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数值建模以模拟乳腺肿瘤细胞放射治疗下的生长浸润,并进行不同放疗频率分析。方法:建立放疗前后乳腺肿瘤细胞生长浸润的时空演变数学模型,采用线性二次模型模拟肿瘤细胞放疗存活率,对比分析常规放疗作用下乳腺肿瘤细胞时空演变及不同放疗频率对其治疗的影响。结果:乳腺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时空演变符合临床趋势,所建立模型真实可靠,且总放射剂量不变情况下,不同放疗频率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不大。结论:放疗数值模拟与临床表征基本相符,方法简便安全,是临床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模拟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放疗中呼吸运动对胸腹部肿瘤照射时靶区实际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组织运动幅度下,分别用自动呼吸运动模拟机带慢感光胶片行伽玛刀单靶点模拟照射。获得靶区实际剂量分布图。以得出“靶体积大小修正因子”(Fv)进行比较。结果:呼吸运动对靶区实际剂量分布有影响;呼吸运动幅度越大,剂量分布面积越大。射野最大剂量值越小;运动幅度小于射野半高宽时,高剂量区为椭圆形,且椭圆的短轴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运动幅度大于射野半高宽时,高刺量区被拉长,变为椭圆的长轴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呼吸运动幅度越大,Fv值越大。结论:放疗中必须根据患者呼吸运动幅度大小。修正临床靶区和靶区内剂量。确保放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变化和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我院自行设计了影响睡眠质量的调查表,对60例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60例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质量不佳,其主要因素有身体不适、焦虑、治疗预后情况、放疗副作用和夜间护理活动的影响等。结论:肿瘤患者在住院放疗期间的睡眠质量都不佳是太好,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肿瘤患者住院期间放疗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Excel设计放射肿瘤临床剂量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1)应用微机来做加速器处方剂量Dm(MU)的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便于快速核对,是常规放疗质量控制的一项有力措施;(2)便于一般使用加速器的放疗单位开展。特别是目前国内物理师紧缺,而近年放疗事业发展很快,因此加强微机在放疗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很有益的。用途:(1)用于加速器固定源皮距(SSD=100cm)照射治疗时(SSD法)MU的自动计算;(2)用于加速器固定源瘤距(SAD=100cm)照射治疗时(SAD法)MU的自动计算;(3)用于加速器SSD法或SAD法楔形野(一楔合成)照射治疗时MU的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中新型全碳素纤维床在治疗中对患者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0.6cm3电离室对最新型全碳素纤维床体和床加长板衰减因子进行测量。结果:随着通过入射角度的增大,治疗床对剂量的影响也逐渐变大。在入射角度为600时6MV,10MV,15MV光子衰减系数分别达到5.57,5.35,4.99;在3000时分别达到5.48,5.2,5.12。结论:最新型的全碳素纤维床对患者接受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斜入射角度增加其影响呈现增大的趋势。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时应该考虑治疗床对靶区实际受照剂量以及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措施和方法,筛选出最有效最简便剂量验证模式,提高调强放疗质量保证( QA)和质量控制( QC)的水平。方法:经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按误差控制标准筛选病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患者的放疗反应和肿瘤大小变化。结果:观察组出现放疗反应较少,放疗前后肿瘤体积缩小,调强疗效明显。结论:在肿瘤调强放疗中同时验证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实现调强放疗剂量的全面质量控制,保证调强的疗效,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效率,保证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计划临床实施的正确性,建立并应用两参数指数模型,以验证调强适形放疗的剂量准确性。方法: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Primus直线加速器6 MV X线,测定百分深度剂量及射野相对输出因子;根据患者的CT图像资料,设计患者治疗计划,并移植到模体中,重新计算出体模中过等中心点横截面上的剂量分布;将模体移放到加速器治疗床上,调用模体调强适形放疗计划对模体进行照射;使用Capintec0.65 cc PR-06C Farmer型(AE帽)电离室测量出体模内等中心点的吸收剂量,然后与使用两参数指数模型预测的中心轴上的剂量值相比较。结果:空间绝对吸收剂量的测量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小于3%,符合ICRU第24号报告指出的原发灶根治剂量的精确性应好于5%的要求。结论:两参数指数模型用于验证调强适形放疗剂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定位、摆位、勾画靶区、照射的重要性.