出血率。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不一定必须选择剖宫产,医师应分析产妇情况,符合阴道试产者劝说其进行阴道分娩,以此来减少剖宫产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对产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TOLAC组),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直接选择性再次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3例(ERCS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试产组),与TOLAC组比较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子宫破裂、产后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TOLAC组成功经阴道分娩53例,成功率86.89%,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明显低于ERCS组(P<0.05);与试产组比较,分娩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子宫破裂、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掌握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指征、加强监护、具备急诊剖宫产术条件下,可给予首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机会,并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本院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92例,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及经阴道试产组,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92例孕妇中107例不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再次剖宫产,85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其中5例拒绝阴道试产,68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85% (68/80),子宫破裂发生率(0.52%).对两组的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再次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两组孕妇在年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孕周、产褥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对符合试产条件者应给予试产机会,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0年1月共1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76例(占76%)产妇再次行剖宫产,20例(占20%)行阴道试产.再次行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阴道试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应尽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可经阴道分娩的应尽量经阴道分娩,提高其分娩成功率,以减轻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1,选择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250例为对照组2。比较三组产妇妊娠结局,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率、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率、住院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产妇给予经阴道分娩,促进剂自然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将196产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两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0.1%,择期剖宫产为56例。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充分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并比较分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124例临床资料,其中71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设为剖宫产分娩组;53例产妇行阴道试产,设为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术后严重黏连及子宫破裂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析阴道试产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均无新生儿死亡及子宫破裂发生。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剖宫产组产妇术后严重黏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行阴道分娩53例产妇试产成功48例,试产成功率为90.6%;阴道试产失败5例,其中1例子宫先兆破裂,2例宫缩乏力,1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主动要求改为剖宫产分娩。结论剖宫产并非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唯一分娩方式;在严密产前体格、影像学检查及全产程系统监护条件下,对于符合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可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66例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红  苏菊芳 《中外医疗》2010,29(10):51-5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16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2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阴道试产78例,试产成功52例,成功率66.7%。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及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再次分娩的方式,其中73例行剖宫产术为剖宫产组,29例行阴道试产为阴道试产组,观察对比两种再次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29例阴道试产组中,试产成功23例,试产成功率为79.3%,6例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组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出血及产后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是再次选择剖宫产的绝对手术指征,在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下,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靠的,成功率很高,可避免再次行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手术痛苦及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产妇总数7250例,对其中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32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0例产妇中阴道试产80例,阴道试产率为25%(80/320),阴道试产且分娩成功68例(即阴道分娩组),试产成功率85%(68/80),阴道分娩成功率21.3%(68/320),12例阴道试产失败改为剖宫产术。320例产妇中有24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即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孕周、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产褥感染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要产前做好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指征,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且成功分娩,可以大大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胡秀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29-163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2006-2012年20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中85例行阴道试产,5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8.2%,再次剖宫产148例,剖宫产率71.8%。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170例曾行1~2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170例中阴道分娩93例,成功81例,成功率达87%,1例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无产妇死亡。产后出血及产后病率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应给予充分的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新生儿结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40例产妇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即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分析2组母婴结局。结果本组140例产妇,有56例进行阴道分娩试产,其中20例因发生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或者先兆子宫破裂的情况而改行剖宫产术,最终36例试产成功,占25.71%;再次剖宫产者104例,占74.29%。阴道分娩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的窒息、肺湿、肺不张、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的产妇,可于严密监测下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5.
《右江医学》2019,(11):855-85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分娩情况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60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选择剖宫产分娩为对照组,即ERCS组(n=154),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归入VBAC组(n=106),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阴道试产成功106例,中转剖宫产14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8.33%(106/120),中转剖宫产率11.67%(14/120)。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子宫破裂、伤口愈合不良、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产褥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出血、临床输血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ERCS组。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B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结论对于伴自然临产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经阴道试产效果良好,应鼓励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或再次剖宫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312例,分为两组,其中再次剖宫产组232例,阴道试产成功组80例,另选择初次剖宫产组248例作为对照,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新生儿体重、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与初次剖宫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大、住院天数长、产褥病率高(P<0.05),在新生儿窒息率及母婴死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阴道试产成功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大、住院天数长、新生儿体重高(P<0.05),在新生儿窒息率及母婴死亡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若具备阴道试产适应证,应进行阴道试产,但要应用B超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应多进行宣传教育,提倡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形成,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采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102例,对其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分娩史的产妇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其中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40.19%;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手术率59.8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组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腹部切口一期愈合、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成功41例与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妊娠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证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产程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更有利于母儿健康,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再次剖宫产8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88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3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32例进行对照。结果120例中50例阴道试产,32例成功,成功率64%。再次剖宫产88例,手术产率73.33%。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先兆子宫破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产后出血量、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同期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绝对剖宫产指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8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产妇实施阴道试产,40例患者实施剖宫产,同时选择50例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40例阴道试产产妇有32例成功分娩,成功率为80%。阴道分娩组以及对照组的分娩时间比剖宫产组短,新生儿体质量比剖宫产组低,产后出血以及住院费用均比剖宫产组要少,P0.05。三组产妇的Apgar分值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阴道分娩,能够有效提高分娩的安全性,改善分娩预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刘华晓 《吉林医学》2008,29(15):1271-127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再次剖宫产115例患者与随机抽样的同期首次剖宫产115例进行对照;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43例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43例进行对照。结果:158例中,66例进行阴道试产,43例成功阴道分娩,成功率65.2%;再次剖宫产115例,手术产率72.8%。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比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高,平均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较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凡具备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