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红花总苷的药理学研究Ⅰ.对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红花总苷ig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且有一定的镇痛效应。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抗炎及免疫作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CMPS)的抗炎及免疫作用。方法:检测CMPS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对免疫器官重量、小鼠碳粒廓清功能、SRBC致敏小鼠溶血素生成、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作用的影响。结果:CMPS对小鼠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小鼠溶血素的生成;对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功能、DTH等免疫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CMPS具有抗炎作用,对细胞免疫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鸡骨草与毛鸡骨草抗炎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鸡骨草(JGC)、毛鸡骨草(MJGC)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和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的影响。方法:用血清溶血素分光光度法观察JGC、MJGC对小鼠血清溶血素IgM含量的影响;用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观察JGC、MJGC的抗炎作用;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JGC、MJC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JGC对二甲苯所致d、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而MJGc作用不明显;JGC、MJGC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JGC、MJGC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也有一定作用;JGC、MJGC使幼鼠和成年鼠脾脏重量明显增加。但对胸腺重量则无明显的影响。结论:JGC、MJGC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JGC、MJGC具有不同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两者的作用无明显差别;JGC还见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MJGC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妇科千金胶囊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跨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宫炎症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妇科千金胶囊能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还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蝉翼藤氯仿提取物的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蝉翼藤氯仿提取物(CYT)的抗炎、免疫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以观察CYT的抗炎作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中炭粒廓清率及对绵羊红细胞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来研究药物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相当于生药9.9~14.85g/kg的蝉翼藤氯仿提取物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当于生药4.95~14.85g/kg的蝉翼藤氯仿提取物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95~14.85g/kg能增强碳粒廓清功能、提高溶血素水平。结论:CYT具有抗炎、增强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钱子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方法观察马钱子碱对小鼠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结果马钱子碱能对抗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对胸腺和脾的重量影响较小,且马钱子碱的药效与剂量大小关系不明显。结论马钱子碱对小鼠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且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独活寄生颗粒主要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独活寄生颗粒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通过采用抗炎、疼痛、免疫和活血化瘀等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独活寄生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具有明显镇痛作用,而对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无明显影响;对鸡红细胞(CRBC)所致正常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有抑制作用,而对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耳迟发性超敏反应无明显影响;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低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同时能显著延长PT和APTT时间。结论:独活寄生颗粒具有明显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提示临床对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鼻渊合剂是我院协定处方制剂,具有抗炎消肿、排脓止痛之功效。经过对其主要药效进行实验考查,结果如下:①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适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②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③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④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⑤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雪莲前列栓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腹膜炎性渗出法、发热法、扭体法和热板法采观察雪莲前列栓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本品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跖肿胀度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而且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降温作用,并具有较弱的镇痛作用,对小鼠腹膜炎性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雪莲前列栓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显著的解热作用和较强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退热清咽颗粒对大鼠的抗炎解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退热清咽颗粒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咽部喷雾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伤寒菌苗所致家兔发热、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小鼠碳粒廓清法,观察药物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结果:退热清咽颗粒可明显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一般状态及咽部组织的病理改变,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降低伤寒菌苗引起家兔的体温升高;对化学刺激诱发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结论:退热清咽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下生血宝复方化学成分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世雄  