方法?对在我科行三维适形放疗的22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进行定位、摆位、勾画靶区、照射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肿瘤部位和体积均获得适形照射,有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肿瘤靶区的平均剂量接近医生的处方剂量.放疗3个月后复查CT、MRI,肿瘤完全消失127例,部分消失65例,无变化31例,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6.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肿瘤疗效确切,其定位、摆位、勾画靶区、照射是影响肿瘤放疗区域和治疗质量的关键,准确的定位、摆位、勾画靶区、照射可确保治疗的可靠性、有效性、局控性,保证治疗顺利实施,提高患者康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提高放疗精度,建立CT-电子密度转换曲线,确定对放射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利用CT电子密度模体,对模拟定位CT机的CT值进行检测。比较人体不同组织的CT值,建立CT-电子密度转换曲线。根据各组织的相对电子密度对组织不均匀性剂量进行校正,并分析照射剂量MU数值的变化。结果:在同一定位扫描参数下,不同位置的等效密度组织CT值均有变化:高密度组织CT值变化较大,近床面的等效密度组织CT值变化均大于远床面的等效密度组织。不同的CT-电子密度转换曲线其MU数值相差均<20%,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较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放疗各偏差值相同。结论:对治疗计划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录入时,应正确合理地输入一条CT-电子密度转换曲线,以保证治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大孔径16排螺旋CT进行食管癌术后放疗模拟定位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使用Philips PQS单排和Philips Brilliance CT Big Bore 16排螺旋CT进行模拟定位的患者各20例。患者仰卧位、双上肢上举、双手抱头,真空负压气垫固定,CT扫描后,在模拟定位工作站确定等中心,通过激光定位系统,调节激光灯并移床,做等中心体表标记。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使用Varian E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OBI)千伏级锥形束CT(kV CBCT)进行扫描和配准验证,对验证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孔径16排螺旋CT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提高了食管癌术后放疗照射野与剂量分布的优化方案设计和防护的精确性,大孔径16排螺旋CT模拟定位的验证误差优于单排螺旋CT(t=-4.63,3.21,6.74;P<0.05)。结论大孔径16排螺旋CT在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确性,为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提供了保证。放疗先进设备的应用可以改善食管癌术后放疗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碳纤维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固体水和电离室建立一个测量模体,通过电离室测量值得出碳纤维床各组件的穿透因子。结果碳纤维实心板直射穿透因子为96.7%,碳纤维网状板直射穿透因子为99.6%,去杆斜入射床面穿透因子为98.6%,对剂量影响相对较小;支撑杆直射穿透因子为85.4%,斜入射支撑杆穿透因子为95.3%,对剂量影响较大。结论碳纤维床对放疗剂量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支撑杆对剂量影响较大,临床中要考虑此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TRS 277和TRS 381《高能电子束和光子束中使用平行电离室的国际剂量测定操作规范》报告,校准加速器配置的不同档能量射线水中的吸收剂量,确保临床放疗中直线加速器输出剂量的精确性。方法:采用ElektaInfinity直线加速器,光子线能量6 MV分别为均整(FF)模式和非均整(FFF)模式;电子线能量分别为4、6、8、10、12和15 MeV。根据IAEATRS277和TRS381报告,使用PTW剂量仪、PTW30013指型电离室和PTW34001平行板电离室分别进行光子线和电子线水中输出剂量的校准,对各步骤的误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不同标准对直线加速器的输出量水中校准的准确性。结果:6 MV的FF模式和FFF模式光子线在水中最大剂量点处的输出量分别为1.003和1.008 cGy/MU;4、6、8、10、12和15 MeV的电子线每档能量在水中最大剂量点处的输出量分别为1.003、1.002、0.998、0.999、1.000和1.003 cGy/MU。每档能量的射线在水中最大剂量点处的输出量校准为1 MU对应1 cCy,误差<1%。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后口干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头颈肿瘤后产生口干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1月收治的头颈肿瘤82例,在放疗期间每周末询问患者的口干情况,根据结果分析口干症的严重程度及影响。结果:当患者所接受放射剂量逐增时,口干症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6.24,P〈0.001);年龄低于40岁组口干症的发生率与40岁以上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026,P〉0.05)。