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龄抽样人群牙列缺损状况以及缺损的修复和需要修复的情况.方法对参加口腔科体检的331人进行问诊和临床检查.结果高龄抽样人群中牙列缺损人数占爱检人数的58.31%,已修复者占缺损人数的64.77%,以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为主,占修复人数的87.2%,缺损未修复需要修复的占缺损人数的35.23%.结论高龄抽样人群中牙列缺损情况较严重,但大部份已行简单修复,对缺失牙修复要求不高,仍有1/3牙列缺损人群没有意识到需要修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科院  李新 《安徽医药》2015,(2):329-331
目的:探讨绵阳市青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的情况。方法根据问卷调查及口腔科专业检查,分析1128名体检者缺牙情况、病因及修复情况。结果1128人中,缺牙者122人,失牙率10.82%,主要病因为龋齿。有义齿修复者51人,义齿修复率为41.80%。龋病是导致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占患牙列缺损人数的56.56%。因不影响美观和咀嚼未修复占未修复人数的54.93%(39/71)。刷牙次数男性正确率为66.78%,女性为84.49%,P<0.05;刷牙时间男性正确率为46.04%,女性为54.77%,P<0.05;刷牙方法男性正确率为72.85%,女性为84.30%,P<0.05。结论绵阳市青年人群牙列缺损及修复的情况不佳,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人牙列缺失的原因,并对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情况分析总结.方法 将本院35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进行不同年龄段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情况分析,并对其分别进行不同修复方法 进行修复.结果 350例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牙列缺损共296例Kennedy分类:一类198例占56.6%、二类76例占21.7%、三类22例占6.3%,牙列缺失共54例:部分缺失41例占11.7%、全口无牙13例占3.7%.作者同时对54例牙列缺失老年人患者进行总义齿修复,296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其他义齿修复.结论 我们应该对中老年人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龋病和牙周病的防治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牙齿缺失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朱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161-162
目的了解近一年口腔患者修复情况,为口腔修复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99例口腔修复病例中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磨牙类缺失数较高;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患者趋于老龄化;可摘局部义齿的广泛应用,得到人们认可,以及烤瓷牙技术普及,弥补美观上不足。结论修复体类型的不断改进和应用,已满足患者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吴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3,(34):390-391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1日至8月1日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28例,对这28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方式修复患者的牙列缺损,分析这2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并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进而28例患者有18例患者对于手术非常满意,满意率占总人数的64_3%,有9例患者对于手术基本满意,满意率占总人数的32.1%,有1例患者对于手术不满意,不满意率占总人数的3.6%,临床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6.4%。结论采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冯晖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43-143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体或牙列缺损患者100例,采用金属烤瓷冠桥进行修复,共142个冠桥,观察修复期间牙体和牙列修复效果及牙龈状态。结果:142个烤瓷冠桥中有133个获得满意的效果,修复成功率为93.66%;有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6.33%。结论:金属烤瓷冠桥作为金属烤瓷牙永久修复前的过渡性义齿,对保护基牙、恢复患者暂时性美容及患牙的咬合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老年患者175例,按照年龄段差异分组,并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进行修复,观察其修复治疗效果。结果牙列缺损患者148例,牙列缺失患者27例;27例牙列缺失老年患者实施总义齿修复,148例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其他义齿修复,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针对中老年人加强口腔健康护理,对龋病及牙周病进行合理防治,使其了解牙齿缺失所造成的危害性。牙列缺损修复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合理修复,方能确保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红云  任贤云 《云南医药》2000,21(3):246-247
为更好地了解老年缺失牙患者的口腔状况及修复治疗效果,本文对43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作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 从1995年~1999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作修复治疗的60岁以上的患者437例,其中男285例,女152例,平均年龄7103岁。437例患者中义齿修复610件,其中牙列缺损修复244例,354件,牙例缺失修复98例,148件,牙体缺损修复及原基托加牙修理95例,108件。结果 一、缺失牙情况 437例患者中,上下牙列均缺失50例,上牙列缺失30例,下牙列缺失18例,牙列缺损244例,牙体缺损52例,修理加牙43例,437例患者牙齿缺失情况见表1,可见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研究隐形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作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牙列缺损患者共109例。采用隐形齿对患者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观察患者在修复后满意度、固位稳定性、咬合情况和耐用性等情况。结果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隐形义齿修复,修复成功率为96%,在4例失败的患者中有2例固位不良,有1例基牙松动脱落,有1例因佩戴后反复摘戴不方便未坚持佩戴。结论隐形义齿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一种牙列缺损修复方法。特别是个别前牙缺失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口腔修复情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老年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52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认真的口腔检查并对症治疗。将病例所有信息采用SAS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本统计中覆盖基牙均记做缺牙;所有病例均以28颗牙统计,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齿447颗,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8.596颗,其中上颌缺失或缺损例数大于下颌缺失或缺损例数,上下颌均缺失或缺损例数较少。