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槲皮素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介绍槲皮素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阐明槲皮素抗肿瘤作用的多环节、多靶点性,为槲皮素抗肿瘤的应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方法:将国内外学者在槲皮素抗肿瘤的基因调控、信号转导和逆转多药耐药等方面分子机制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做一全面阐述,探讨槲皮素抗肿瘤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结果:从分子水平和作用靶点研究槲皮素抗肿瘤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结论:槲皮素在抗癌作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今后应深入研究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姚汝铖  郑军 《医药导报》2013,32(7):919-923
Aurora激酶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抗肿瘤靶点,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Aurora激酶作为抗肿瘤靶点的意义,Aurora-A激酶特异性抑制药及临床应用,Aurora-B激酶特异性抑制药及临床应用,Pan-Aurora激酶特异性抑制药及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Aurora激酶抑制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期望能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基于新靶点或应用前药策略所发现的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抗肿瘤化学实体。细胞信号转导中,酪氨酸激酶、蛋白磷酸化酶Cdc25,以及抗肿瘤血管形成等都是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热点,针对这些重要靶点发现了新的化学实体。同时,针对细胞复制过程中徽管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形成的抗肿瘤药物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针对多柔比星和喜树碱等临床应用抗肿瘤药物发展起来的前药具有毒性小、药效高、药代动力学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培美曲塞临床应用广泛,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本文综述多靶点抗肿瘤药培美曲塞在临床恶性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以往单一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极易产生耐药[1-3]。多靶点的化疗药物具有其独特优势,如多靶点的化疗药物是单分子化合物,不存在多药物联合应用中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也可避免药物联合应用中药物配伍、剂量、给药方式等问题。本课题组以天然产物中鬼臼毒素为母核,整合了具有抗肿瘤耐药的小分子片段,将鬼臼毒素新衍生物设计为同时作用于多个耐药靶点的化合物,以更好的克服传统单靶点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多靶点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以传统细胞毒类药物或靶向某一特定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为主,其应用受限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肿瘤耐药。近年的研究表明,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往往能够靶向肿瘤细胞的多个靶点,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多个过程。由于肿瘤是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系统性疾病,多靶点天然产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独特潜力。目前已发现的多靶点抗肿瘤天然产物的作用靶标和作用机制往往不够明确,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本文基于现代分子药理学理论,以多个典型的多靶点抗肿瘤天然产物为例进行综述,介绍了目前这些多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靶点确认和结构优化等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帕唑帕尼为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肾细胞癌。该药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较好。文中通过文献检索对该药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现状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抗肿瘤药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应用抗肿瘤药7大类的品种数呈上升趋势。抗肿瘤药在2006年销售金额和DDC都呈最大,DDDs呈迅速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逐渐基本合理,符合国内临床抗肿瘤药用药趋势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抗肿瘤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媛媛  刘康 《药品评价》2010,7(6):50-53
目的:促进抗肿瘤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查阅分析抗肿瘤药物的文献资料.总结临床常用抗肿瘤注射剂的配置要求、联合用药的给药顺序、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在抗肿瘤注射剂使用中的常见问题。结果和结论:抗肿瘤注射剂配置和使用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药师要更多的参与协助临床。  相似文献   

10.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 ,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 ,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 ,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 ,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抗肿瘤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作为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在近30年的研究中,EGCG被证实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EGCG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EGCG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转化、代谢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多个信号通路(降低信号分子的功能或表达)、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影响细胞膜受体的靶向性结合等方式实现的。同时,近几年有关EGCG与临床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提高药物疗效的研究也成为了多靶点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主要对EGCG的多靶点、多途径抗肿瘤作用研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临床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在全院医生工作站、临床药学工作站和住院药房 (含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安装运行 ,同时嵌套“病人信息查询系统” ,并拓展病区用药数量和类别查询功能 ,实现PASS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 ,从而构建临床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应用于临床。结果 :临床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监测手段。结论 :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沈芊  张丽  闫素英  王育琴 《中国药房》2012,(10):865-867
目的:建立和运行药物警戒体系,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方法:介绍我院建立的药物警戒体系及开展药物警戒的工作模式。结果:我院的药物警戒体系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安全评价、合理用药监测等与临床安全用药相关的各项工作及相关部门整合而成。随着对药物警戒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从药品购入到临床应用全过程的药物警戒体系和运行模式。结论: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发挥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的作用,医疗机构有必要建立临床用药全过程的药物警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抗肿瘤药物临床超说明书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2015至2021年广东省药学会官网发布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7月20日,重点对比历年目录中抗肿瘤药品数量、分类、Micromedex证据分级变化情况。结果:迄今纳入目录的药品共125个(以通用名计),总条目数242条,其中抗肿瘤药品28种,总条目数81条,抗肿瘤药品占目录总条目数平均30%及以上;单靶点抑制剂的品种逐渐增加:2015年版仅贝伐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2个品种,涉及5条超说明书用药;2021年版增加至9个品种,含培唑帕尼、厄洛替尼、依维莫司、帕博利珠单抗等,涉及32条超说明书用药;历年目录同一个药品同一适应证的Micromedex分级基本不变,仅部分品种依照相关指南做了调整。结论:目录纳入药品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抗肿瘤药品,迫切需要规范与完善超说明书用药体系,加快药品说明书更新审核程序。  相似文献   

16.
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机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新禹  梁前进 《药学进展》2006,30(10):452-456
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nide)的毒副作用机制及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目前,环磷酰胺是人们研究最多的化学致畸剂之一,而且由于需经代谢活化的特点,其也成为了前致畸原研究中的代表性药物。  相似文献   

17.
曹小蝶  马冲  陈立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1):2653-2658
棕矢车菊素是主要存在于艾叶、野马追中的具有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多靶点的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对棕矢车菊素的抗肿瘤、抗炎、抗菌、降血糖、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霞  徐领城 《中国药房》2011,(30):2794-2797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医院2006-2010年的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杭州地区24家医院2006-2010年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的药品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抗感染药、神经系统用药和抗恶性肿瘤药。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5年平均为25.87%,低于广东、成都地区医院的同期水平;神经系统用药销售金额上升趋势明显。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占大多数,其中以β-内酰胺类居多。销售金额前20位的厂家中,外资及合资企业占大多数,其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达25%左右,但国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结论:该地区医院2006-2010年的用药结构较以往有一定变化,与当地疾病谱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未来几年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各类药物的市场份额会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李登瑞  沈颜红  赵增祥 《中国药房》2011,(17):1628-1632
目的: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和开发临床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并应用于监控临床用药情况。结果:该系统由临床不合理用药实时警示、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基本药物使用监控、药品"三双"监控、处方限量限品种监控、处方质量监控等6大监控功能模块组成。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对全部医师处方的可查、可控、可点评,使我院整体临床药学工作质量、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促进了我院整体医疗质量改进。结论:该系统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需在抗菌药物监控模块功能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院实施不合理用药干预工程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06,17(16):1216-1217
目的:探讨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途径。方法:介绍我院“不合理用药干预工程”的相关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结果与结论:采取抗菌药物轮休制、典型病例分析、临床医嘱动态监控等措施,可使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临床合理用药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综合多种手段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