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对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CHD)患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非糖尿病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DM合并CHD患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病变较多,狭窄程度较重,DM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2型DM合并CHD患冠脉病变较非DM的CHD患严重弥漫。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T2DM(232例)和不伴T2DM(241例)的CHD患者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不合并T2DM的单纯CHD患者相比,合并T2DM的CHD患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发生比例高,并有血尿酸增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3、4支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36.2%vs 31.1%;9.9%vs5%;62.1%vs 48.9%),弥漫病变及小血管病变较多见(36%vs 20.4%;25%vs 17.2%)。结论CHD合并T2DM患者临床表现更重,冠脉病变更加复杂而弥漫。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 6 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与非糖尿病的CHD患者相比 ,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 ,左室射血分数低。有微量蛋白尿者则冠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损害更加严重。结论 合并Ⅱ型糖尿病与不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比较 ,前者冠脉病变严重、弥漫 ,心功能差 ;且有微量蛋白尿者冠脉受累程度及病变更加严重 ,左室射血分数更低。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136例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者为DM组(67例),不伴糖尿病者为非DM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DM组症状不典型者、合并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者均明显高于非DM组(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水平DM组高于非DM组(P0.05);而HD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DM组冠脉病变三支、弥漫性、闭塞性病变也明显高于非DM组。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有冠脉病变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64层双源CT(64-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合外周血管超声和炎性标志物分析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特征及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和冠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明确为CHD患者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CHD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CHD组(n=60)。经64-DS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和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差异。结果 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CHD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T2DM合并CHD与老年组比较斑块构成有差别,老年T2DM合并CHD组软斑所占比例比老年CHD组高(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白细胞介素(IL)-6、血浆黏附分子(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P0.05)。结论老年DM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血清学标志物IL-6、VCAM1、MMP-9、Hcy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冠状动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比较在不同血糖水平下脂蛋白(a)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3组冠心病患者之间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血糖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逐渐降低,与单纯冠心病(CHD)组比较糖尿病(DM)组脂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与CHD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DM组3支病变较多见(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空腹血糖异常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且病变支数以多支病变常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冠脉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60例,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即至少一支心外膜下血管狭窄≥50%。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20例(69.6%)。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血脂、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冠脉病变程度Ⅲ度、Ⅳ度者较NDM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较无合并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且冠脉硬化病变范围更广,病变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2006年12月-2007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80例.按有无DM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因素及造影情况、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吸烟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绝经患者少于非DM组(P<0.05);比较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均高于非DM组(P<0.05);DM组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百分比高于非DM组(P<0.05);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也增多(P<0.05).结论 DM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DM患者在绝经期前患冠心病者多于非DM患者,DM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较多,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促使及加重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对193例(合并DM63例,非DM患者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DM患者多支病变比例(49.2%)显著高于非DM组(30.0%)(P〈0.01);DM组冠脉血管12型病变所占比例(38.1%)高于非DM组(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比例(42.9%)高于非DM组(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DM患者常出现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早期控制血糖对于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 10 7例冠心病合并 T2 DM及6 77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 T2 D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多枝病变多于单枝、受累血管数目较多、左主干受累、弥漫性病变病例多见 ,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P<0 .0 5 )。闭塞血管数目在糖尿病患者也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但未达到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合并T2 DM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受累明显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严重且病变更为弥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特点和心功能变化。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419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61例(DM组),非糖尿病患者258例(非DM组),采用积分法评估两组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和范围,利用心脏超声法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射血分数。结果DM组Gensini积分和范围积分明显高于非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DM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而DM组三支病变明显增多。