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巨大胎儿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 16 3例巨大胎儿进行统计学分析 ,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在 16 3例巨大胎儿的孕妇中 ,糖代谢异常 10 1例 ,占 6 1.96 % ;胎儿脐带血胰岛素含量增高 2 4例 ,占 14 .72 % ;过期妊娠 17例 ,占 10 .2 3% ;遗传因素 6例 ,占 3.6 8% ;正常分娩 36例 ,占 2 2 .0 9%。巨大胎儿可以通过尽早诊治孕妇的糖尿病、提倡科学膳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加强孕妇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结论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原因,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结果:在100例巨大胎儿中,母亲有糖代谢异常者9例,占9%;过期妊娠56例,占56%;有遗传因素者5例,占5%;孕前肥胖48例,占48%;孕期体重增加过多73例,占73%;正常分娩22例,占22%。巨大胎儿可以通过尽早诊治孕妇的轻型或隐性糖尿病、提倡科学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加强孕妇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结论:孕期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出生体重 (NBM)达到或超过 4 0 0 0g称为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 6 2 %~ 6 94 % 【1】,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对我院住院分娩的 4 0 0例巨大胎儿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积极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 5 42 0例 ,其中巨大胎儿 4 0 0例 ,占7 38%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 4 0 0例NBM小于4 0 0 0g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 2 4~ 36岁 ,平均 (2 6 38± 2 2 4 )岁 ;对照组年龄 (2 4~ 35 )岁 ,平均 (2 8 2 …  相似文献   

4.
林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67-1368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与孕期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4521例,其中巨大胎儿147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08例,占73.47%,阴道分娩39例,占26.53%;产后出血14例,占9.52%,新生儿窒息13例,占总数8.84%,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巨大儿分娩的临床分析及产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金云 《工企医刊》2007,20(4):32-34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及预后,以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同时寻找临床可行的预测巨大儿的方法。对近六年的分娩总数5675例,其中巨大胎儿3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231例,占巨大儿总数的59%;阴道分娩161例,占巨大儿总数41%;产后出血18例,占巨大儿总数4.5%,新生儿窒息14例,占巨大儿总数3.6%;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产前预测巨大儿可以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发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28例分娩巨大胎儿产妇(巨大胎儿组)与138例分娩正常体重儿产妇(对照组)的产次、妊娠前后体重变化、孕周、胎头双顶径、股骨长度、宫高+腹围、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为96.20%(2001/2080),巨大胎儿组经产妇、孕前肥胖、妊娠期体重增加≥20 kg、胎头双顶径≥9.5cm、股骨长度≥7.5cm、宫高+腹围≥140 cm、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过期妊娠、孕周< 37周、孕周≥42周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肩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7.97%(23/128)、7.03%(9/128)、3.91%(5/128)、19.53% (25/128)、6.25%(8/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12/138)、3.62% (5/138)、0.72% (1/138)、9.42% (13/138)、1.45%(2/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胎儿组的择期剖宫产、阴道试产失败发生率分别为76.56%(98/128)、11.72%(15/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29%(28/138)、3.62%(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出生率,降低巨大胎儿产时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4 000 g的巨大胎儿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及其特点、相关因素、产前预测方法、对母胎的影响及预后。结果: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75%,与过期妊娠、孕妇身材较高、体重指数过大、产前充分休息、新生儿性别为男婴等相关。巨大胎儿易造成手术产率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伤甚至肩难产等,新生儿中、重度窒息及产伤主要分布在阴道分娩组。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与干预,寻求预测巨大胎儿更加准确的方法,对巨大胎儿的诊治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86例巨大儿孕妇及同期86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糖尿病孕妇、过期妊娠及男胎孕妇发生巨大儿的几率大;当宫高+腹围>140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双顶径大于等于9.5 cm,股骨长径≥7.5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巨大儿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宫高、腹围、双顶径等多项指标预测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避免巨大胎儿引起的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杨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619-2620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找出干预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巨大胎儿(观察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24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妊娠超体重,妊娠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孕妇有关。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肩难产几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增加。