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3月-2011 年3 月间54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并发骨化性肌炎病例,随即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25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 治疗29 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两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骨化性肌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创伤后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9年2月创伤后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声药物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常规康复)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行患肢X线片检查及De Boer YA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肘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3.16%(P0.05)。两组患者De Boer YA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单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ADL评分、综合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药物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治疗骨化性肌炎,且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口服软坚汤配合中药烫疗治疗成人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36例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应用口服吲哚美辛、维生素、口服软坚汤配合中药烫疗治疗方法)和对照组(18例,应用口服吲哚美辛及维生素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4%(17/18,14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13/18,8例痊愈、5例有效、5例无效),试验组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口服软坚汤配合中药烫疗治疗成人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骨化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肘关节创伤性骨化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银质针组,各20例。银质针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测量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疼痛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MEPS)对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主动关节活动度改善均优于治疗前,且银质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银质针组患者MEPS评分为(84.75±6.781)分,对照组为(73.00±10.3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质针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创伤性肘关节骨化肌炎疗效明显,治疗后早期配合正确物理治疗及康复锻炼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手法治疗肘关节早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43例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观察组给予毫火针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肘关节活动范围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手法治疗肘关节早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阳春市人民医院采用带线铆钉所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5例患者列为回顾性研究组,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新收治入院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1例,列为前瞻性研究组,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相同,通过缝合锚钉的方式修补内侧与外侧的韧带复合体。前瞻性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情采用3D打印辅助下带线铆钉治疗。评估所选患者肘关节损伤部位、伤情程度、骨折分类分型,排除病理性骨折。结果:术后3个月与6个月时进行随访,前瞻性研究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回顾性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9个月与12个月时两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瞻性研究组骨折线愈合率显著高于回顾性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面对合情况、创伤性关节炎与骨化性肌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打印能够有助于医务工作者直观判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情况,以模型模拟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我院制剂五虎消瘀散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五虎消瘀散,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愈率、肘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线片示骨化程度等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五虎消瘀散外敷联合吲哚美辛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疗效满意,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凯  潘志雄 《新中医》2011,(12):58-59
目的:观察骨化肌炎汤治疗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化肌炎汤和舒筋洗药治疗,对照组内服消炎痛肠溶片治疗。比较肘关节活动范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9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肘关节活动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活动范围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化肌炎汤治疗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陈志维教授系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中医。陈志维教授于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疗骨关节损伤、骨科危重病、疑难病等有丰富临床经验。现将陈教授治疗肘部骨化性肌炎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肘部骨化性肌炎是由于肘部肌肉受到损伤及肘关节骨折脱位使骨膜撕裂形成的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病灶清除辅助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效果。方法对8例成熟期的病例行异位骨化病灶摘除和肘关节松解术,并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肘关节,术后早期行康复锻炼。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18°提高到术后最近复查的95°,75%的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病灶清除辅助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能改善肘关节的伸屈功能,降低异位骨化再次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在X线检查中,外伤患者较常见,尤其四肢外伤,在刚受伤时X线平片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软组织挫伤,经治疗部分患者软组织肿胀消除后数周或数月受伤部位仍有疼痛或压痛,受伤部位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或活动不便,可扪及软性包块,行X线复查,其中部分患者X线诊断为骨化性肌炎。现将一组24例肘部外伤患者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肘部伤后6~12个月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6~60岁,中位数30岁。原发损伤,肘部损伤10例,其中肱骨骨折4例、桡骨小头骨折2例、肘关节脱位4例;膝部损伤10例,其中髌骨骨折1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髌韧带损伤1例。骨化性肌炎分期,形成期6例、静止期14例。病程2~16周,中位数8周。骨化性肌炎形成期者,采用中药内服、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新伤消肿散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静止期者,采用软筋化坚洗药薰洗、传统关节黏连松解、芪藤软坚散外敷治疗;共治疗15 d。治疗前后测量肘、膝关节活动度,并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肘、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20例患者,并发肘关节僵硬者,肘关节活动度治疗前20°~40°、治疗后90°~130°,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53.56±18.68)分、治疗后(71.16±11.70)分;并发膝关节僵硬者,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前10°~60°、治疗后85°~130°,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43.16±11.75)分、治疗后(66.65±17.42)分。结论:采用传统关节黏连松解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并发关节僵硬,有利于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 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肘部损伤的严重后遗症之一。也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易发部位。其发生常与治疗不当或锻炼不当有关,我们自1985~1997年发现1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指导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松解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4例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分别在红外热成像技术指导下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和单纯常规康复锻炼(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24 h开始进行常规康复锻炼,每天6~9次,每次30 min,共锻炼14 d;于术后3 d开始,观察组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患者锻炼后双侧肘关节的温度差,并根据其大小调整锻炼强度。分别于康复锻炼前和康复锻炼结束后24周,比较2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和骨化性肌炎复发率。结果:(1)肘关节疼痛VAS评分。康复锻炼前2组患者肘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04,P=0. 749);康复锻炼结束后24周,2组患者肘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康复锻炼前[(0. 75±0. 09)分,(2. 13±0. 19)分,t=-9. 840,P=0. 000;(1. 36±0. 14)分,(2. 06±0. 21)分,t=-3. 640,P=0. 001],观察组肘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4. 224,P=0. 000)。(2)肘关节活动度。康复锻炼前2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904,P=0. 352);康复锻炼结束后24周,2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康复锻炼前(99. 70°±2. 90°,11. 50°±3. 20°,t=-10. 691,P=0. 000; 70. 50°±3. 20°,12. 10°±3. 10°,t=-8. 738,P=0. 000),观察组肘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t=10. 036,P=0. 000)。(3)骨化性肌炎复发率。康复锻炼结束后24周,观察组骨化性肌炎复发1例,对照组骨化性肌炎复发15例;观察组骨化性肌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15. 132,P=0. 000)。结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指导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松解术后的康复锻炼,可更好地缓解肘关节疼痛,改善肘关节活动度,降低骨化性肌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疗效。[方法]对27例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中药汤剂内服并熏洗配合口服美洛昔康片、局部封闭以及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30d后停药,随访(6~18个月,平均10.3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临床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肘部骨化性肌炎效果。方法:39例用中药熏洗及小针刀松解术治疗。结果:治愈26例,好转10例,无效3例。结论:中药熏洗及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七散结合平乐郭氏荣肌揉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7例肱骨外上髁炎门诊患者,按门诊号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三七散结合荣肌揉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良肘关节HSS评分以及随访3个月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7.8%、41.7%,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9.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散结合荣肌揉筋法能明显减轻肱骨外上髁炎疼痛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创伤性肘炎关节骨化性肌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小儿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方法。方法:采用早期手术、异生骨切除、自拟“舒筋活络”汤薰洗加功能锻炼的方法对16例小儿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3~18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经自拟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1.3%。结论:中西医结合早期手术、中药薰洗加功能锻炼是治疗小儿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traumatic myositis ossificans,TMO)是继发于创伤或手术的一种异位骨化,是骨和关节病变的一种并发症。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是肘部创伤严重和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肘部骨折和脱位的3%,85%的骨化性肌炎的病人来自肘关节脱位。肘关节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病率更高,尤其以桡骨小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发病率最高[1]。本病祖国医学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筋活络,松解粘连,通利关节,笔者于2009年4月采用通敷合剂熏洗及陇中理筋手法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临床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化性肌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关节活动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