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阿米替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和舒肝解郁胶囊,拟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AMD和ME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氟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2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 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治疗后评分(15.1±1.4)与治疗前评分(20.6±3.8)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6.3±2.5)与治疗前评分(21.8±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B I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抑郁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 2 0 4例急性脑血管病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 (氟西汀胶囊 )和对照组 (脑复康 ) ,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评价药物治疗 4周后两组的评分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氟西汀治疗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下降 (P <0 .0 5 )。结论 氟西汀对急性脑血管病抑郁症患者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76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为  覃少东  韦奇  黄澄 《广西医学》2008,30(12):1859-1860
目的 观察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实验组接受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接受氟西汀合并安慰剂治疗,采用汉密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在治疗第4周及第8周对两组进行HAMD及MESS评分.结果 在第4周及第8周末HAMD评分实验组分别为(13.4±1.6)分、(6.8±1.4)分;低于对照组的(15.7±2.1)分和(8.7±2.3)分;MESS评分实验组分别为(8.5±3.8)分、(6.1±2.2)分,时照组分别为(13.2±4.1)分和(10.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能增强抗抑郁效果,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最后确定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CS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PSD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更加显著,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后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评价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方案的优点。方法选择我院2010-02~2013-02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氟西汀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方案治疗,疗程共4周,每隔一周记录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前,两项评分无差异。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抑郁障碍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2周、3周、4周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方案对治疗患者抑郁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起效比单一用药快,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合并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与盐酸氟西汀干预治疗,在病程2周、4周、12周、2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score,SSS)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 ADL)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结果 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抑郁症状,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也能够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 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周、3周、4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减少,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是一种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对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症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云华  汪代杰  周梅  郑文武 《四川医学》2009,30(9):1401-1402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进行临床分析,探索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后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者确定为抑郁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常规的脑卒中治疗加氟西汀和心理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常规的脑卒中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后分别进行HAMD评分及NIH-NINDS卒中评分判定疗效,观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服用氟西汀加心理治疗的治疗效果,分析抑郁症的产生与脑卒中后脑血管损害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辅以氟西汀加心理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于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1天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C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3周后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CSS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高压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组、高压氧组分别加用氟西汀、高压氧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MMSE评分改善,各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西汀加高压氧能明显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效果优于单纯加用氟西汀或者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滋水清肝饮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滋水清肝饮+氟西汀,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用Hamilton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性障碍患者的早期抗郁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59例脑卒后抑郁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氟西汀(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分别记录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按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治疗,于4周、8周末复查上述评分。结果观察组HAMD及NIHSS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时脑卒中后抑郁性障碍患者早期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及抑郁状态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地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及其他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02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35.3%。脑卒中后出现抑郁者与脑卒中后无抑郁者比较性别、卒中性质、病变部位无明显差别。但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比无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明显增高(P〈0.05)。3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用氟西汀治疗,随访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者33例(91.7%)。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其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采用氟西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普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PS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氟西汀组,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乌灵胶囊+尼莫地平+氟西汀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5例,三组患者均继续按常规的神经营养剂、脑血管病药物及康复治疗,氟西汀组采用口服氟西汀治疗,尼莫地平+氟西汀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口服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高于氟西汀组,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及第8周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第6周及第8周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HAMD、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治疗PSD效果更为理想,可更好的降低PSD患者的抑郁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氟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神经缺失功能的恢复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是否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降低脑卒中后抑郁(PSD),降低体内炎症水平.方法 将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且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空白处理,4组均接受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各组干预时间为6周,分别以美国国立卒中研究卫生院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价各组治疗后的神经缺损、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的状态;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6周干预之后的NIHSS、HAMD、Barthel指数、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可得知,对照组与氟西汀组、rTMS组、氟西汀+rTM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rTMS组与氟西汀+rTMS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rTMS均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且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两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个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1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治疗组加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量表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降低与Barthel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的显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氟西汀的主要副反应为失眠、焦虑和恶心。结论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且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观察组间差异.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HAMD、SS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的抑郁情况,并且对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在治疗妇女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作用。方法 97例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3组,雌激素组33例,每日口服雌激素1粒;氟西汀31例,每日口服氟西汀1粒;坤泰胶囊33例,每次服用坤泰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均12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程度,采用Kupperman (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血E2、FSH水平。结果 在运用雌激素、氟西汀、坤泰胶囊治疗后12周,症状缓解情况雌激素组和坤泰胶囊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氟西汀组(p<0.05)。运用KMI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其雌激素组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在用药12周后血清E2水平及FSH水平,坤泰胶囊组、雌激素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坤泰胶囊具有类雌激素作用,治疗妇女绝经期抑郁症疗效与雌激素相当,且优于氟西汀,显示坤泰胶囊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滋水清肝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滋水清肝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治疗组30例,氟西汀治疗组30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8周后,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1),且中药组与氟西汀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认知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水清肝饮能有效地改善抑郁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