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综合分析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罗派卡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高乌甲素联合罗派卡因治疗方法,44例)和对照组(单独应用罗派卡因治疗方法,44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罗派卡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低剂量布比卡因配伍吗啡鞍麻用于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27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5 mg、2.5 mg布比卡因和2.5 mg布比卡因配伍0.25 mg吗啡施行鞍麻,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5 mg与5 mg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行0.7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治疗组行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麻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减少中毒的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肛肠手术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但由于麻醉恢复快,不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肛周疼痛,现采用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亚甲蓝行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后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达到镇痛目的。2012年至今,笔者采用亚甲蓝复合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65例,并与61例行传统麻醉的肛肠手术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和对照组,亚甲蓝组65例;对照组6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在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间盘突出病患,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患给予传统手术设为对照组(共40例),另一组病患给予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设为治疗组(共40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广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45-146
目的观察局麻下采用普理灵双层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提供参考。方法12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局麻组,采用普理灵双层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组采用利多卡因、罗派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术后复发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及术后复发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取得优于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效果,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宜于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联合使用罗派卡因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芬太尼,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神经阻滞起效、维持以及镇痛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联合使用罗派卡因与芬太尼能够有效地优化神经阻滞效果,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对骶管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肛肠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18例,分别用0.5%和0.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比较,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起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行肛肠手术能够很好的满足术中的镇痛、肌肉松弛等需要,且较高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能够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65例。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2、6、12、24 h的NR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在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并配合艾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择期进行肛肠手术的病患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100例病患,给予实验组病患穴位贴敷中药热奄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热敷治疗,对两组病患尿潴留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并配合艾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6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麻醉中,治疗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ml联合异丙酚20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20ml联合异丙酚20ml。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阻滞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易于术中管理,因此,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异丙酚麻醉是肛肠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主要对妇产科病患应用采取罗哌卡因麻醉展开分析,了解该麻醉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妇产科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对2015年7月19日至2017年7月21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妇产科病患(73例)进行研究,以手术先后作为分组的根据,其中40例病患接受了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33例病患接受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常规组),对临床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常规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实验组92.5%病患镇痛效果优良,常规组84.85%病患镇痛效果优良;实验组病患麻醉之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对妇产科病患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临床麻醉效果佳,能够满足手术对麻醉需求,并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低,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与注药方向的布比卡因对肛肠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头注药,B组给予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C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头注药,D组给予7.5mg布比卡因向尾注药,对比4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D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但均快于A组和B组,但其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长于A组和B组;A组、C组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D组,且其麻醉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5mg向尾注射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问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硬膜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效果较好,适宜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轻比重0.3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肛肠手术的剂量选择。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肛肠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三组,每组20例。A、B、C三组腰硬联合麻醉下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1.0、1.6、2.0mL。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B、C三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A组麻醉不全需硬外或静脉追加药物的病例明显多于B、C组(P<0.05)。B、C两组麻醉阻滞完善,但C组运动阻滞程度和持续时间大于B组(P<0.05)。结论肛肠手术应用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以1.6~2.0 mL为宜,麻醉阻滞完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在痔病的治疗中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stapler, TS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痔病治疗的病患3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0例,给予研究组病患TST手术,给予对照组病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ieces Per Hour, PPH),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患在经治疗后,两组病患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病患的术后尿潴留、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痔病的治疗中采用TST微创手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7.
江培颜 《医学综述》2013,(16):3037-3038
目的分析胸椎旁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麻城市人民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5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并注入0.25%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12 h内疼痛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胸椎旁间隙阻滞可安全用于开胸术围术期麻醉及镇痛,其效果肯定,且穿刺方法容易掌握。0.25%的罗哌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治疗的病患3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设为开腹组,另一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设为腹腔组,每组16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经手术治疗后,腹腔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且腹腔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开腹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腹腔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有着较好的效果,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布比卡因进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赣州市中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麻醉组和超声引导麻醉组,每组54例。常规麻醉组患者采取常规全身麻醉;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方法在手术中的效果。结果 与常规麻醉组相比,超声引导麻醉组的麻醉效果更优(P<0.05);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超声引导麻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常规麻醉组患者更稳定,且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结论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相较于传统的全身麻醉,可获得理想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缓解老年患者的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择期手术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采取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最大运动组织程度、术中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表现良好,但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并且Bro-mage最大运动阻滞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麻醉起效时间快,低剂量麻醉剂应用可显著降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