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应用于卵巢储备降低患者行IVF-ET的效果。方法 346名拟行IVF-ET的卵巢储备降低的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组(A组n=226)和GnRH-a短方案组(B组n=120),比较两组促排卵天数,Gn总量,获卵数,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结果来曲唑促排组促排天数、Gn总量、诱导日E2、获卵数、受精率、可利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短方案组(P<0.05),诱导日LH、P水平高于Gn-RHa短方案组(P<0.05),而两组的诱导日内膜厚度、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多胎率、流产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储备降低的患者行IVF-ET助孕时来曲唑微刺激促排卵可以减少Gn用量,但是在妊娠率上并不优于GnRH-a短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年龄≥40岁不孕女性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生殖中心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长方案、Gn RH-a短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 RH-ant)方案促排卵行IVF/ICSI助孕的40岁及以上患者334例,比较各组的IVF结局。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HCG日激素水平、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方案组获卵数、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天数和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孕患者应用长方案获卵数更高,Gn用量也较大;短方案临床结局较差;拮抗剂方案Gn用量较小但具有较好的临床结局,对于高龄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GnRHa短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72名卵巢低反应要求行IVF一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GnRH拮抗剂组共29个周期和GnRH激动剂短方案共4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周期取消率、Gn使用天数和剂量、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Gn使用天数和剂量、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GnRH拮抗剂组患者周期取消率、hCG日血清E2水平、LH水平显著低于GnRHa短方案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卵巢低反应的患者促超排卵后行IVF-ET结局而言,GnRH拮抗剂方案并不优于GnRHa短方案,但为了减少周期取消率,可以考虑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五种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在辅助生殖促排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不同方案的妊娠结局,为临床合理选择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注射(IVF/ICSI-ET)共597个新鲜周期的患者资料,按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121周期)、拮抗剂方案组(149周期)、长方案组(156周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ovarianstimulation,ppos)方案组(115周期)、微刺激组(56周期),统计分析五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实验室相关数据、受精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一般情况:五组患者的BMI、不孕年限、基础E2无显著差异;微刺激组与ppos组患者年龄、bFSH、bFSH/bLH明显大于其余三组,拮抗剂组大于超长方案组、长方案组,AMH值微刺激组与ppos组最低,超长方案组、长方案组AMH值大于拮抗剂组;临床治疗情况:超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超长方案用量最多,微刺激方案用量最低;使用Gn天数超长方案组最长,长方案组次之,微刺激组最短,拮抗剂组与ppos组少于长方案组;hCG日P值ppos组高于长方案组,长方案组高于其余三组,E2值长方案组、超长方案组、拮抗剂组、ppos组、微刺激组依次递减,LH值微刺激组最高,超长方案组最低。实验室相关数据:五组患者正常受精率无显著差别,取卵数与可利用胚胎数超长方案与长方案最高,微刺激最低,ppos组可利用胚胎率高于除微刺激组外的其余三组,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超长方案组最高,流产率微刺激组最低。结论卵巢功能正常时可选用经典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超长方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微刺激方案主要用于卵巢功能明显减退患者,少数用于卵巢高反应患者以防OHSS;PPOS方案获卵数虽少,但不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应用时可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助孕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IVF相关指标及助孕结局,共164个周期,根据用药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70个周期采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观察组94个周期采用卵泡期Gn联合MPA促排卵方案,总结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的临床体会。结果两种促排卵方案相比较,MⅡ卵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平均获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明显高于微刺激组(P0.05),HCG日LH水平及周期取消率明显低于微刺激组(P0.05)。观察组目前已有6例患者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其中有3例获得了临床妊娠。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可以有效抑制早发性LH峰,改善IVF结局,为提高妊娠率提供可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中应用Gn RH-α长方案、短方案及Gn RH-αnt方案的应用价值,为低反应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治疗的卵巢低反应686个周期,按照使用促排方案不同,分为Gn RH-α黄体中期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三组,比较三组的治疗结局。结果三组基本特征类似,长方案的促排时间最长,拮抗剂方案时间最短。长方案的获卵数(3.54±0.63)最高,拮抗剂方案(3.15±0.85)次之,而短方案(2.19±0.83)最少。长方案Gn总量最高,明显高于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P=0.000)。三种方案的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相似。结论 Gn RH-αnt方案为卵巢低反应患者优选的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高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的高龄DOR患者213个周期,其中采用短方案87个周期,拮抗剂方案12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效果及结局(获卵数、2PN、MⅡ卵子数、可移植胚胎、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获卵数、2PN、MⅡ卵数、可移植胚胎、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及生化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拮抗剂方案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短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ET的高龄DOR患者,采用拮抗剂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短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联合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法研究纳入了年龄≥35岁行IVF-ET治疗且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不孕患者86人,根据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分为三组:长方案、短方案和拮抗剂方案,且每组均添加生长激素治疗。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其它三种相比,短方案获卵率较低(P0.01);与短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相比较,长方案的2PN受精率较高(P0.01),但缺陷是长方案Gn的使用天数及使用量较多;长方案的临床妊娠率要高于其它三种促排卵方案,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激素联合长方案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高龄患者IVF-ET过程中的卵巢的反应性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与传统激动剂长方案,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好的胚胎。