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中晚期肺癌咳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肺癌咳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疗法,包括化痰、止咳、平喘、给予抗生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咳喘症状分级。结果治疗前两组咳喘症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中度、重度为主,治疗后观察组咳喘症状分级明显好转,以轻度为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肺癌咳喘症状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有效减轻咳喘症状,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38-1339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护理体会。方法:6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2例、31例。对照组采用喘定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等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并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主次症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为(79.01±1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0.24±8.69)分(P<0.05)。治疗组主症治疗有效率为93.55%(29/31),与对照组93.75%(30/32)比较(P>0.05);而两组患者次症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来说,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辅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同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消化道反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消化道症状,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4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咳喘散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血清白介素(IL)-5、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4%,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5低于治疗前(P0.05),IL-10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5、IL-10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改善患儿炎症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周小敏 《光明中医》2016,(10):1483-148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观察组44例联合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及相应护理,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疼痛状态。结果观察组VAS评分(5.21±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2±0.62)分,观察组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68.14±12.14)mg/d明显低于对照组(112.52±17.28)mg/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综合护理可降低癌性疼痛患者镇痛药物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穴位贴敷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干预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补法穴位贴敷治疗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0月于肿瘤科住院的86例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结果各症状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免疫功能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D3+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D4~+、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卡氏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673,P=0. 011 0. 05),治疗后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 944,P=0. 049 0. 05)。结论通补法穴位贴敷治疗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能够缓解患者咳喘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及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并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咳喘膏穴位贴敷配合拔罐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咳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肺脾气虚型咳喘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中药穴位拔罐合贴敷治疗1次,对照组患儿给予氨溴特罗治疗,一周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变化,作疗效对比。之后治疗组在三九天、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拔罐合健脾咳喘膏贴敷,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半年,半年后随访患儿咳喘发作频次、症状轻重,作治疗远期疗效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咳嗽、咳痰、气喘、饮食、大便、出汗,咳喘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病情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论:健脾咳喘膏穴位贴敷合拔罐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咳喘疗效肯定,易于被患儿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后子宫复原及产后恶露的影响。方法:将320例产妇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产后24h~48h鼓励产妇下床活动,坚持母乳喂养。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复原情况、子宫大小、恶露量、恶露的性质以及持续时间。结果:产后5天,治疗组子宫复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明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风寒闭肺型晚期肺癌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晚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及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治疗,具体用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2次/d,地塞米松+氨茶碱+氨溴索,疗程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肺俞、定喘等穴位贴敷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1)2组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为(2.25±1.82)分,对照组为(3.20±1.20)分,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治疗组为(8.01±5.23)分,对照组为(11.50±5.84)分,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组治疗前后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具有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穴位贴敷治疗风寒闭肺型晚期肺癌咳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穴位敷贴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等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结论:给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熏洗加穴位贴敷护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失眠症患者120例,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外加穴位贴敷护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分别为(26.18±5.7)、(6.74±1.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药熏洗加穴位贴敷护理应用到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咳喘三伏贴穴位贴敷对哮喘小儿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探讨咳喘三伏贴防治小儿哮喘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各40例,所有治疗在缓解期进行,治疗组分别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天穴位贴敷咳喘三伏贴。对照组给予西药斯奇康肌注。空白组缓解期不给予任何治疗。治疗前后对IL-4,IFN-γ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治疗前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咳喘三伏贴穴位敷贴可降低IL-4及增高IFN-γ水平,使TH1/TH2达到平衡,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三伏穴位敷贴联合三九穴位敷贴预防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小儿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使用三伏平喘贴于每年三伏期间贴敷于相应穴位,共贴敷9~12次;使用三九止喘贴于每年三九期间贴敷于相应穴位,共贴敷9次。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治疗,与治疗组同期进行穴位敷贴。3年为1个疗程。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发病率、临床控制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穴位敷贴可使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哮喘控制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根据方便抽样原则将2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缓解患者术后腹胀,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以及腹胀的严重程度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冬病夏治膏剂穴位贴敷及固本咳喘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观察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能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P0.05),并能降低异常升高的EOS。结论: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液肌肉注射。两组均以15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明显地改善症状和膀胱残余尿量,比注射维生素B_1、B_(12)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儿童咳喘行以肺力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06例咳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3例,对照组行单纯肺力咳治疗,观察组行肺力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15%,高于对照组的79.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以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低于对照组的8.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儿童咳喘行以肺力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为(3.45±0.2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为(4.46±0.34)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瘙痒缓解起效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在穴位贴敷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系统干预,有助于其症状的改善以及治疗效果的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