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医源性肾内血管损伤的介入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血管的损伤,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1例因医源性肾脏穿刺后引起的血尿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或超选择性肾内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内型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采用一般钢圈或神经介入专用微钢圈进行精确栓塞封闭瘘口或破裂口。结果血管造影提示11例患者均为肾内型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累及肾中极动脉或亚段分枝,治疗均一次性成功栓塞瘘口、裂口。术后患者的出血、失血症状当即得到控制,肉眼血尿或血性引流液消失,心脏负荷过度症状消失。随诊1~30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介入治疗医源性肾内型血管损伤所致动静脉瘘或肾动脉破裂,是一项安全、有效并最大限度被患者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5例血尿患者行肾动脉DSA造影,诊断为肾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5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肉眼血尿全部于1天内消失,镜下血尿于3天内消失。5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MPCNL术后并发出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18例肾脏损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步骤:首先在DSA观察下进行肾动脉造影寻找出血的血管,接着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辅以弹簧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近远期副作用。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结果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肾损伤所致出血的肾动脉分支包括:前支(3例),后支(7例),前支及后支(1例),肾段动脉(5例),段以下动脉(2例);合并包膜下或肾周血肿11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5例。1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临床症状缓解,1~2h内血压稳定,4~48h肉眼血尿消失,6~12d尿常规隐血试验转阴,无肾出血复发;术后1周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B超或CT检查患侧肾脏呈部分栓塞表现。随访发现肾功能不全2例,B超检查见患侧肾脏缩小,未见再出血,无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背酸胀疼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表现,对症治疗3~14d缓解。无异位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保护患侧肾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肾外伤及膀胱癌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因肉眼血尿行急诊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行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DSA造影,明确靶血管利用路径图实施超选,栓塞剂根据病因分别选用无水乙醇、PVA、弹簧圈和明胶海绵或几种栓塞剂联合使用。结果: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1例;医源性肾动静脉瘘2例;外伤性肾动静脉瘘2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3例;肾挫伤与裂伤8例;侵润型膀胱癌19例。全部病例栓塞成功,栓塞治疗后异常血管征象消失,术后1~7d临床肉眼血尿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再次血尿。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髂内动脉或(和)膀胱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肾外伤及膀胱癌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方法 12例因肾脏肿瘤导致的出血患者在我科接受了经皮肾动脉栓塞术。肿瘤病变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癌5例。栓塞用材料包括PVA颗粒和碘油混合物(8例9次),其中2例加用博来霉素;弹簧圈3例,其中2例加用明胶海绵条;单用碘油1例。3例考虑为肾癌的患者在栓塞治疗后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有效率达到100%。在随访中无出血复发患者;1例患者在第一次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致出血行左肾动脉栓塞术后9个月,因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胀症状明显,又接受了右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随访中12例患者均接受了影像学检查,包括CT 9例,超声2例,MRI 1例。结论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随访显示长期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出血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肾脏出血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肾脏出血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肾动静脉畸形和1例肾外伤引起的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6例中、晚期肾癌出血患者采用化疗+栓塞治疗。结果:4例肾动静脉畸形患者栓塞治疗1~3d后,肉眼血尿消失,随访9~36个月血尿再无复发。1例肾外伤经保守治疗后继发性出血的患者,栓塞治疗后随访10个月再无出血。6例中、晚期肾癌并出血患者经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其中4例在24~72h内行肾癌根治术,均治愈;1例6个月后复查CT,原发病灶缩小,转移灶未增多;1例并发肺转移,9个月后死亡。11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出血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肾动静脉畸形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00年9月~2005年10月,22例肾脏损伤性血尿,其中肾脏外伤18例,医源损伤性损伤4例,采用金属弹簧选择性肾支脉栓塞术。结果:DSA证实损伤部位位于肾段或段以下肾动脉分支,全部患者术后4~8天镜下血尿消失,随访2月~12月,无复发性血尿,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损伤性肾出血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损伤性肾出血患者的造影结果、栓塞方式、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36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均明确出血部位,本组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次栓塞成功35例(成功率97.2%),术后第1~4天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未见肾出血复发,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肾动脉造影是诊断损伤性肾出血的可靠方法,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肾创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经动脉造影证实的严重肾外伤出血患者,全部采用明胶海绵及金属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11例术后第1天内肉眼血尿完全消失,1例术后第2天肉眼血尿消失。12例1个月后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肾功能存在,1例部分肾盏显影不满意。