DM组心脏射血分数(EF)较非DM组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和空腹血糖和LDL-C/HDL比值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和严重,且伴有心功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LDL-C/HDL比值能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CTA)结合颈动脉超声、血清学标志物分析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评估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两家医院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诊断为CHD患者95例,根据有无T2DM病分为单纯CHD组(n=45)和T2DM合并CHD组(n=50),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颈动脉病变程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FFA的差异。结果 CCTA显示,T2DM合并CHD组以双支和3支冠脉病变为主,与单纯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vs 24.5%,50.0%vs 31.0%,P0.05),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斑块更多出现在T2DM合并CHD组,冠脉双支和3支病变组颈动脉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P0.05)。T2DM合并CHD组冠状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软斑块所占比例均高于单纯CHD组(P0.05)。T2DM合并CHD组hsC-RP、FFA均高于单纯CHD组(P0.01)。非钙化斑块组hsC-RP、FFA较钙化斑块组高(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分支增加,hsC-RP、FFA逐渐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FFA呈正相关(r=0.733,P0.01),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CHD组r=0.835,T2DM合并CHD组r=0.892;P0.01)。结论CCTA显示,T2DM合并CHD冠脉斑块以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为主,冠状动脉病变广泛,颈动脉超声提示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病变越严重。临床上联合CCTA、颈动脉超声及hsC-RP、FFA水平检测可提高T2DM合并CHD确诊率,降低假阳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DM组)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非DM组)的冠状动脉在狭窄分布、严重程度、狭窄支数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 资料来源于1999年至2003年间,因心前区不适或拟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患者252例.根据1997年WHO修订的DM诊断标准,检测入院后前3d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PBS)和糖化血红蛋白.FBS≥7.0 mmol/L或(和)PBS≥11.1 mmol/L的患者57例(22.6%)归为DM组,FBS<7.0mmol/L且PBS<11.0 mmol/L的患者195例归为非DM组,检测血脂、血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射血分数等相关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75年分类标准评价.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及病变血管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DM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率33.2%,高于非DM组;DM组患者比非DM组患者有更高的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率(P<O.05),DM组合并心衰的比例高于非DM组(15.3%,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发生率,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DM组高于非DM组(P<0.05). 结论 DM组的患者多支病变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DM可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CHD的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集中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与非糖尿病的CHD患者相比,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有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损害更加严重.结论合并Ⅱ型糖尿病与不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前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弥漫,心功能差.有与无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合并CHD者比较,前者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及病变更加严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等相关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该院并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的86例CHD合并DM的老年患者,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27例,三支病变组1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Hb A1c、空腹血糖(FPG)和DM病程之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b A1c、FPG和DM病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中Hb A1c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CHD合并DM患者,Hb A1c判断价值优于FPG水平及DM病程;Hb 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受累血管总数、弥漫性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双支病变、左主干病变、100%闭塞血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ST-T改变导联在Ⅱ、Ⅲ、aVF、V4、V5、V6导联出现的频率高,但与冠脉病变的支数无明显关系。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受累血管总数、弥漫性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导联与冠脉病变的支数无明显关系,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心电图缺乏对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8例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高血脂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脉造影结果C型病变观察组为69.3%,对照为12.2%(P0.01),冠脉血管3支病变多见.结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脂,无痛性心肌梗死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其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18.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74例,其中合并T2DM的135例和随机选取12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吸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较了非糖尿病组高(P<0.05),受累血管病变总比例高,糖尿病组以前降支、右冠状动脉、C型病变为多冠状动脉受累范围广,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合并T2DM使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且弥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造影特点。方法对18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有糖尿病组(DM)和无糖尿病组(NDM),分析比较了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造影特点。结果(1)两组间年龄、吸烟、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甘油三酯(TG)水平DM组较NDM组高(P<0.05)。(2)两组病变血管数量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病变血管分布状况相似。(3)两组冠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DM组的冠脉狭窄范围较NDM组广泛(3.17vs2.44,P<0.05),DM组冠状动脉狭窄<50%的血管片段数高于NDM组。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更倾向于弥漫性病变,高TG可加重DM的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病变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5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共306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143例)及未合并2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163例).检测指标包括患者的病史、人体基本参数及代谢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床边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半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升高(P均<0.05),而胸痛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O.01).2型糖尿病组患者窦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传导阻滞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冠脉病变特征比较显示,2型糖尿病组单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3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在受累血管病变程度的统计中,2型糖尿病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结论 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存在着病变更广泛而严重、代谢紊乱及合并症发生率更高的特征,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