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ulton等[1]于1974年首次提出幼稚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rolymphocyticleukemia,PLL)的概念,认为PLL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的一个变异型。某些CLL晚期...  相似文献   

2.
二、慢性淋系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ineagLeukemiaCLLL)临床形态学诊断分型(类)的参考标准:此方案主要依据1989年FAB协作组-CLL诊断分型(类)标准建议,被第四届MIC协作组(1990年)会议认定,并参照其...  相似文献   

3.
郑天林  王菊惠 《中国肿瘤》2000,9(11):510-511
慢性白血病(CL)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cy_tic/MyeloidLeukemia,CML)和慢性淋巴系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ineageLeukemia,CLLL)两大类。从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来看 ,CL在某种意义上是急性白血病(AL)的前期表现 ,特别是CML终末期发生细胞克隆恶变为AL。在欧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占CL60% ,我国CML占90 %以上。东方CML∶CLL为19∶1 ,我国…  相似文献   

4.
慢性髓系白血病分类(型)演进概况郑天林以往认为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myeloidleukemia;C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Chronicmyelocytic/granulocyticleukemia;C...  相似文献   

5.
童秀珍  罗绍凯  洪文德 《癌症》2000,19(5):485-487
目的:观察β2(CD118、CD11b)及选择素(CD62L)在恶生血液病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分型,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8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cute lymphocylic leukemia,ALL),1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DML),15例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推介检测分析T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新方法,探讨判别恶性肿瘤免疫状态的新途经。方法应用RT-PCR检测T细胞受体(TCR)Vβ24个亚家族的互补决定区3(CDR3)长度,并经基因扫描(genescan)分析检测3例多毛细胞白血病(HCL)和1例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病人外周血的T细胞克隆性。结果4例病人的部分Vβ家族的扩增产物出现单峰(单克隆)或—主峰(寡克隆)图像,而正常对照的全部PCR产物呈多峰(多克隆)图像。结论HCL和c-ALL病人外周血中存在克隆性生殖T细胞,可能是宿主对白血病抗原的一种直接反应。该特点可作为微小残留病变(MDR)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γ基因重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对33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研究,以探讨该2种重排在小儿ALL的发生规律及与免疫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IgH阳性19例(57.6%),TCRγ阳性10例(30.3%)。有7例IgH及TCRγ均呈阳性,其中5例来自B系或T系分化早期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在儿童初发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CRγ基因重排,且在免疫表型为分化早期的T或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并存上述2种基因重排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金晓明  林坤治 《癌症》1994,13(4):305-308
16例正常人,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人外周血白细胞DNA,分别BglⅡ或BamHI酶切后与1.2kbBg1Ⅱ/HindⅢ3,bcr探针作分子杂交。结果在2例ALL,1例AML和2例CML中检出bcr重排,其中2例CML属于高危白血病患者,并在短期内死亡。这提示bcr重排可能与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Hu联合GM-CSF对K562细胞生长-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羟基脲(hydroxyurea,Hu)及Hu联合粒系-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ic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细胞株K562细胞生长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效应。方法:以Hu及Hu联合GM-CSF培养K562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  相似文献   

10.
bcl-2基因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回体转移法(Ex vivo)和活体直接转移法(In vivo)观察反义ODN及反义RNA作用于移植瘤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硫代磷酸修饰bcl-2脱氧寡核苷酸(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反义链(AODN)5'-CAGCGTGCGCCATCCTTCCC—3';无义链(NODN)5'-TCGCCACTCGATCCTGCCCG—3'。含反义 bcl-2 cDNA部分序列(622bp)的质粒pDOR-AB(7.12kb)由第四军医大学王成济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11.
孙黎明  G.Janka-Schaub 《癌症》1999,18(6):727-729
目的:总结分析德国应用COALL-92方案(Cooperative mrlticenter treatment strdy for childhood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of the German Pediatric Oncology and Hematology Society COALL-92-Study/GPOH)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1997年间在德国19所儿童 肿瘤治疗中心人同合作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COALL-92-STUDY/GPOH)治  相似文献   

