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分析Brugada波的电交替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1型Brugada波且伴ST段和/或T波电交替现象的5例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0岁,入院时均存在1型Brugada波,并且分别在病因诊断确立或病情得到纠正过程中见到ST段和/或T波的电交替现象。ST段电交替可表现为抬高程度(高和低)的交替和抬高类型的(穹隆型和马鞍型)的交替,T波电交替表现为振幅(高和低)的交替和方向(双向和倒置)的交替。结论 Brugada波电交替现象可以发生于多种情况,同样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右室起搏患者40例的T波变化。有3例起搏心动曾出现交替性T波,其均发生在装起搏器当天、有Q—T间期延长且术前或术中有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患者。交替性T波的出现与心室复极不均有关。提示起搏治疗将使这类患者深受裨益;34例自身心动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为正常的电生理表现,应警惕误诊为病理性T波。  相似文献   

3.
心脏电交替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期间检查出的 2 4例心脏电交替患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8例 ,年龄 7~ 71岁 ,平均 (4 0 0 4± 17 4 7)岁。结果显示心电图波全交替 2例 ,P波电交替 5例 ,QRS波电交替 5例 ,ST T波电交替 10例 ,U波电交替 2例。 2 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 16例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 9例 ) ,心率大于 10 0次 /min的6例 ,小于 10 0次 /min的 18例。心脏电交替的诊断根据  (1)全交替 :在心电图上单一心脏节律时同时出现P波、QRS波、T波伴有或不伴有ST段的形态、振幅的交替性改变 ;(2 )P波…  相似文献   

4.
U波电交替     
电交替为较少见的心电图改变,是指在同一心律情况下发生P、QRS、T波整个波群的振幅及/或形态的交替性变化,或仅某个波或波段(如ST段)发生交替性改变。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QRS波电交替(心室电交替),其次是T波电交替,而单纯性U波电交替极为罕见,现报告一例。患者女性,74岁。三天来头晕、头痛、胸闷、并呕吐三次,BP 180/100mmHg,服用复方降压片,既往血压不详。1986年8月18日上午九时突然神志不清来院急诊。查体:呈昏迷状态,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颈软,BP 110/70mmHg。心界不大,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发生情况。方法随机入选30例ERS患者和30名体检人群,分为ERS组和对照组。给予动态十二导心电图监测24h,利用时域法分析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发生率,同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ERS组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13.3%(P0.01)。ERS组和对照组微伏级T波电交替值分别为(49±21)μV和(27±10)μV。ERS组中,微伏级电交替阳性患者的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微伏级电交替阴性患者(45%vs 10%,P0.05)。结论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ERS患者恶性度可能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T波电交替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T波电交替对预测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0例T波电交替患者与20例正常人的动态心电图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T波电交替组15例75%)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对照组3例出现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5%)无死亡;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波电交替对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电交替是心电图QRS波群、ST段或T波振幅的逐搏交替,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除授化波交替,亦即QRS波群电交替——是复极化波交替,主要包括ST段电交替和T波电交替。  相似文献   

8.
李守贵 《山东医药》2009,49(19):30-30
1995年1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T波电交替患者15例,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出现T波电交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动态心电图检测T波电交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波电交替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是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指标。在常规心电图上观察到的T波电交替幅度为毫伏级(mV),又称显性T波电交替。而目前T波电交替的检查已发展为肉眼看不见、幅度为微伏级(μV)的电交替,又称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需借助特殊的诊断系统和专用软件检测。  相似文献   

10.
T波交替(T wave alternans)是指单独发生的T波或T-u波的电交替现象。Kimura等于1963年首先刊出了完整的心电图记录。此后国内外仅有少数报道。近年来认为本现象与Q-T延长、猝死有关,故有重要临床意义。今就所遇到的T波交替5例报道于  相似文献   

