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等数字化设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X线摄影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想使普通X线摄影、CR、DR图像达到最佳效果,清晰显示细微结构,曝光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收集300份我院2002~2006年间的普通X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生儿床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各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DR和CR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拍摄的新生儿床边胸片,分别随机抽取200张DR胸片和200张CR胸片,由主管技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位按感蓝X线影像评片标准评判分析,并综合比较,分析指标包括胸片影像质量、个人辐射剂量及摄影时间等。结果 DR组图像的合格率、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组,且辐射剂量减少31.2%,可快速获得图像。结论新生儿床边胸部DR摄影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直接数字化X线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淮海医药》2007,25(4):338-339
目的 综合分析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影像质量,探讨其对胸部正常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的显示能力.方法 顺序抽取我院DR胸片100例(均有CT随访结果),分析其图象质量,统计胸部正常解剖结构及病理解剖结构的显示率.结果 甲片率80%,乙片率18%,丙片率2%,无废片;影像质量好的DR片能清晰显示肺门、气管隆突、胸椎、胸壁软组织层次等胸部正常解剖纸结构;肺内实质性病变、胸膜病变、胸腔病变、肋骨病变、纵隔病变、钙化、胸壁软组织病变在DR片上均能较好显示;影响影像质量主要因素为体位不正,吸气不足和体外异物.结论 DR胸部X摄影图像质量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外伤患者的胸部正位CR片与普通X线(CF)平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血气胸诊断中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结果CR片发现肋骨骨折27例 ,血气胸5例 ,肺挫伤4例 ;普通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8例 ,血气胸4例 ,肺挫伤2例。经 χ2 检验 ,CR和CF对胸外伤患者胸部病变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胸部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胸外伤患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外伤患的胸部正位CR片与普通X线(CF)平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二在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血气胸诊断中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结果:CR片发现肋骨骨折27例,血气胸5例,肺挫伤4例,普通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8例,血气胸4例,肺挫伤2例。经χ^2检验,CR和CF对胸外伤患胸部病变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有显差异(P<0.05)。结论:CR系统在胸外伤患胸部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DR)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HIMAD-ZU的MobileDaRt移动式DR进行床旁摄影。其中术后患者968例,急诊床旁117例。使用机器预设的摄影条件,对所得1085例影像照片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1085例床旁DR摄影中,首次摄影成功1052例,成功率97%,失败33例(3%)。甲级片率为77.1%,乙级片率为15.1%,丙级片率为5%,废片率为2.8%。结论移动式DR应用于床旁摄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环境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段食道异物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常规DR图像的差别,比较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07年1月~12月,采用颈椎侧位片摄影的方法,进行食道异物的X线检查.使用DR摄影96例,其中男63例,女33例,年龄9~75岁.临床提示高密度异物79例,低密度异物15例,疑有异物2例.在食道入处、颈部食道中段、颈胸角三个部位进行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比较.结果 运用组织均衡技术的图像,颈前软组织均可清晰显示,层次分明;对食道入口处、颈部食道中段、颈胸角三个部位的异物显示率分别提高7%、1.4%、8%.结论 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运用组织均衡技术能明显显示颈前软组织的层次,大大提高食道异物在X线检查中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数字X线摄影(DR)中,采用组织均衡技术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方法抽取200例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DR影像图像作为分析材料,比较运用组织均衡技术所得到的图像与标准DR图像的差别。结果采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后的DR图像与标准DR图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显示率上有较大区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组织均衡技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在肋骨骨折诊断中数字化X线摄影(DR)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采取传统X线平片诊断的肋骨骨折患者病例68例;另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经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的肋骨骨折患者病例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统计发现,DR组患者误诊1例,漏诊率为1.43%;传统组患者的漏诊和误诊率为5.8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数字化X线摄影(DR)对肋骨骨折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胸部肋骨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DR胸部正位影像采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影像切割与局部放大等功能进行后处理,同时用数字随机法对其中20例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技师对胸部肋骨影像进行分析,评价其对肋骨骨折、肋骨及胸部其它组织的显示.