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角膜塑形术(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OK镜治疗观察3个月以上的26例51眼近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裸眼视力≥1.0者,A组100%;B组86.36%,C组16.67%,剩余近视度数为:A组-0.47D,B组-0.82D,C组-3.10D。未发明明显损伤及感染;并发症主要是镜片偏心,重影,视力波动,多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在准确查取数据订制镜片基础上,指导患者正确配戴,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损伤及感染,则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技术(OK镜)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52例(483只眼)近视患者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观察其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结果:OK镜对角膜的不良影响包括:角膜上皮损伤371眼(76.81%);角膜溃疡7眼(1.45%);角膜变性10眼(2.07%);角膜知觉缺失18眼(3.73%);角膜变形323眼(66.81%)。结论: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等可导致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OK镜矫正技术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51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OK镜矫正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半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屈光度和提高视力的效果(P均<0.01),屈光度≤-3.00D以下者效果好,但须持续戴镜,一旦停戴,效果波动明显。角膜曲率降低范围在+1.00~+3.00D之间,降低幅度大者近视度数降低也较大。但患者有散光或增加散光度数、重影、角膜上皮点状损伤、视力不稳定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逆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0例近视患者按屈光度大小分三组观察其配戴OK镜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三个月时,裸眼视力≥1.0的百分率第1组(≤-2.00 D)达97%;第2组(-2.25D~-4.00D)为90%,第3组为33%。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三个月后一般仍需继续夜夜治疗,仅10%左右患者可隔日戴镜。结论 OK镜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方法,治疗期间应严格规范正确操作,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技术(OK镜)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 252例(483只眼)近视患者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观察其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结果OK镜对角膜 的不良影响包括:角膜上皮损伤371眼(7.81%);角膜溃疡7眼(1.45%);角膜变性10眼(2.07%);角膜知觉缺失18眼 (3.73%);角膜变形323眼(66.81%)。结论 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 等可导致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视康OK镜片对50例中,低度近视患者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眼视力在治疗3个月后有89.6%达4.6以上。结论:角膜塑型镜胃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56例(110眼),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随访半年,56例近视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未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瘢痕等并发症。在远视力迅速提高的同时,常伴重影,视力波动等异常视觉现象,影响视觉效果。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视觉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矫正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126眼)青少年验配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其验配前后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轴及眼压等临床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配戴后第1天,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完成随访病例。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埘光度眼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眼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地形图提示镜片定位良好,未见明显镜片中心偏移现象。有2例(411)数7化角膜塑形镜西亡戴者因配戴手法不当引起点状角膜上皮脱落,均予停戴及局部眼药水治疗恢复正常并继续使用;2例(4眼)患者外因导致镜片破损而更换同型号镜片。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减低和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快速可逆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惠娟 《河北医学》2001,7(8):716-717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术(orthokerafology简称OK)矫正近视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角膜塑形术矫正82例近视,观察术后1周、半月、1月、2月近视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中央曲率及角膜散光变化。结果:配戴OK镜后屈光度,角膜中央曲率明显下降,角膜散光随时间延长有增加倾向,主要并发症是角膜上皮着色占16.7%,角膜可塑性散光增加占14.5%。结论:角膜塑形术可以降低近视度数,矫治和检测的规范化是矫治安全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OK镜在治疗青少年近视中的效果。方法:对500例14-24岁轻中度近视患者,配戴OK镜后连续观察半年以上,分析视力及屈光度变化。结果:OK镜治疗后全部病例视力提高、屈光度下降。结论:OK镜治疗近视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无不可逆并发症,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隔天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连续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7~16岁低度近视患者123例(246眼),随机将患者分为隔天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组38例(76眼),连续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组40例(80眼),配戴框架眼镜组45例(90眼),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3、6月和1年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观察1年后3组患者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结果 与戴镜前比较,戴镜1周、1、3、6月和1年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角膜曲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角膜塑形镜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塑形镜之间屈光度数和眼轴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低度近视效果明显,可提高裸眼视力,延缓屈光度增加,减少戴镜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OK432-肿瘤疫苗对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DBA/2小鼠随机分为OK432-肿瘤疫苗组、OK432组及正常组,每组12只。培养细胞,制作疫苗后,对三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OK432-肿瘤疫苗、OK432及磷酸盐缓冲液(PBS),每周1次,连续3周。然后分别在1、3、7 d时眼球采血,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的含量,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免疫后第3天,OK432-肿瘤疫苗组、正常组、OK432组CD3+T细胞平均值分别为(55.31±2.06)%、(48.81±3.60)%、(47.21±3.51)%;CD4+T细胞平均值分别为(40.55±2.32)%、(34.91±1.04)%、(34.24±0.95)%;OK432-肿瘤疫苗组与正常组及OK432组CD3+、CD4+T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后第7天,OK432-肿瘤疫苗组、正常组CD3+T细胞平均值分别为(36.26±1.98)%、(23.72±1.90)%;CD4+T细胞平均值分别为(27.11±0.87)%、(15.42±2.87)%;CD4+/CD8+的平均值分别为(3.47±0.33)%、(2.91±0.5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K432-肿瘤疫苗组、OK432组CD8+T细胞的平均值为(7.85±0.98﹚%、(5.48±0.