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5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2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停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0例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出院指导,以术后病人症状缓解率及有无护理并发下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39例患者甲状腺肿大均得到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8%,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针对性地作好术前后护理工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溶栓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及取栓溶栓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早期取栓溶栓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急性心梗介入术后IABP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调查2001年初~2004年底我科47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有出血及血肿、下肢动脉栓塞,局部感染、拔管综合征、褥疮、机械性溶血、血小板下降等。结论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情况,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急性心梗介入术后IABP的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调查2001年初~2004年底我科47例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急性心梗介入术后使用IABP后并发症有出血及血肿、下肢动脉栓塞,局部感染、拔管综合征、褥疮、机械性溶血、血小板下降等。结论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穿刺周部出血情况,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能后行经移植肾动脉介入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对16例移植肾失功能接受经移植肾动脉介入栓塞术的病人作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评估及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有计划,有系统的护理,保证手术的成功。结果:术后1周复查移植肾彩超,确认移植肾无血流。术后出现发热14例,移植肾区疼痛13例,轻度恶心9例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予对症治疗,均于两周内缓解。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4.5个月,无血肿、异位栓塞、栓塞肾动脉再通、栓塞移植肾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经移植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替代移植肾切除术,其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介入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近年采用的新方法,通常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甲状腺上动脉,先行碘造影确定甲状腺上动脉各细小分支及血供面积,然后注入无水酒精及明胶海绵阻断血供,使大部分甲状腺组织逐渐缺血、坏死、萎缩,丧失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我们从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共行甲亢介入栓塞术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19~48岁,病程1~12年.该项技术治疗甲亢具有创伤小、无疤痕、无痛苦、价廉、效果佳、方便等优点,但如操作不当,术中术后护理不及时,少数病例可出现并发症,影响疗效,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术中、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情,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现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疗效和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并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7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介入栓塞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较好方法,而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10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应用四联抗栓治疗的患者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输入抗凝药物,加强对伤口及应用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62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行精心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经细致全面的观察与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甲亢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正常,切口愈合良好,按期出院.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认为对甲亢患者行细致全面的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肝移植术后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起病急、误诊率高、漏诊率高、致死率高的特性,可通过密切观察、识别诊断、及时救治、精心护理降低病死率。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在肝移植常规护理基础上,当患者出现上、下肢血栓时,尽快行肺动脉CT三维成像,确定患者发生肺栓塞后,立即增加对患者的抗凝治疗。在此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凝血指标以及氧分压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憋气、呼吸困难等情况;积极控制感染;优化抗凝护理,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的并发症;在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注重心理护理,保证良好心情,防止血栓脱落造成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孟红燕 《现代护理》2005,11(7):547-54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232例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监测、监测其生命体征,检查创口有无渗血、血肿,测术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注意其意识状态、情绪变化。结果 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占88.8%;出血、低血压、发热及栓塞均低于10%。结论 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保证了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室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术后动脉瘤100%闭塞32例,95%闭塞2例,90%以下闭塞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做到系统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栓塞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有关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4例甲亢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T3、T4、FT3、FT4值明显下降,TSH正常。结论: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有效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床上排便训练,呼吸功能锻炼,配置合适的颈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卧位、饮食、大小便护理,保持切口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四肢肌力恢复情况,加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34例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所有病例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无肿瘤复发,未出现颈椎不稳定表现。结论:对高颈段髓外肿瘤患者行显微切除术治疗,并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5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5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部分脾脏介入栓塞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对4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部分脾脏介入栓塞术,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一个月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6个月后36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部分脾脏栓塞术简便、微创、安全,治疗脾大、脾功能亢进效果好,恢复快,精心护理对于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栓塞成功,达到止血目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对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肯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行GDC栓塞治疗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术前及术后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完善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能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双向波直流电复律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电复律的相关知识及过程,协助医师做好物品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密切配合医师操作,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电复律后用药指导。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成功行电复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综合护理是确保该治疗措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