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往医家认为数脉可主热证、寒证、痰饮、虚证,这种认识虽然能够用于解释临床中的一些病证和古书中的许多条文,但是却背离了数脉形成的机理,为临床带来了困惑。当临床中出现数脉时,无法判断它是主寒证还是热证,主痰饮还是虚证,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扩大数脉主病以迎合古书条文和临床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数脉主"阴不胜阳",其意义有以下五点:一为实热证;二为虚热证;三为虚阳外越,阴不能制之;四为寒热交争的过程;五为阴邪攻伐人体阳气,却还未完全克制人体阳气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3.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4.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5.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6.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7.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8.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9.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10.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11.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多数医家认为乃阳热蒸腾、气血行速、脉来疾迫所致.见到数脉,一般即辨证为热证.实际上,数脉之主证并非仅为热证,数脉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证等,故临证宜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12.
数脉乃临床之常见脉象,一般认为主热证,而实际临床上,数脉之主证绝非热证一种。数脉也可见于寒证、虚证、血瘀等其它证,故医者临证时一定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可见于诸多疾病,<濒湖脉学>对数脉主病做了精辟的论述,笔者通过仔细辨析,发现数脉可见于热证、寒证和危证.临证时用心辨识,才能准确的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14.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可见于诸多疾病,《濒湖脉学》对数脉主病做了精辟的论述,笔者通过仔细辨析,发现数脉可见于热证、寒证和危证。临证时用心辨识,才能准确的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15.
阴虚湿热证,是指脏腑阴虚与湿热内盛并见的一类证候。本证以数脏同病、多证并存、虚实夹杂、病情迁延难愈为特征。临床辨治,往往顾此失彼,难于当机立断而一举中的。笔者于此有所心得,现略谈于后。一、临床特点阴虚湿热证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其基本特点为“本虚标实”。具体讲,阴虚乃正亏,临床既可见形体消瘦、眩晕失眠、口燥咽干、便于溲赤、舌净、脉细等阴血不足的表现;也可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绎、脉数等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证候。  相似文献   

16.
中医理论中重阳的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温病的治疗偏重于清热和养阴,不应忽略对阳气的顾护,孔光一教授是现代温病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他临床70余载,辨治温病或杂病之热证疗效显著,注意清热而不伤阳气,养阴而不敛邪,护阳思想贯穿始终。笔者结合临床跟诊学习心得总结孔光一教授通阳、护阳、温阳思想在治疗热证中的使用要点:邪郁不达,病理产物,通阳却之;慎用大寒,阴生阳长,注意护阳;辨识素体,医嘱到位,益气温阳;阳之或通或护或温,诸法共融,治疗时往往寒温并用,润燥相合,以平为期。总结了孔光一教授辨治温病时护阳思想和具体临证经验,启示后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阳主阴从"理论的阐述,认识到阴是跟随阳主导性的变化而变化,寒证转归的关键在于阳气含量。根据古代医籍及现代临床相关研究,认为六淫中寒邪损伤阳气最重,归纳出"寒邪伤阳"在病因病机、症状、理法方药上具有直接损伤阳气的"寒伤"和在阳伤基础上继生他证的"寒化"的特点。直接耗损在表之五体、三阳经等阳气的为"寒伤表证"。直接耗损在里之脏腑、三阴经等阳气的为"寒伤里证"。"寒化"分为化水湿、化热、化瘀、化燥和敏化。"化水湿"为寒邪伤阳后影响津液运行,水液代谢异常,聚而化生水湿;"化热"为阳受寒缚,阳气怫郁化热而生热证;"化瘀"为寒邪伤阳后,阳虚乏源,血液运行不畅,化生瘀血;"化燥"为水分被寒收敛,阳气蒸腾无力,水气内潜,化生燥证;"敏化"为阳气不振,机体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环境变化敏锐,更易受邪气侵犯而生病。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数、迟二脉,不论在通常所说的二十七部脉、二十八部脉中,还是在三十部脉中,均被列为纲脉。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数、迟脉,而且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辨证诊断结果。因此,明辨其特征及临床意义则颇为重要。文章从数脉的临床意义(主热证、主寒证、主危证)、迟脉的临床意义(主寒证、主热证、主瘀证)以及辨数脉、迟脉的个体相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高临床辨证以及用药的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20.
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热证是中医病邪辨证中的证名之一."湿热"既属于外感六淫病邪,又具有内生五邪的特性.湿热证的病机比较复杂."湿"与"热"两者性质相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热"属阳邪,易伤阴动火.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肾炎、胃炎湿热证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这些疾病中湿热证的共同特征,认为湿热证可能概括了一些感染性疾病在特定病理阶段所表现出的免疫学特征,即湿热证处于以较强的炎症反应为主要表现的"正盛邪实"、"邪正抗争剧烈"的病理状态.湿热证的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致病因子的侵入直接引起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自身组织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