11.
T波电交替(TWA)是指心律规整时体表心电图上同一导联T波形态、振幅、周期性出现逐搏交替变化,伴或不伴QT间期延长。心脏电交替是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的表现,经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与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心脏电交替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5,24(2):116-119
心脏电交替现象简称电交替(electl4cal alternans),是指来自同一起搏点的心搏的心电图形态和/或电压甚至极性呈交替性变化。心房、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各波段如P波、QRS波群、ST段、T波、U波等均可能发生电交替。出现于单个或数个波(或段)的分别称为单纯性或复合性电交替,如出现于全部波(或段)的称为完全性电交替。最常见的电交替比例为2:1,少数还有3:1、4:1,甚至更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T波电交替是一种罕见的心电现象,而T波形态和极性的交替性变化却是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T波电交替机制与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空间和时间上不一致有关。近来有些作者采取单相动作电位检测心脏搏动时的膜电位情况,发现长Q-T间期患者的单向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及存在类似除极后早期的电位表现。奉文报道1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当T波电交替时所记录的单向动作电位结果。 患儿男,3岁,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Q-Tc740ms),情绪紧张时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而引起昏厥。心电图记录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5):338-339
1994年,Rosenbaum等首次证实T波电交替与电生理检查发现的心脏性猝死(SCO)高危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可能性增加有关。T波电交替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复极交替,最可能出现在心率加快时,这是由于过快的心室率超过了心肌细胞转运细胞内钙离子的能力,从而引起复极交替。可见,T波电交替容易发生在致命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中,并且具有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T波交替(TWA)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表现,它是每隔一个心搏的T波振幅或形态发生交替性的变化。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T波交替见于心包积液的患者。本文报道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记录的体表心电图上,检测到T波交替,且都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完全性电交替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例报告如患者男性,28岁,农民,因鼻息肉收入本院五官科。术前心电图连续描记的Ⅱ导联(附图)示窦性心律。上行P_3、P_8、P_(13)提早出现,重叠于T波中,呈负正双相,与窦性P波形态明显不同,P′-R间期0.16秒,为房性早搏。下行自P_3开始连续出现一系列规则倒置的P波,P-P间期0.38秒,其后QRS波群呈室上型,P′-R间期0.14秒,R-P′间期0.24秒,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其P-QRS-T均见明显的电交替(total electrical alternans)现象,如下行第8、10,12、14、16……个P波倒置相对较浅,QRS波群呈Rs型,R波较高,其后T波亦相对较高;而第9、11、13、15、17……,P波倒置较深,QRS波群呈qRs型,R波较低,其后T波也略低。  相似文献   

17.
T波电交替     
T波电交替(T-wavealternans,TWA)是指窦性心律规整时,体表心电图T波形态、振幅及极性的逐搏交替改变。TWA分为两种,毫伏级T波电交替,可从体表心电图上直接观察到,而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  相似文献   

18.
T波电交替预测心力衰竭病人心源性猝死价值的新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半数的心力衰竭病AN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死于心源性猝死。T波电交替是公认的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早在许多年前就发现T波电交替与心源性猝死有关,近年来新建了频域和时域测量方法。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异常增大是T波电交替的机制。最近研究发布的用微伏级T波电交替进行心肌梗死后危险性分层的初步结果否定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30%的病人发生致死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但体内除颤器置入前T波电交替的对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试验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T波电交替的预测价值试验则强有力地支持T波电交替能预测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T波电交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出现逐搏交替变化的现象,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T波电交替的检测方法有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方法两种。临床试验证实,T波电交替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与有创的电生理检测价值相似。但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其对于发生各种致死性心脏病危险分级的作用仍需要临床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现就T波电交替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以及发展现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结间束2:1传导阻滞较罕见,它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单纯性P波电交替。作者曾报道1例胆石症患者发生单纯性P波电交替,其二种电压交替的P波均属正常范围.近来又在1例冠心病患者描记到一过性肺型P波与正常形态的P波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