活动义齿修复39例,占75.17%,其中,全口义齿8例,占15-38%,上半口义齿17例,占32.69%,下半121义齿13例,占25.00%,赝复体1例,占1.92%,固定义齿修复13例,占25.00%。有21.15%的患者以食物嵌塞或缺牙伴食物嵌塞为主诉,且男性多于女性。21.15%的患者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关系;19.23%在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抬高;62.00%上下牙列间有咬合关系且修复时按原咬合关系修复。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修复的过程中应重视老年人个体情况及口腔保健与修复治疗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孟岚 《贵州医药》2012,36(3):245-246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由于牙量减少,咀嚼运动中余留牙易受到超出其承受范围的合力,余留牙牙周组织易产生继发性合创伤,加上口腔内无法完全隔离牙周病致病菌群的攻击,余留牙牙周病患病率远远超出正常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越来越多,常规的活动修复或固定修复无法解决继发合创伤、继发龋等问题,远期临床效果都不佳.笔者采用套筒冠对18例中重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牙列的缺损、缺失不但影响咀嚼、语言功能和美观,还会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引起心理障碍和社会交往困难。为了解本地区中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及修复情况,我们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 000名35岁以上人员分组进行了牙列缺损、缺失及义齿修复情况的调查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治疗老年人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的高龄(70~90岁)老年患者68例,在余留牙经过了系统的牙体牙髓牙周治疗后,对其进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并重建咬合,修复后随访1/2~4年,观察临床修复效果、拍摄曲面断层片。结果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抬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舒适度及咀嚼效率均得到提高,关节症状得以改善。结论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伴重度磨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隐形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形义齿在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常见问题和原因分析。方法:对245例牙列缺损患者,用隐形义齿修复后,随访2年观察。结果:245例患者256件义齿修复体成功率88.3%,失败率11.7%。结论:隐形义齿美观、舒适,修复成功率较高,患者主观感觉舒适,为活动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时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牙列缺失、牙列缺损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牙列缺失、缺损对患者的面容改变、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状态。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不注重口腔保健,牙列缺失、缺损现象严重,因修复不及时或修复不良而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开展口腔修复工作,我们于2004年7月对某村694名成人牙列缺失、缺损及修复情况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于丽  范文丽  宋斌 《贵州医药》2010,34(7):602-603
金属烤瓷修复体作为牙列缺损的修复新型材料和技术,具有美观舒适、机械强度大而耐用、适用范围广、化学稳定性佳、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固定修复牙体牙列缺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对2008年1~12月收治145例牙列缺损患者共352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的成功率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上不断提高修复成功率获得最佳临床效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52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临床基本资料、临床特点及修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P> 0.05;年龄偏大患者口腔问题越严重,且以上颌为主,P <0.05;铰链式义齿24.03%、金属烤瓷联合全冠23.27%、铸造支架义齿27.12%。结论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联,且以上颌牙缺失较为严重,以铸造支架义齿、金属烤瓷联合全冠等修复方式较多。而随着口腔健康愈加受重视,如何预防口腔问题,促进口腔修复水平提升,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列缺损患者57例,植入种植体73颗,3~6个月后行冠修复,定期复查,检查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的结合情况和修复体使用情况。结果经1~2年观察,1例出现牙龈轻度萎缩、食物嵌塞,1例出现基台松动,1例未能达到骨结合,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良好。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良好,但修复设计需合理,操作需规范,并要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患者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在进行牙列排齐、中线纠正、失牙间隙开拓以及调整咬合关系后,实施固定义齿修复,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成功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单一正畸或修复治疗成功率为77.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给予单一修复治疗,并不能满足患者对口腔美观的需求,而先给予正畸治疗再进行修复治疗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牙齿的咬合关系,还能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克服单一治疗的局限,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共缺损或缺失牙齿876颗,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7.3颗,其中牙齿缺损占73.97%,牙齿缺失占26.03%,其中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或缺损最多,余留牙下颌尖牙最多。口腔修复中活动义齿修复占76.67%,其中全口义齿修复占16.67%,上半口义齿修复占30.83%,下半口义齿修复占24.17%,赝复体修复占5%,固定义齿修复占23.3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嵌塞以及缺牙伴食物嵌塞共34例,其中男性占19.17%,女性占5.83%;上下颌骨间无咬接触关系的病例占21.67%,义齿修复过程中咬抬高占23.33%,上下牙列间有咬关系且修复时按原咬关系的病例占55%。结论老年口腔修复应根据老年人个体情况以及所患口腔疾病情况进行修复,其中活动义齿是老年口腔修复的主要方面,重建咬或抬高咬,防治食物嵌塞以及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口腔修复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