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血尿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归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虚、热、湿、瘀"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本虚标实为其常见的基本病机,论脏腑虚损,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辨体内实邪,临床多见湿热瘀阻型。近代诸多医家提出血尿无论虚实,皆有瘀滞,瘀血伴随血尿的各时期及各证候,治疗上归纳出理肺养阴活血法、补益脾肾活血法、清利湿热活血法等主要大法。应用活血止血法治疗肾性血尿,止血而不流瘀,是中医治疗该病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吕仁和老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耀光 《天津中医药》2006,23(6):445-447
肾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尤其是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血尿,该病易复发,治疗往往比较困难、迁延难愈。因此,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曾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吕仁和教授,兹将吕老师对肾性血尿的证治体会介绍于下,并试分析其学术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3.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是目前临床肾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广泛开展,一些无症状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不断被发现。目前西医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显疗效,因此从中医的角度研究和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近5 a来,采用自拟"白玉汤"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屡屡获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性血尿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将该病归属于"尿血"、"溺血"范畴。本文简要阐述了远方教授应用清消补三法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主要运用清实热、退虚热、消痰浊、化淤血、补脾肾等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ⅠgA)肾病经验,阐述病机,阴虚内热、脾肾气虚为本,湿毒、淤血为标;血尿八法,灵活变通;补脾益肾,消除蛋白;病证相合,衷中参西。并附验案举证。  相似文献   

6.
张丽  芮娜  安效先 《中医杂志》2023,(13):1312-1316
总结安效先教授从热、湿、瘀、虚论治儿童肾性血尿的临证经验。认为儿童肾性血尿的核心病机为热、湿、瘀、虚,即湿热瘀血蕴结下焦致肾络损伤、肺脾肾三脏亏虚致下焦摄纳失常。总结出“治血尿六法”,即清咽宁络法,以银翘蒲蓟宁络方治疗血尿伴有扁桃体炎、咽炎;清热利湿法,以双蓟利湿止血方治疗血尿合并泌尿系感染;滋阴清热法,以生地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证;滋肾益气法,以参芪二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气阴两虚证;温补脾肾法,以温阳止血汤治疗血尿之脾肾阴阳俱虚证;化瘀止血法,以茜草逐瘀止血汤治疗顽固性血尿伴有血瘀之象。  相似文献   

7.
肾性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在治疗上较为棘手,常易反复。本病中医上可属“血尿”“溺血”“溲血”的范畴,杨洪涛教授在长期临证中认为肾性血尿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发生发展之本,外感和(或)内生之热邪是其重要使动因素,情志抑郁、枢机不利是其加重与反复的诱发因素,而瘀血是导致其迁延反复的继发性病理因素。“治血四法”中止血、化瘀、宁血、补虚四法涵盖补虚泻实,标本兼顾之意,其契合血尿之病机。杨洪涛教授四法灵活运用,临床往有验效。  相似文献   

8.
肾性血尿,即血尿来自肾脏,多指肾小球源性血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尿血""溲血""溺血"等范畴。血尿为肾系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IgA肾病尤为多见。在该疾病中,血尿多长期伴随IgA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现代医学目前鲜有特效药物,而传统医学对肾性血尿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热、瘀、毒为标,刘伟敬教授结合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血尿的关键病因为伏风内扰、瘀血阻滞肾络、脾肾不足等。因此治疗上刘教授提出从风、瘀、虚论治,结合脏腑辨证,以达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肾性血尿是指肾小球源性血尿,其病程缠绵.中医在治疗肾性血尿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显著的临床效果.孙郁芝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的核心病机为"虚、热、瘀".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兼顾虚实,平复脏腑气血阴阳之偏衰,调畅脏腑功能气机,令正气旺邪气消疾病愈.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焦安钦教授认为lgA肾病血尿发病主因多为正虚邪实导致的上、中、下焦的通调失司。肺为其标,脾为其制,而其本定在于肾。其病情逆顺传变,上、中、下三焦环环相扣,故吾师以"三焦传变"为主纲,结合气血理论,灵活运用治疗IgA肾病血尿,有效发挥中医优势,从而使IgA肾病血尿患者病情缓解,症状改善,显著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赵纪生教授系江西省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肾系疾病。膜增生性肾炎,也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属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尤昭玲教授治疗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尤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其本在肾,病机虚实夹杂。从脾肾亏虚论治,结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遵循"治崩三法",临证注重补益脾肾,塞流止血。治以固冲摄血,补肾健脾;固本复旧治以滋补肾精,健脾益气,配合暖巢煲食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血尿泰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尿泰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血尿泰治疗,对照组用脉适宝、雅施达片、维生素E及潘生丁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0,总有效率为37.5%,两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尿泰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该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同时也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的首位病因.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药治疗IgA肾病血尿,收效良好,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常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当最终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朱辟疆教授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不外乎"脾肾虚损为本,瘀血、湿浊、风邪、热毒为标",而"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观察疾病始终,朱师主张治疗慢性肾炎应当以补脾益肾、祛风泄浊、活血祛瘀为大法,获效颇丰,见解独到,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尿安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湿热下注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血尿安胶囊组(治疗组)36例,雷公藤多甙片+三金片组(对照组)36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血CRP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血尿安胶囊有减轻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作用,控制血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均能稳定BUN、Scr、Ccr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9.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尿安胶囊可减轻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血尿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症状,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其中肾小球性血尿包括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和单纯性血尿。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小球性血尿,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尿素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泰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血尿泰治疗,对照组用脉适宝、雅施达片、维生素E及潘生丁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0,总有效率为37.5%,两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尿泰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病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近年来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现率有所增高,我院采用"滋肾益气化瘀法"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IgA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是IgA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为"肾风""尿血""水肿""尿浊"等范畴,并认为该病以脾肾亏虚为本,风湿毒为标,瘀血贯穿疾病始终.对IgA肾病从瘀论治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从益气活血、标本兼治,清热凉血、热去络宁,活血利水、斡旋三焦,祛瘀解毒、推陈致新等方面论述用活血化瘀法治疗IgA肾病,并结合临床病例对具体用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