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别测定6种葫芦科植物药材中总葫芦素、葫芦素B、葫芦素E的含量,比较不同药材中葫芦素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建立UV-Vis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葫芦素含量,显色剂:5%香草醛-冰醋酸-浓硫酸溶液,检测波长:543 nm。采用HPLC同时测定葫芦素B、葫芦素E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1%冰醋酸水溶液(49:5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总葫芦素含量以木鳖子、栝楼最高,南瓜蒂最低;葫芦素B含量以甜瓜蒂最高,雪胆、栝楼、南瓜蒂均较低;葫芦素E含量以栝楼、甜瓜蒂最高,雪胆、南瓜蒂较低。结论:所建立UV-Vis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葫芦素含量,简便、可靠、准确、重复性好。不同药材中葫芦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可作为葫芦科植物药材质量评价、新药组方药材选择、中药药效机理研究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葫芦素B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葫芦素是从葫芦科等植物中分离的三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葫芦素B是葫芦素家族的重要成员,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葫芦素B能够抑制肿瘤细胞STAT3转录因子的活化,干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起细胞骨架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葫芦素B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活性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葫芦素B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葫芦科植物喷瓜 Ecballium elaterium(L.)A.Richard 是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的民间药,用于治疗肝病等。作者研究了干燥的喷瓜果汁和从该果汁中分得的葫芦素 B(cu-curbitacin B)的抗 CCl_4诱导的肝毒作用。实验采用雄性 Swiss-OFFI 小鼠和雄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研究巴胡黄连(Picrorhizakurrooa Royle ex Benth,)药理活性成分中,分离到九个葫芦素甙(1~9)。这些化合物是从两种不同样品的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的反相高压液相层析而得到的。 (4~9)为六个新的葫芦素甙,另三个为海绿素Ⅰ,Ⅱ,Ⅲ,(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六个新化合物鉴定为:2-β-葡糖氧基-3,16,20,25-四羟基-9-甲基-19-  相似文献   

5.
桑橙属植物Maclura (Chlorophora)tinctoria L.(Gaud)广泛生长在中、南美洲潮湿或干旱的热带森林中,从该植物不同部位已分得多种活性成分。作者从该植物茎皮中分得4个查耳酮苷(其中3个是新化合物)以及3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新化合物1~3  相似文献   

6.
Sparteine类生物碱绝大部分存在于豆科(Leguminosae),特别是Papilionaceae亚科植物中。迄今为止,人们已从自然界发现了约100种该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特殊,且多数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因而吸引着人们在内容广泛的领域中加以探索和研究。尽管关于quinolizidine(and sparteine)类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分析、化学分类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专论,散在于某些专著或文献中,但有关光谱学在sparteine类生物碱立体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方面的专论尚未见到。故本文拟就作者从豆科植物中分得的五种sparteine类生物碱及文献所收载的有关化合物,分析、归纳总结并探讨光谱学(IR,~1H-NMR,~(13)C-NMR and CD)在该类生物碱立体化学研究中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葫芦素具有四环素葫芦烷核骨架并且高度氧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提高机体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葫芦素 B、葫芦素 D、葫芦素 E、葫芦素 I、雪胆甲素、雪胆乙素有抗肿瘤活性,对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及其他肿瘤细胞均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药理作用;能够通过调节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其他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影响细胞骨架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对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开发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谭忠谋 《中国药师》2017,(7):1201-1205
摘 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葫芦素B和E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灰色关联法评价5种葫芦科植物质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 0.1%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4 nm, 柱温:30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5种葫芦科植物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葫芦素 B 和葫芦素 E分别在0.894~44.715 μg·mL-1(r=0.999 6)和0.257~12.825 μg·mL-1(r=0.999 7)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在为98.8%~100.3%和98.0%~100.1%,RSD均小于0.88%(n=6)。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甜瓜蒂质量最优,而木鳖子质量评价最差。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能为葫芦科植物中葫芦素检测提供方法参考,并为综合评价植物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滨海当归Angelica keiskei Koidz.为一耐寒的多年生植物,主要生长于日本太平洋海岸,传统用作利尿剂、轻泻剂、兴奋剂、催乳剂。已从该植物中分得多种查耳酮类和香豆素类成分,其中有些对小鼠皮肤由致癌剂DMBA和TPA诱导的癌细胞有抗肿瘤促进作用。作者进一步从其根茎馏出液的醋酸  相似文献   

