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然 《大家健康》2013,(16):177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8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0名患者有52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1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且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患有心血管并发症以及使用呼吸机等都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做好预防和监控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各类重症住院患者500名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并收集这些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预防策略。结果本文所选取的500例重症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发生率为12.8%。结论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原因主要为患者体质因素引起,临床护理上应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至2018年度我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27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度1335例,2018年度1445例,统计两年度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并分析和总结原因。结果通过分析,2017年呼吸机平均使用率为26.85%,中心静脉导管平均使用率为30.94%,尿管平均使用率为69.66%,2018年分别为23.46%、39.24%、70.11%;2017年医院感染发生率6.67%,2018年为5.61%;通过分析,年龄、多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意识状态及应用抗生素是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结论在神经内科ICU患者治疗中,应明确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重点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及探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高达50%。在皮肤软组织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例,感染率为1%。在消化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35例,感染率为11.7%。在泌尿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45例,感染率为15%。在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总共有65例,感染率为21.7%。在其他部位发生感染的总共有12例,感染率为0.7%。感染率最高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接着是消化道。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原因有很多,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重,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多见,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占重症监护室感染的50%[1].现对我科重症监护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85例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将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预防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ICU病房医院感染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抗生素与激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插管与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与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存在一定关系。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应合理的应用激素与抗生素,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神经内科病人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展开调查,分析其中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01月至2016年6期间诊治的18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察看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850例神经内科纳入对象发生医院感染222例(12.0%),院感主要神经内科疾病为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和脑梗死;而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泌尿系统和胃肠道;临床资料及病历分析神经内科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存在基础病、年龄大于60岁、意识不清晰、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结论神经内科院感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存在基础病、年龄大于60岁、意识不清晰等,因此对于易感人群更应加强护理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院感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有效护理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108例重症监护室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防止措施。结果:108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感染率为44.44%,其中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为主,其中42例患者感染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4例感染大肠埃希菌,2例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108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后,98例患者转入普通病房,1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9.26%。结论:针对在重症监护室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有效护理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由于病情重,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多见,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占重症监护室感染的50%。对我科重症监护室2005年1月~2006年12月56例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64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我院医院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感染的64例患者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病例中,感染发生率为8.53%,好发冬春季节;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年龄≥60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占64.06%;患者住院时间≥20d时,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结论:神经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受季节、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长短和致病菌等因素影响。建议医院加强卫生宣教,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改善病区设施,以减少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近年来收治的86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感染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道,发生率分别为53.5%、24.4%、15.1%;经积极对症护理,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使用时间较长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感染均消失。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张乃英 《吉林医学》2009,30(21):2664-2666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情况,寻找相应控制对策。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的629例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56例,61例次,医院感染率8.90%,例次发病率为9.70%,明显高于医院同期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以胃肠道最多,占39.34%,感染组病死率为5.36%,病例中最多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神志不清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者居多。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外源性感染为主,针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重点监控,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是预防感染发生不可忽视的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患者分析各种可能导致感染的原因并加强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医院感染发生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本身因素、侵入性操作等原因而发生医院感染,通过加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总结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调查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123例住院患者的资料,其中发生院内感染36例,感染率为29.3%,患者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结果本院重症医学科的院内感染发病率较高。结论环境、医务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是导致重症医学科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加强临床护理,能减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5例患者进行了医院获得性肺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3例,医院感染率3.89%,感染组病死率为6.26%。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外源性感染为主,应加强对其医院感染的监测,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进行监测,掌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方法 对2008年4月-2009年3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23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15.25%),感染例次43例次(19.28%),主要是下呼吸道31例,占72.09%;胃肠道7例,占16.28%;经ASIS法调整后日感染率为6.1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40.54‰;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G-菌为主.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高,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科学的送检标本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程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据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监测北京医院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菌株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前3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63%)、泌尿系统(12.11%)和血液(6.05%)最为常见;科室分布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病房、急诊科病房。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呈迅速增加趋势,应延缓耐药菌发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干预和培训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30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06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2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总感染率为7.37%。2011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10.71%。2012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7.25%。2013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为4.93%。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对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的管理工作,健全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在施行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为ICU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及施行有效的护理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52-105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8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8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53.12%)、泌尿道(27.60%),消化道(9.38%)最为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年老、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预防应用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对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进行处理,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用药,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