赵思宇  李源  何文婧  张喜利  刘文龙 《中草药》2022,53(14):4298-4306
目的 通过检测7种配伍及7个单味组成药的单个化学成分与总响应成分的溶出量及变化情况,探讨生血宝复方配伍理论背后的科学内涵。方法 根据生血宝复方中君臣佐使组方规律将各单味药重新进行配伍分组,建立16种成分(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红景天苷、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二苯乙烯苷、木犀草苷、毛蕊异黄酮、特女贞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蟛蜞菊内酯、芒柄花素、旱莲苷A、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同时含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方法学,并运用总量统计矩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7种配伍分组(君、臣、佐使、君加臣、君加佐使、臣加佐使、复方)16个成分的总溶出量前3位的是E(君+佐使)、复方组、C(佐使),分别为2.956 3、2.884 6、2.007 2 mg/g,与复方指纹图谱相似度最高前3位是D(君+臣)、B(臣)和墨旱莲,其值分别为0.767、0.754、0.711。结论 从中药化学成分溶出规律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科学内涵,研究结果揭示了生血宝复方中各成分的溶出度受复方配伍规律的影响与支配,同时也为生血宝复方制剂的现代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梦杰  李镐  华会明  周微  赵余庆 《中草药》2022,53(13):4214-4222
柿叶来源于柿科柿属植物柿Diospyros kaki的干燥叶。柿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三萜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制剂脑心清片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脑心清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柿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针对柿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及柿叶黄酮的不同提取工艺进行综述,以期为柿叶中黄酮成分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艳  陶培  王毓杰  邓维佳 《中草药》2020,51(5):1205-1213
目的研究印乌碱在砂炒(油浴模拟)过程中的结构转化途径并比较印乌碱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方法采用HPLC法筛选出印乌碱发生结构转化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通过柱色谱法和NMR、MS等波谱法,分离、鉴定出印乌碱的砂炒转化产物;采用心脏毒性实验比较原型成分印乌碱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温度、时间样品的HPLC色谱图,筛选出印乌碱在160~180℃,加热10~30 min时发生结构转化;分离、鉴定出砂炒产物mithaconitine;II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明,0.06mg/kg印乌碱可引起正常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entricularprematurebeat,VPB)、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rhythmia,VT)等心律失常现象;mithaconitine在该剂量下未引起大鼠典型的心律失常ECG。结论砂炒过程中,印乌碱的C-8位脱去乙酰基,转化为14-benzoylpseudaconine;接着,14-benzoylpseudaconine的C-8位、C-15位发生脱水反应转化为mithaconitine,达到砂炒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梦梅  王瑞生  张振凌  陈祎甜  李德华 《中草药》2022,53(14):4340-4349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发酵程度建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性标志物,为规范建曲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建立不同发酵时间建曲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标定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及归属;以共有峰峰面积为指标,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HCA)对不同发酵时间建曲进行区分,再借助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不同发酵程度建曲间差异性标志物;建立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多个差异性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发酵时间建曲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00,共标定46个共有峰,指认并归属21个成分;HCA结果显示9...  相似文献   

15.
沈灿杰  马阳  陈夏霖  高霞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2,53(14):4333-4339
目的 采用在线多中心切割二维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九味熄风颗粒中10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第一维采用Acquity BEH C18(100 mm×3.0 mm,1.7μm)为色谱柱,第二维色谱柱为X Select HSS T3(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均采用甲醇-乙腈(95∶5)混合溶液-磷酸水体系,梯度洗脱;体积流量分别为0.2、1.0 mL/min;柱温35℃。结果 同时测定了九味熄风颗粒中次黄嘌呤、天麻素、有机酸类(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环烯醚萜苷类(马钱苷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10种成分的含量,各成分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RSD均小于2%,重复性RSD均小于5%,供试品溶液室温24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5%~104.82%,13批制剂中次黄嘌呤、天麻素、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马钱苷酸、隐绿原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034~0.111、1.224~2.078、0.032~0.055、0.010~0.066、0.202~0.341、1.052...  相似文献   

16.