10.
赤(Thladiantha dubia Bung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从中国到朝鲜半岛)的葫芦科藤本植物。这种植物是雌雄异株,在日本仅有雄株植物被移入。在筛选葫芦科植物皂甙类成分的过程中,发现赤瓝植物的块茎中含有相当多的皂甙。从中分离得到3种皂树酸(quillaic acid)葡萄糖醛酸甙皂甙,分别命名为赤(?)甙(dubioside)A、B和C。本文报道该类葡萄糖醛酸甙皂甙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大戟二萜醇酯是大戟属植物中广泛含有的成分,对E.biglandulosa的浆汁具有刺激皮肤和毒鱼的作用来说,尤为相关。从该植物中分得三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新成分,经纯品和化学降解产物的IR,NMR和MS解析,推定为13,20-O-二乙酰-12-O-(顺,反)-2.4-辛二烯酰-4-脱氧大戟二萜醇(Ⅰ),20-O-乙酰-12-O(顺,反)-2.4辛二烯酰-13-C-丙酰-4-脱氧大戟二萜醇(Ⅱ),20-O-乙酰-13-O-异丁酰-12-O-(顺,反)-2.4-辛  相似文献   

12.
从伞形科植物西芎藁本(Ligusticum sinensis oliv)根和根茎中分得一个结晶成分,经物理化学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确定为咖啡酸甲酯,此成分系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主要成分为绞股蓝皂甙,迄今为止已分离得到80多种皂甙,并确定了这些皂甙的结构。绞股蓝皂甙与人参皂甙同属四环三萜的达玛烷型结构,其中4种与人参皂甙-Rb_1、-Rb_3、-Rd,和-F_2的结构完全相同,多种绞股蓝皂甙经酶或酸的作用可转化为人参皂甙。药理研究显示绞股蓝皂甙有多种生物活性与人参皂甙类似。  相似文献   

14.
有效成分     
■浆的成分在继续寻找植物抗癌剂的过程中,发现茄科植物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des Gaertn.)的提取物,体外试验显示显著的抑制Eagle''s鼻咽癌活性。已对其许多新的醉茄内酯(withanolides)作了鉴定.从生物活性部位分得醉茄内酯假酸浆烯酮(nicandrenone),系主要的细胞毒成分. 假酸浆全草采自夏威夷.粉碎的植物材料用石油醚和氯仿连续提取.氯仿提取液真空蒸发得暗绿色残余物,KB试验ED_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19):2712-2717
目的:为发现新的抑瘤靶点、完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及开发四环三萜类抗肿瘤新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葫芦素""肿瘤""Cucurbitacin""Tumour"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2016年在Pub Med、Wiley-Blackwell、EB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葫芦素类化合物中抑瘤效果最明显的葫芦素B、D、E、I及雪胆甲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联合用药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7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葫芦素是从葫芦科植物中分离出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对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抑瘤效果显著,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转移、破坏细胞骨架以及调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抑瘤作用。葫芦素类药物无论是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联合还是自身联合应用,均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此外,葫芦素类药物还能提高放疗的敏感性,逆转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目前,关于葫芦素的抗肿瘤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集中于体外研究,体内研究较少且未见临床应用。今后对含量丰富的葫芦素类化合物开展抑瘤研究的同时,也应对其他的葫芦素及衍生物进行研究对比。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新的适合宠物口服的有效抗跳蚤化学成分,作者对采自泰国的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T.reidioides Craib根进行了生物活性指导下的分离,分得4个新的瑞香烷类成分,并检测了它们的抗跳蚤活性。  相似文献   

17.
人参茎叶中微量三萜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报告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地上茎及叶中分得多种成分。日本学者从人参叶中分得人参皂甙-Rb_1,-Rb_2,-Rc,-Rd,-Re,-Rg_1,-F_1,-F_2,-F_3~((1,2))我国学者徐绥绪和王志学等人从人参茎叶(辽宁桓仁)中分得人参皂甙-Rb_1,-Rb_2,-Rc,  相似文献   

18.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艳  郑志国  吉民  华维一 《药学进展》2001,25(3):152-155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啶类生物碱是从陆地和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具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这两类生物碱的来源、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新的适合宠物口服的有效抗跳蚤化学成分,作者对采自泰国的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 T.reidioides Craib 根进行了生物活性指导下的分离,分得4个新的瑞香烷类成分,并检测了它们的抗跳蚤活性。该植物根在室温下用甲醇提取,甲醇提取物溶于水-甲醇(90:10),随后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二氯甲烷部位浓缩,溶于二氯  相似文献   

20.
熊亮  彭成  郭力 《中药与临床》2012,3(6):52-55
竹类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从竹类植物中已分离纯化得到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黄酮、木脂素、香豆素、萜类和甾体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介绍国内外对竹类药材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竹类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钙拮抗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