方法 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在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的病例,其中传统长方案组1 095例,拮抗剂方案组1 511例,并对相应的指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包括受精率、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等。结果 拮抗剂方案组可利用胚胎率(29.94%vs 31.59%)、双原核(2PN)优质胚胎率(44.67%vs 46.86%)、每取卵周期可利用囊胚数/OPU(1±2 vs 1±2)及可利用囊胚率(25.62%vs 29.66%)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结论 与传统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可利用胚胎,加之与长方案类似的妊娠结局以及较低的卵巢过度刺激(OHSS)风险,拮抗剂方案正逐渐成为临床控制性促排卵(卵巢刺激)(COS)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与传统激动剂长方案,哪种方案能获得更好的胚胎。方法 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在北京朝阳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促排卵的病例,其中传统长方案组1 095例,拮抗剂方案组1 511例,并对相应的指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包括受精率、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等。结果 拮抗剂方案组可利用胚胎率(29.94%vs 31.59%)、双原核(2PN)优质胚胎率(44.67%vs 46.86%)、每取卵周期可利用囊胚数/OPU(1±2 vs 1±2)及可利用囊胚率(25.62%vs 29.66%)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结论 与传统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能给患者带来更多可利用胚胎,加之与长方案类似的妊娠结局以及较低的卵巢过度刺激(OHSS)风险,拮抗剂方案正逐渐成为临床控制性促排卵(卵巢刺激)(COS)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生殖中心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行IVF/ICSI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6个周期,分为超长方案组、改良长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比较3组不同方案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方案对活产的影响。通过广义线性模型讨论不同方案对卵巢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拮抗剂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使用总量和刺激天数均显著低于超长方案组和改良长方案组(P0.005);超长方案组和改良长方案组获卵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较拮抗剂方案组显著增高(P0.005);校正年龄、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获卵数、HCG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等混杂因素之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改良长方案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OR0.316,95%CI:0.143-0.699),而与超长方案组相比无明显差异(OR 0.677,95%CI:0.348-1.317)。校正年龄、AFC、FSH、体重指数、Gn启动剂量、Gn天数及EMs分期等因素后,广义线性模型显示,改良长方案组获卵数较拮抗剂方案组显著增加(P0.005)。结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改良长方案较拮抗剂方案活产率更高,可获得与超长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GnRH激动剂长方案与拮抗剂方案HCG日雌激素水平对促排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IVF-ET治疗的患者226例。其中采用GnRH激动剂长方案促排卵108例,拮抗剂方案促排卵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Gn的用量、促排卵天数、HCG日E2值、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数、优胚数等,分析HCG日E2值与促排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Gn用药天数、Gn用量、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HCG日血清E2值相比较,A组高于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与GnRH激动剂长方案相比,HCG日血清E2值偏低,但是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数及优质胚胎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0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DOR患者IVF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n=101)和拮抗剂方案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获卵数、受精率和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FSH、LH、E2)、窦卵泡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拮抗剂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天数,Gn用量均少于超长方案组(P0.05),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长方案组和拮抗剂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6.48%和31.43%,流产率分别为8.82%和9.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超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均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拮抗剂方案用药较少促排卵时间较短;超长方案妊娠率略高,由于样本量的限制,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卵巢低反应、高龄不孕成了高龄二胎和生殖医生必须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本研究探讨了自然周期方案(NC-IVF和NC-IVF/IVM)相对于微刺激方案对高龄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IVF-ET治疗的≥35岁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215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自然周期(NC组)68个周期;克罗米芬(CC组)51个周期;来曲唑(LE组)96个周期。结果 68个自然周期(NC-IVF周期57个;NCIVF/IVM周期10个),平均获卵数1.25±0.66个,临床移植妊娠率为19.0%;CC周期51个,平均获卵数1.6±0.73个,临床移植妊娠率为17.6%;LE周期96个,平均获卵数1.7±1.03个,临床移植妊娠率为21.1%。CC组和LE组平均获卵数显著高于NC组,但NC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周期取消率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自然周期IVF和IVF/IVM相对于两种微刺激方案,对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自然周期IVF/IVM对于高龄患者获卵数并不高,而且需要较好的临床和实验室经验。因此,自然周期IVF对于迫切的高龄再生育患者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最优方案。方法对281例行ART的EMs不孕患者回顾性分析,观察各分期及各种用药方案的ART结局。结果Ⅱ、Ⅲ、Ⅳ期各组间行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IVF超促排卵周期窦卵泡数目及HCG日内膜厚度各用药方案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n的剂量及用药时间、HCG日血清E2水平、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1时2PN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妊娠率、累计妊娠率,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长方案组Gn用量明显少于超长方案组;Gn时间超长方案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胚胎数、D3时1级胚胎数短方案及拮抗剂方案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但在长方案中获得D1时2PN胚胎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妊娠率及累积妊娠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短方案及拮抗剂组、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P〈0.05)。