张越  陈健  李洋  王洪兰  李俊松  狄留庆 《中草药》2020,51(18):4664-4672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9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3 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采用多波长切换法,检测波长分别为220、280、320、380 nm,柱温25℃,对15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样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15批样品相似度在0.902~0.992,共标定出18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9个色谱峰(即2号峰没食子酸、5号峰芍药苷、7号峰甘草苷、8号峰阿魏酸、9号峰芹糖异甘草苷、11号峰异甘草苷、14号峰桂皮醛、15号峰甘草酸铵、16号峰丹皮酚),CA、PCA及PLS-DA将15批样品分为2类。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9个成分加样回收率在94.91%~108.16%;15批样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及丹皮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7~31.3、95.8~228.4、18.6~62.4、3.3~8.3、4.8~18.7、2.8~10.6、13.7~108.2、83.9~292.3、31.1~125.5 mg/g。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同时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经典名方温经汤物质基准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邓秀平  王佳  张兵  王瀚然  于杰  祁东利  刘志东 《中草药》2020,51(5):1242-1250
目的采用HPLC-VWD同时测定清肺汤市售制剂中绿原酸、苦杏仁苷、栀子苷、橙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等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清肺汤的指纹图谱,表征与区分不同来源的清肺汤市售制剂。方法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SB-C18(250 mm×4.6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0.6 mL/min,进样量10μL,同时对指标成分的含量和指纹图谱进行检测。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热图聚类分析等方法,表征与区分不同来源清肺汤市售制剂。结果 8种成分专属性、线性关系(r20.9998)、精密度(RSD≤1.85%,n=6)、重复性(RSD≤1.82%,n=6)、稳定性(RSD≤1.49%,48h)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3.19±1.93)%~(102.36±4.17)%(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清肺汤市售制剂中指标成分的每日服用量在不同厂家中波动较大,如黄芩苷的波动范围59.85~224.05mg;但在相同厂家的不同剂型中波动不明显,如港香兰药厂2种制剂中黄芩苷质量为140.00~142.47 mg;同时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45,表明不同来源的清肺汤市售制剂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测定清肺汤市售制剂中8种成分的含量及建立清肺汤的指纹图谱,通过成分每日服用量热图聚类分析与相似度评价,能表征与区分不同来源的清肺汤市售制剂。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芙岩  杨佳颖  王志刚  李贤煜  陈鹏  杨洪军  郭娜 《中草药》2022,53(14):4512-452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阳天舒  韩晓乐  孙嘉彬  杨骏  谢燕 《中草药》2020,51(18):4646-4653
目的比较乙醇、丙二醇、混合醇(乙醇-丙二醇2∶8)3种柔软剂对制备光甘草定醇质体(GLA-ES)的影响,为难溶性药物的醇质体研究提供柔软剂选择依据。方法分别选用乙醇、丙二醇、混合醇(乙醇-丙二醇2∶8)作为柔软剂,采用注入-超声结合法制备GLA-ES,并进行不同GLA-ES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等考察。以黑色素瘤B16-OVA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评价GLA-ES抑制黑色素合成能力,采用铁氰化钾还原力实验评估其抗氧化效果,并使用人表皮HaCaT细胞和大鼠皮肤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结果所得GLA-ES为黄色半透明液体,具有囊泡状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光甘草定乙醇醇质体(GLA-Et-ES)、丙二醇醇质体(GLA-PG-ES)和混合醇醇质体(GLA-MA-E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4.24±0.29)、(62.31±1.66)、(41.20±1.13)nm,电位分别为(-41.0±1.8)、(-32.9±0.2)、(-35.8±1.6)mV,包封率分别为(91.47±2.39)%、(87.33±1.31)%、(91.39±3.59)%,在4℃放置20d较稳定;其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一定缓释效果。与光甘草定混悬液相比,GLA-Et-ES、GLA-PG-ES和GLA-MA-ES对黑色素瘤B16-OVA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分别提高了38.07%、19.58%、40.42%;铁氰化钾还原力实验结果也显示GLA-ES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GLA-ES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结论 3种柔软剂均可制备GLA-ES,其抑制黑色素生成、抗氧化作用增强,安全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发美白护肤产品或医药外用制剂奠定基础。对于光甘草定这类难溶性药物,选择混合醇(乙醇-丙二醇2∶8)作为柔软剂,所制备的醇质体的包封率、稳定性优于单用乙醇或丙二醇。  相似文献   

20.
李君霞  曹亚蕊  王金涛  方晓东 《中草药》2022,53(14):4307-4316
目的 制备延胡索乙素磷脂复合物(tetrahydropalmatine phospholipids complex,THP-PC)、延胡索乙素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THP-PC solid dispersion,THP-PC-SD)、延胡索乙素磷脂复合物油制剂(THP-PC oil preparation,THP-PC-OP)和延胡索乙素磷脂复合物纳米混悬剂(THP-PCnanosuspensions,THP-PC-NPs),并分别比较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THP-PC和THP-PC-SD,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aypowderdiffraction,XRPD)技术分析THP的存在状态。高压均质法制备THP-PC-NPs,测定粒径及ζ电位。以THP混悬液为参考,分别比较THP-PC、THP-PC-SD和THP-PC-NPs体外溶出情况。SD大鼠分别ig给予THP、THP-PC、THP-PC-SD、THP-PC-OP和THP-PC-NPs,HPLC法测定THP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THP在THP-PC、THP-PC-SD中均以无定型状态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