结果 50例DR胸部影像中,诊断肋骨骨折28例,肋骨及胸部其它软组织显示满意度为95%.对照20例普通X线胸部发现肋骨骨折6例,漏诊3例,20例肋骨及胸部其它组织显示满意度为62%.结论 DR影像比普通X线影像能更好显示胸部肋骨,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数字X线摄影(DR)的广泛应用,其影像质量远远高于普通X线,胸部DR片通过调节能很好的显示骨质及肺部的病变。因此,对胸部外伤的患者,往往忽略了斜位片的投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菊芳 《北方药学》2012,(12):81-82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采用数字化摄影的同时应用屏片摄影检查结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乳腺手术患者,采用数字化摄影的同时行屏片摄影检查,就相关特点进行对比。结果:将数字化影像结果及屏片影像结果采取BI-RADS分级,均P〉0.0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相同。与病理结果对照,数字化与屏片摄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数字化可达到屏片摄影的确诊率。数字化摄影显示钙化现象共85例/次,屏片71例/次,两种方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钙化灶显示方面数字化摄影也优于屏片摄影。结论: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数字化乳腺摄影在诊断效果上,与屏片乳腺摄影相同,但其在腋窝淋巴结、皮下脂肪、皮肤的显示,钙化的检出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屏片摄影,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摄影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华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急性胸部创伤,经数字化摄影(DR、CR7及数字化胃肠机点片)证实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共检出肋骨骨折232处,其中后肋部68处,肋弓部197处,前肋部17处。结论数字化摄影能够早期诊断肋骨骨折。是目前诊断肋骨骨折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大为  姚爱静  白耀武  曹培科 《河北医药》2012,34(13):1988-1989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成像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密度度分辨率、对比度范围大、图像层次丰富等,因此DR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于2010年1月安装了DR摄影系统,现对在放射科检查的460例患儿的DR胸片,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放射科检查的患儿中随机抽取460例DR胸片,其中男280例,女180例;年龄12 h~10岁.大部分由发热、咳嗽来就诊摄片,少部分为非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查体而摄片.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数字X线摄影系统(DR)辐射量低已被人们所认知.为掌握两者之间辐射量差异的确切依据,我们检测并比较了胸部正位DR摄影和X线传统摄影各100例的辐射剂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数字X线摄影系统(DR)辐射量低已被人们所认知.为掌握两者之间辐射量差异的确切依据,我们检测并比较了胸部正位DR摄影和X线传统摄影各100例的辐射剂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数字化摄影(DR)、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行胸部CR与DR的体检病例各100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R在摄片质量、图像质量、显示病灶细微结构的能力、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工作效率及经济社会效益方面明显优于CR,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CR投资价格低,不仅可与普通X线设备兼容,还可进行床旁操作。结论 DR较CR在临床工作中更具优势,但二者将并行发展,长期共存,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在尘肺普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尘肺普查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R高千伏摄影技术与传统高千伏拍摄技术对患者进行胸片拍摄,并对两组胸片的图片清晰度、尘肺诊断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对比发现,胸部DR摄影技术拍摄下的图像优片122张,优片率为82.9%,传统高千伏拍摄技术优片69张,优片率46.9%。胸部DR摄影与传统高千伏胸片对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87.2%与61.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R摄影技术以其拍摄出的图像的高质量、高优片率、高灵敏性,及操作简单、便捷,目前已受到临床放射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信随着DR摄影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规范DR摄影胸片技术的要求,编制相应的尘肺病DR诊断标准片,使DR影像技术作为尘肺病检查、诊断的重要标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9.
张林平 《河北医药》2012,34(14):2164-2165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X线摄影(DR)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获得一幅高质量的DR,已成为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的关键.DR操作简单,成像快,简化了摄影工作,但同时对影像技术人员也有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影像技术人员,如何不断学习和掌握数字化X线摄影理论,并与实际摄影工作相结合,以理论做指导,寻求提高DR质量,尤其在婴幼儿胸部X线检查中寻求有效方法,是目前摆在影像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尘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是摄取标准的胸部后前位高千伏X线片。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之前,尘肺的胸部摄影对于摄影技术、曝光条件的运用具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在X线成像技术中使用的日益广泛,对于数字化胸片诊断尘肺的图像质量的评价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依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