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性肾创伤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伤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采用明胶海绵或(和)钢丝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5d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10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在肾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68例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0例为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8例为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采用丝裂霉素+碘油的乳剂行末梢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行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真丝线段栓塞;24例肾创伤出血,采用自身血块、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结果:肾癌术前栓塞者,术中肿瘤易剥离,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栓塞术后1~3周临床症状显著改善,3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65.6%;肾创伤性出血者,止血迅速,不影响肾功能。全部病例在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对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9例经保守治疗失败的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性质,再行超选择性插管至出血动脉,采用弹簧圈或者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经DSA肾动脉造影证实:出血部位均为肾段及段以下动脉分支,其中肾段动脉9例,叶间动脉6例,弓状动脉4例.单纯肾段动脉损伤出血2例,伴假性动脉瘤9例,伴动静脉瘘5例,伴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3例.本组中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后,发现仍有少量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补充栓塞,其余17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弹簧圈栓塞.19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止血,随访无l例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技术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34例,均经肾动脉DSA检查,并采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栓塞材料为微弹簧毛圈、电解脱弹簧圈和/或生物胶(GLUBRAN2)。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 34例患者中DSA表现为肾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RAP)22例(64.7%),肾动静脉瘘(RAVF)8例(23.5%),RAP伴RAVF 4例(11.8%)。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技术成功率及止血率100.0%,最大程度保留病肾组织及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全部病例无血尿复发,肾功能正常。26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结论 RAP、RAVF是PCNL术后肾动脉损伤导致大出血的主要类型;采用微弹簧毛圈、电解脱弹簧圈和/或GLUBRAN2胶行SRAE创伤小、止血迅速彻底,能最大限度保留肾组织及功能,是PCNL术后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医源性肾出血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07-02-2011-0911例严重医源性肾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介入栓塞手术均为急诊手术或急诊情况下进行的手术。通过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应用明胶海绵、PVA颗粒,弹簧钢圈、Glubran胶进行栓塞治疗。记录出血情况、栓塞结果、治疗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0例(90.9%)患者成功栓塞手术,术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再次出血症状出现。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严重医源性肾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应用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患者23例,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动脉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表现消失。术后出血症状消失,无器官坏死并发症。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出血性病变,经导管栓塞治疗中单独应用NBCA或联合应用其他栓塞材料是安全有效的。做好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及讨论。结果:患者男,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就诊,CT提示双侧肾多发错构瘤,右肾错构瘤出血。分期行双侧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月未见破裂出血。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临床罕见,可迅速进展为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尽早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介入性栓塞术对外伤性大出血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外伤性大出血急诊介入性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12例危及生命的外伤性大出血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置于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海绵条及钢圈进行栓塞。结果:8例一次性栓塞血止,3例肾外伤者24h后血尿停止,1例二次栓塞后停止出血。双侧髂内动脉栓塞者有臀部缺血性疼痛。结论:经导管栓塞止血可作为外伤性大出血的有效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出血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20年9月该院泌尿外科完成PCNL的患者1 141例,回顾性分析22例根据临床病情需要行床旁CEUS并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141例PCNL后因肾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共22例,发生率为1.93%。CEUS常规应用于PCNL后监测,术后第3天发现肾出血1例,术后第5天发现肾出血12例,术后第8天发现肾出血4例,术后第11天发现肾出血3例,术后第14天发现肾出血1例;1例术后第1天发生严重出血行介入失败,转开放手术。CEUS显示:肾假性动脉瘤15例,肾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5例,动静脉瘘1例,肾包膜下弥漫出血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相符。结论 CEUS可随时、重复监测PCNL后的出血情况,明确肾内有无假性动脉瘤和(或)动静脉瘘,为及时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提供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并可作为患者术后随诊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出血血管造影(DSA)表现形式与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患者分别因肾造瘘取石,肾穿刺活检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发生肾损伤大出血病人。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造影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和分型,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发现出血征象,采用超选择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医源性肾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形式,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能最大限度保留肾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