结论Ⅰ/ⅡEMs患者促排卵及IUI数周期后不成功应积极行IVF治疗;超长方案是最适合EMs患者的IVF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0岁高龄女性在卵泡期促排卵取卵后连续进行黄体期促排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受同一月经周期进行两次促排卵治疗(早卵泡期促排卵+黄体期促排卵)IVF助孕的、资料完整的64例高龄患者的所有统计学资料。按照促排卵起始时间不同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卵泡期促排卵组和黄体期促排卵组。比较各组基础数据,促排卵治疗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实验室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共计120个周期、64例≥40岁高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被纳入本研究。卵泡期促排卵组64个周期,随后进行黄体期促排卵组56个周期。两组间黄体期促排卵组hCG日LH水平和提前排卵率明显低于卵泡期促排卵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促排卵组获卵数和获卵率均明显高于卵泡期促排卵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基础FSH、基础E_2、窦卵泡数、hCG日E_2水平、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未获卵率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7例≥40岁高龄患者共计进行了29个周期的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13.79%,早期流产率25%,活产率10.34%。结论黄体期促排卵对≥40岁高龄患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策略,能使这部分人群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有助于改善其助孕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150IU/天的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9周期卵巢低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使用低剂量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始周期139周期,取卵126周期,移植109周期,周期取消率为21.58%。促卵泡刺激素激素平均使用量为1259.09±282.51IU,平均拮抗剂使用量为0.78±0.26mg。共获卵506个、成熟卵子数为438个、胚胎305个,优质胚胎数184个。平均每取卵周期获卵数4.02±2.51个,胚胎2.46±1.49个,优质胚胎数1.46±1.43个。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为1.86±0.67个。临床妊娠45例,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1.28%,着床率为26.60%。≤35岁组的获卵数、妊娠率、着床率较≥40岁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中拮抗剂用量、促性腺激素用量、成熟卵子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150IU/天低剂量促卵泡刺激素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是治疗卵巢低反应者的有效治疗方案;2.年龄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体期改良超长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223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按应用方案不同分为2组:A组:应用黄体期改良超长方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超排卵,B组:应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超促排卵中Gn用量、天数、HCG日E2水平、LH水平、孕酮(P)水平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Gn总量(3514.35±1056.50 VS.745.55±260.88)及Gn天数(11.06±1.52 VS.6.21±1.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数(5.60±2.39)、优胚数(3.59±1.13)、妊娠率(47.75%)及着床率(25.45%)均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2.29±1.23、1.54±0.95、32.04%、16.99%)(P0.05)。两组周期取消率(0.75%VS.47.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体期改良超长方案,可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妊娠结局,是一个经济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口服避孕药在IVF-ET短方案促排卵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避孕药(OCP)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短方案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对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行IVF-ET的不孕患者共112例,均采用短方案促排卵,其中实验组59例,于促排卵前给予OCP口服1个月;对照组53例,促排卵前不给予OCP预处理,常规月经第3天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自然月经周期D3天和COH周期月经D3天的基础卵泡及内分泌情况;比较两组Gn使用天数、Cn总量、HCG日LH、E2、P水平;比较两组取卵日成熟卵泡情况、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自然月经周期基础FSH、LH、E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COH周期月经D3天FSH、LH、E2水平及HCG日LH、E2、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②COH周期月经D3天有〉5mm卵泡的患者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卵泡发育同步性好,卵泡大小相对较均匀;③平均Gn天数及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多(P〈0.05);④周期取消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⑤取卵日≥15mm成熟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⑥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等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在IVF-ET短方案中,在GnRH-a+Gn促排卵前用OCP预处理,能调整月经周期,使卵泡发育同步性增加,能获得比较好的促排卵效果,取卵日成熟卵泡数及获得的卵子数均较多,周期取消率降低,临床妊娠率能够得到适当的提高。但OCP预处理后可能抑制了早期内源性FSH的上升,对卵巢的抑制加重,使小卵泡发育缓慢而用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氏管抑制因子(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联合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Luteinizing hormone,FSH/LH)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率的临床。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PCOS患者162例为试验组,同时选择非PCOS患者161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于自然周期排卵后5-7天或口服避孕药周期月经第21天开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每日应用GnRHa 0.05mg皮下注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FSH/LH比值、AMH、血清雌二醇(Oestradiol,E_2)水平、启动FSH剂量、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 hormone,Gn)天数、Gn总量、排卵前成熟卵泡计数(Preovulatory follicle count,PFC)、卵泡输出率(Follicular output rate,FORT)、获卵数、移植胚胎数、胚胎总数、2PN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等指标。结果 (1)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未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FSH/LH比值、AMH、E_2、AFC、启动FSH剂量、Gn天数、Gn总量、PFC、FORT、获卵数、移植胚胎数、胚胎总数、2PN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中低FORT组、中等FORT组和高FORT组的促排卵泡和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促排卵泡和妊娠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水平联合FSH/LH可以作为PCOS患者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