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K432-肿瘤疫苗能够有效增强小鼠的细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早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对术后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依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双氯芬酸钠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采用双氯芬酸钠+0.1%氟关瞳+0.3%氧氟沙星;对照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用0.1%氟关瞳+0.3%氧氟沙星。术后观察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混浊6项指标,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术后1、2、3、5d观察术后反应并评分,术后1、2、3周检查视力,术后1、2、3个月观察角膜雾状混浊(Haze)发生情况,第5天开始根据指征尽早取镜。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2天双氯芬酸钠组术后反应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取镜时间为5.2d,对照组为6.15d,双氯芬酸钠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恢复最佳视力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az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能减轻术后早期反应,缩短术后绷带镜片的佩戴时间,安全、无不良反应,有助于LASEK术后角膜上皮化学性和机械性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硅水凝胶镜片在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将在我院行翼状胬肉手术的40例病人(40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应用硅水凝胶镜片及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角膜愈合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等3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硅水凝胶镜片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好于传统加压包扎组,且硅水凝胶镜片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硅水凝胶镜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空军飞行人员角膜屈光矫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掌握现役飞行人员实施角膜屈光矫治术的现状,为后续其全面视觉质量及飞行适应性评估做准备。方法以空军所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人住的现役飞行人员为筛查对象,行裂隙灯检查,部分结合角膜曲率及直接检眼镜彻照检查。对于裂隙灯检查具备角膜屈光矫治后特征、角膜K值低于40或角膜存在异常影动者,选择性实施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厚度检查,结合相关病史采集,确定并记录筛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资料。结果筛查现役飞行人员2386例,发现行各类角膜屈光矫治术者59例116眼(2人为单眼),筛查阳性率为2.47%;阳性者年龄23~43岁,平均28.53岁;其中飞行员5例占8.47%,机械师27例占45.76%,领航员1例占1.69%,通射员12例占20.34%,战勤人员14例占24.07%。矫治术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24例47眼占40.52%,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f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9例18眼占15.52%,可疑PRK(检查结果支持,本人否认)23例46眼占39.66%,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I例2眼占1.72%,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2例3眼占2.59%,以PRK术式居多(占55.18%)。矫治时间3个月~16年,平均7.59年。目前远视力(C字表)0.5~1.5,其中≥1.0有97眼(占83.62%),〈1.0有19眼(占16.38%);接受检查者平均眼压13.50mmHgf1mmHg=0.133kPa);平均K值右眼39.69、左眼39.83,平均角膜厚度右眼498.16μm、左眼506.20μm。术后并发症:13.56%存在不同程度干眼及间断视疲劳现象。结论自行角膜屈光矫治术者中83.62%远视力良好,13.56%存在不同程度干眼、视疲劳现象;其视觉质量及飞行适应性评估有待进一步全面检查后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合棱镜防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治疗组配戴复合棱镜,对照组配戴普通树脂镜片,两组的年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观察屈光度、AC/A比率、眼轴及角膜曲率、戴镜舒适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近视平均每年加深(-0.43±0.24)DS,对照组近视平均每年加深(-0.91±0.56)DS,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戴镜前后眼轴和角膜曲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C/A比值在配镜前后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AC/A比值配制的近用复合棱镜配戴起来舒适率高(达90%以上)。结论配戴复合棱镜可以有效地控制或减缓近视的发展,且安全、舒适,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0例CHF患者抽取晨间肘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FT3、FT4及TSH。结果老年人CHF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39.56%(36/91),甲状腺功能减退(下文中简称:甲减)15.38%(14/91),亚临床甲减24.18%(22/91);且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与心衰病程呈正相关(P<0.001),与心功能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对CHF患者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很有必要,可提高甲减性心脏病及CHF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正确诊断。CHF合并甲减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难治性癫(痫)(IE)不同遗传代谢异常情况,以利早期进行病因及对症治疗.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串联质谱(MS/MS)技术对56例IE患儿尿和血标本进行包括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等代谢异常筛查,并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血生化、脑部影像学及脑干听、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 56例IE患儿中,25例(44.6%)尿筛查异常,其中全面性发作6例(24.0%),部分性发作5例(20.0%),全面性或部分性等多种形式发作2例(8.0%),婴儿痉挛症12例(48.0%).46例IE患儿进行了血筛查,13例异常.27例尿或血筛查异常IE患儿中19例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70.4%),头颅影像学异常及脑干诱发电位异常各15例(55.6%),血生化、血气分析异常及异常家族史各6例(22.2%),肝功能异常及皮肤改变各5例(18.5%).11例(19.6%)IE患儿尿或血筛查结果呈典型改变,确诊为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结论 遗传代谢异常为IE常见致病原因,尤以婴儿痉挛症多见.因此对IE患儿应尽早进行先天性代谢异常筛查,以助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入院24小时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脑电图(EEG)、头颅CT、MRI、腰穿脑脊液检查。其中53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分析病人头颅CT、MRI、脑脊液及中至重度异常脑电图阳性的几率,进行比较,并随访脑电图。结果头颅CT异常率为22.64%(12/53),头颅MRI异常率为37.74%(20/53),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50.94%(27/53),EEG中至重度异常率为71.70%(38/53)。经配对χ^2检验比较EEG、头颅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较头颅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8例妇科疾病宫腔镜检查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35例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下阳性发现者为125例(37.31%),包括子宫内膜息肉59例(17.61%),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4.48%),子宫内膜增殖51例(15.22%);4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有阳性发现者12例,其中子宫内膜癌3例(6.82%);41例不孕症患者中有阳性发现者25例(60.97%),主要是子宫畸形和官腔粘连。结论对于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应强调宫腔镜联合诊断性刮宫;对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应首选官腔镜检查;官腔镜是官腔疾病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