结论: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后可以发生口干症,与患者所受放射总剂量有关:而当患者接受高剂量照射时,患者年龄对口干症的发生率影响不大。放疗期间应尽可能降低或延迟口干症的发生.保证放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放射治疗设备来说,肿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必须保证治疗野内的剂量分布是均匀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为:放疗设备的照射剂量分布均匀度在8%的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这个指标,则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FSl型辐射野剂琦量分布均整度扫描仪就是对剂量分布讲行常规检测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量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建立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模型。方法 用环境剂量巡测仪测量医用直线加速器在治疗射野外的GT方向和左右向的不同距离的剂量,测量不同射野时射野外离等中心点100处的剂量;测量不同型号的加速器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比较不同加速器间的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分布差别。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cm×10cm放疗射野外70cm范围内,GT方向的散射线剂量与侧向的相同点的散射线剂量差别不大,相对均匀,70cm以上,逐渐降低;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随射野的增大而增加;射野外低剂量辐射场的剂量随加速器出束MU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类不同型号的加速器散射线剂量分布基本相同。结论 放疗患者所处的低剂量散射线辐射场剂量分布是在放疗射野外一定范围相对均匀,且随射野增大和出束MU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肿瘤放疗时,除射野穿透部位以外,躯干处于一个相对均匀的散射线辐射场中,特别是年轻患者所受剂量有必要予以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体部伽玛刀(γ-ray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治疗原理的论述,说明在体部伽玛刀精确放疗中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的重要性。方法:分析影响靶区剂量准确性的各个因素,阐明体部伽玛刀治疗中需要进行QA的重点方面。结果:通过体部伽玛刀的QA和QC,可以保证其治疗的精确性,提高治疗效果。结论:QA在体部伽玛刀治疗实施中应置于首要地位,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需要通过放疗医生、物理师、放疗技术员多个环节责任分工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7.
模拟组织深度随呼吸幅度变化剂量测量水箱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多用辐射剂量测量水箱,应用该水箱可以模拟放射治疗中病人呼吸引起的组织或肿瘤深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剂量测量,从而获得该病人放疗时的“组织深度波动因子”用来校正放疗时肿瘤或组织的吸收剂量,使治疗时的肿瘤吸收剂量更准确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试图对IGRT系统的常规质量保证和质控频率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质量保证测试表格。方法:采用Cadphan CTP503 phantom, Single Ball -bearing phantom,对机器的放疗剂量、图像质量、图像采集和匹配精度进行质控内容和方法研究,并建立质控规范。结果:相应的质控项目和质控方法能够保证我们的IGRT系统得以精确、安全的运行,有助于保证在整个放射治疗中的剂量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三维移动激光定位系统对肿瘤放疗的患者进行定位复位,以提高放疗精度,确保放疗效果。方法:对85例实行肿瘤精确放疗患者,分别采用大孔径螺旋CT进行模拟定位扫描,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至三维计划系统进行放疗计划设计。然后利用三维移动激光定位系统进行复位,确定出肿瘤的治疗中心。结果: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进行验证,85例病人的数据结果显示,首次摆位各个方向上治疗中心与实际靶区中心的重复误差值均〈3mm。结论:应用三维移动激光定位系统对肿瘤放疗的病人进行定位复位,其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X线照射下放疗时用的固体面膜对患者体表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IBA公司的MatriXX多通道剂量仪,32行32列矩阵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有机玻璃假体验证模,瓦里安CX直线加速器,测量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固定面膜对人体表皮剂量的影响.结果:6MV-X线照射下,戴热塑面膜比不戴热塑面膜,射野逐渐增大,其表面剂量增加范围在15.3%-27.5%之间,10MV-X线时在17.4%-36.8%之间.结论:通过两种能量的X线的比较,光子线能量越高对人体表面剂量的影响越大,面膜越薄且有网孔的,表面剂量影响越小,在临床使用中究竟该如何在计划系统中修正其影响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