结论:妊娠期营养过剩,妊娠期血糖升高增加巨大胎儿的发生,故加强孕期指导与监护,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与孕期监护管理,以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对近两年的分娩总数4 4 36例,其中巨大胎儿1 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1 1 0例,占总数5 7%;阴道分娩83例,占总数4 3%;产后出血7例,占总数4 %,新生儿窒息6例,占总数3%;无围产儿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监护,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妇女流产现状,探讨降低人流率、保护妇女健康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9年惠山区玉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 235例人流对象中,首次人流者711例,占 31.81%;人流次数最多者6次,共22例,占0.99%;20~30岁的占72.2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4.83%.本地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本市先天缺陷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利用时间荧光分辨法(DELFIA),对我院门诊402例孕妇静脉抽血2ml,进行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NTD)的筛查。结果:402例孕妇中21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高危者12例,占3·0%;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高危者7例,占1·7%;NTD筛查阳性高危者1例,占0·2%。转到省产前诊断中心检测,21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高危者6例,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高危者4例。经羊水细胞培养检测发现,在402例中1例为21三体综合征。孕16周孕妇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二联法筛查为21三体综合征阳性高危者,于孕22周时引产。结论:产前筛查对降低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有重大意义,是减少缺陷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孕期营养加强,巨大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胎儿巨大,母婴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为了提高临床上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准确性,现对我院近4年分娩的巨大胎儿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申健  平花  余娜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224-4225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引起早产的结局及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分娩的13823例孕妇。结果:①外地孕妇早产发生率高于本地孕妇。②胎膜早破导致早产256例占早产总例数的44.29%,双胎78例占早产总例数的13.49%,胎盘因素63例占10.8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4例占9.34%。③死亡率的高低与分娩方式无直接影响。结论:早产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孕期监测,尤其是要加强外来孕产妇的管理,预防早产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420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出生体重(NBM)达到或超过4 000 g称为巨大胎儿.国内资料报道,巨大胎儿占出生总数的5.62%~6.49%[1],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20例巨大胎儿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产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两个不同时期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巨大儿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将我院1990~1996年和我院1998~2004年两个不同时期分娩的巨大胎儿资料,主要是发生率、产生的原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由营养过剩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而引起的巨大胎儿更多,剖宫产率更高,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却有下降的趋势,新生儿损伤无明显改变。结论:做好孕前保健工作,加强孕期监护和巨大胎儿筛选,注意妊娠期糖尿病,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余姚市高危孕妇的高危因素,提出降低高危孕妇发生率的对策和措施。方法:收集余姚市妇幼保健所高危筛查门诊筛查的孕24~28周孕妇2239例,对其中1148例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分析,比较山区与平原高危孕妇发生率。结果:2239例筛查孕妇中高危孕妇1148例,高危发生率为51.3%,其中山区筛查孕妇560例,发现高危孕妇420例,占75.0%;平原筛查孕妇1679例,发现高危孕妇728例,占43.4%。结论:余姚市高危孕妇因素呈多样性,以流产史居首位,山区高危孕妇发生率高于平原。通过筛查可以及时识别高危妊娠,加强三级保健网络的管理,有利于对高危孕妇的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余姚市城区巨大儿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将余姚市城区2001~2006年分娩巨大儿的孕妇与同期分娩4000g以下新生儿的孕妇分组比较。分别对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周与产次、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各年基本持平,巨大胎儿发生主要由于孕妇营养过分摄入所致,也与孕妇基础体重、身高等遗传因素有高相关性,巨大胎儿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合理指导孕期营养,加强孕期监护及巨大胎儿的筛选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需输血治疗的患者2033例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33例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15例,发生率为0.74%,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率,男性为0.36%,女性为1.21%,男性低于女性(P<0.05);孕妇为2.80%,非孕妇为0.34%,孕妇高于非孕妇(P<0.05).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抗体类型为非特异性抗体占6.67%,抗-C型占20.00%,抗-E型占26.67%,抗-D型占20.00%,抗-M型占26.67%.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97例巨大胎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97例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 000 g)纳入研究,选择相应时间(2 d内)分娩的197例出生体重<4 000 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孕产次、分娩方式、合并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增长、分娩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胎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胎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1.6%,高于对照组(33.0%)。结论:产妇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估计巨大胎儿有参考价值。巨大胎儿的分娩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