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LVEF和LVDd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心功能II、III级原发病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健康教育+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健康教育+真武汤加减药物+西医规范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及射血分数(EF)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6min步行试验及射血分数(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合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及心阳亏虚、痰瘀互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4,(12):1604-1606
目的:观察扶阳法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与B型钠尿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9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扶阳法(补阳强心汤:人参、黄芪、黄精、炮附子、干姜、茯苓、川芎、赤芍、桂枝、红花、泽泻、丹参、白术、黄连、猪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患者心脏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和BNP、血浆内皮素(E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ET、LVEDD、LVESD均较服用前明显降低(P<0.05),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射血分数EF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强心汤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心衰患者260例平分为两组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服用慢心律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症状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附苓术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附苓术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苓术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开展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治疗工作期间,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分组;对照组(35例)选择依那普利+呋塞米+地高辛片药物施治;观察组(35例)选择真武汤加减方法施治;最终就2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疗效、射血分数、中医证候疗效与N端脑利钠肽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疗效、射血分数、中医证候疗效与N端脑利钠肽水平展开对比,观察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合理应用真武汤加减方法施治,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射血分数、中医证候疗效与N端脑利钠肽水平,从而优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换、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气短、胸胁作痛、下肢水肿、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V、LVESV、LVDd、LVDs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SV、CO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减轻中医证候,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晖  郭小云 《中药材》2005,28(9):859-86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的治疗组进行神经症状体征的积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P<0.01)和体征(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进行西医标准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标准基础上同时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治疗前后对心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提高心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独西医常规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心衰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加减,两组用药疗程均为6周.实验前后分别监测心功能分级和BNP.结果 治疗后2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血BNP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组血BNP下降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温胆汤加减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升陷汤加减治疗心肺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心肺气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以升陷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时间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用药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疗效、BNP和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升陷汤加减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情况,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补阳还五汤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1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益气聪明汤。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头晕、头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衰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衰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40.0%,有效率94.0%,对照组分别为26.0%、7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显效率38.0%,有效率92.0%,对照组分别为22.0%、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六分钟步行实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及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显示服用心衰胶囊4周后,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六分钟步行试验、LVEF结果,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对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5例AS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ASO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北京中医药》2014,(10):729-73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力衰竭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LVEDD、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降低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CHF,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欣  刘新桥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47-1447,145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mm)、每搏输血量SV(ml)和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EF、LVEDV、SV和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生脉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生脉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门诊4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生脉饮加减治疗,其基础用药不变;对照组则仅继续口服原基础用药,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表现,左室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胸闷心慌及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E/A比值提高,大于1.00,心功能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生脉饮加减可改善慢性心衰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功能分级,减慢心室重塑,较单独应用西药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80%。治疗前LVEF值:治疗组平均(39.25±4.09)%,对照组平均(9.78±4.42)%;治疗后LVEF值:治疗组平均(60.76±6.24)%,对照组平均(55.12±6.08)%。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的效果。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