12.
戴木水  洪文德 《白血病》1995,4(2):73-75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白血病细胞TCRγ基因重排,敏感性达10^-5水平以上。27例急性期ALL有21例检测到约400bp的扩增产物,阳性检出率为77.8%(21/27);7例完全缓解(CR)的ALL有2例检测阳性,其中1例于检测后1.5月复发,另1例随访6个月仍CR;而其余5例检测阴性者于检测后平均随访7.1月均持续CR。提示本法对ALL TCRγ基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5种血清急相蛋白在2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治疗前白血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明显高于正常(P<0.001)。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2-巨球蛋白(α_2-M)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白血病患者CRP又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P<0.01)。完全缓解后CRP、α_1-AG、α_1-AT、β_2-MG下降至正常,明显低于未缓解者。急相蛋白在未缓解者仍持续高于正常。α_1-AG与α_1-AT的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认为血清急相蛋白特别是CRP其次为α_1-AG和α_1AT对鉴别恶性与良性血液病有一定意义,动态观察能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及预测其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附2例报告)蓝建平钱美华孙酬经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megakaryocyticleukemia,AMKL)是临床极少见的急性白血病,临床和光镜下无特征性表现,诊断须依靠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反应或血小板特异单克隆抗体免疫标...  相似文献   

15.
成人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67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 患者完全缓解(CR) 后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 例CR后的成人AL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以中剂量阿糖胞苷(ID- Ara- C)方案为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以中剂量氨甲蝶呤(ID- MTX)方案为主。结果:48 例AML患者中位CR 期16 个月,预期3 年和4 年无病生存(DFS)为369% 和211 % ;23 例(479 %) 患者复发。19 例ALL 患者中位CR 期14 个月,预期4 年DFS 为315% ;10 例(526% ) 患者复发。结论:以ID- Ara- C 为主的强化方案及以ID- MTX 为主的强化方案分别能延长AML及ALL患者的DFS,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真核生物水稻的苯丙氨氨氨解酶基因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规律,为酶替代疗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及某些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水稻苯丙氨酸氨解酶基因序列,在ATG下游131-112碱基处设计引物:5’TGGATCTTGACCAGCGGCT3’,对质粒pUC19-rPAL-1-cDNA(日本国立农业生物研究所Ei-ichiMinami惠赠)中的rPAL-1-cDNA进行反向测序,根据cDNA测序结果及质粒pET-28系列中阅读框架结构选定pET-28c作为载体,用EcoRI酶将其从多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白介素12(IL12) 基因与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 基因联合治疗小鼠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IL12 基因和HSVTK 基因分别转导入小鼠肝癌MM45T-Li 细胞,获稳定表达的MM45T-LiIL12 和MM45T-LiTK。于Balbc 小鼠皮下接种MM45T-Li 细胞2 ×105 ,待肿瘤长至0-5~1-0 cm 时,将MM45T.LiTK细胞与经60 Co 照射的MM45T.LiIL12 细胞混合,行瘤内注射治疗,于治疗次日,腹腔注射Ganciclovir(GCV40 mg·kg- 1·d- 1) ,连续注射10 天。按同样方法观察对远侧接种的肿瘤的治疗作用,并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 活性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其抗肿瘤机制。结果 MM45T.LiIL12 与HSVTKGCV 联合治疗,肿瘤体积显著缩小,生长受到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 P< 0.01) 。有60% 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且观察2 个月无肿瘤生长。两者联合治疗,对远侧肿瘤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P<0.05) 。MM45T.LiIL12 与HSVTKGCV系统联合诱导的小鼠CTL明显高于单  相似文献   

18.
首次用CFU-ALL极限稀释液体微培养法,对16例初诊,14例CR期ALL骨髓进行培养,并用8例正常,11例再生骨髓作为CFU-ALL阴性对照。结果显示:初诊B系ALL骨髓以重叠型集落伴CD(10+)细胞>20%为特点;初诊T-ALL集落也属重叠型(CD(2+)、CD(3+)、CD(7+)).而正常和再生骨髓虽形成集落,但为平展型或伴重叠型集落(CD(10+)<20%、以CD(15+)、CD(33+)细胞为主)。本文14例CR期ALL中,7例有重叠型集落(CD(10+)细胞>20%);临床随访1年半,5例骨髓相继复发,1例诊断为睾丸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肺原发性高分化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原发性高分化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310003)王丽君,马杰肺的原发性高分化淋巴细胞性淋巴瘤(well-dif-ferentiatedlymphocyticlymphoma,WDL)十分罕见,在整个恶性淋巴瘤中发生率少于1...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分别以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含内启动子)和GCEN(含IRES元件)构建了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R)的两种双标记细胞系LG-3T3和GC-3T3,并观察比较了两种细胞在标记拯救实验中检测有复制能力的逆转录病毒(RCR)的灵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细胞系均可用于标记拯救,其中GG-3T3检测RCR的灵敏度比LC-3T3高100倍,为提高标记拯救实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