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吸入的粉尘在肺中溶解、沉积后,对局部组织的物理性、化学性刺激、灼伤作用可以引起急性、慢性炎症,从而产生各种促肺纤维化因子[1,2],最终导致肺纤维化。尽管各种粉尘导致肺纤维化的组织病理不同,但其导致肺组织的纤维化改变是共同的,随着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和细胞增殖,慢慢形成了以肺间质性纤维化(IPF)为特征的病变[1]。除了粉尘之外,有些化学物质的慢性作用也可引起肺纤维化改变,如氮氧化物[3]。为了弄清各种有害因素的致纤维化作用,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动物模型进行研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对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胶原形成与NF-κB活性变化,初步探讨NF-κB活性变化与肺组织胶原合成的关系.方法 用SD雄性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BLM)(5 mg/kg体重)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于第1、7、14、21、28天处死,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评估肺纤维化胶原形成程度.用HE染色结合NF-κB p6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组织NF-κB活性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自第1天开始即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自第7天开始肺组织出现胶原沉积,羟脯氨酸含量逐渐增高,于28 d达高峰.NF-κB p65蛋白表达自第1天增高,第7天达峰值,第14天回落,随着肺纤维化加重,第21天以后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 肺组织NF-κB活化是肺纤维化过程中早期事件,可能在肺组织胶原沉积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参考近年90篇文献,对粉尘在肺组织内引起的生化和细胞反应及其后果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讨论的主题之一是如何区分肺纤维形成和纤维化。尘粒引起肺纤维化反应可分三个阶段:(1)肺泡表面的初期反应。包括肺泡上皮(Ⅰ型和Ⅱ型细胞)、肺游离细胞群、肺表面活化剂及肺表面蛋白的改变,这种反应有助于防止肺纤维形成;(2)肺间质细胞对尘粒的反应。如果肺泡表面的早期防御反应失败,肺间质的成纤维细胞在纤维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由纤维形成演变为肺纤维化。本文提出粉尘引起肺纤维化学说的中心问题,是某些粉尘可直接掺入肺间质,在肺组织的细胞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芝麻联合蜂蜜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防治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造模方法,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1wk开始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黑芝麻联合蜂蜜进行灌胃,以未进行任何处理的大鼠为阴性对照。经过治疗后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评价纤维化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上皮细胞转谷氨酰胺酶2(TG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Ⅰ型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含量,以观察黑芝麻联合蜂蜜对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结果:(1)生理盐水、地塞米松、黑芝麻联合蜂蜜三种处理方式下,黑芝麻联合蜂蜜能提高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SOD活性及ADAMTS-1含量、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MDA、TGF-β1、TG2、IGFBP-5含量及胶原的沉积;(2)黑芝麻联合蜂蜜组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黑芝麻联合蜂蜜能够减轻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炎症因子、纤维化因子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5.
肺纤维化是以肺泡上皮细胞持续性损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大量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环境污染、放射线、化学品及药物等。研究证实自噬在肺纤维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与自噬能够调控细胞外基质沉积、参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自噬在不同病因导致的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肺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6.
粉尘致肺纤维化是一种渐进性纤维化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尚无特异性的早期有效的筛检诊断指标,也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来消除或逆转肺组织纤维化。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网络通过调节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间的平衡来调节修复受损部位组织的细胞,由于作为损伤因素的粉尘持续存在,会使正常的修复进程转向于无限的纤维化修复进程,该文主要从粉尘致肺纤维化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的招募、转化与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尘肺病是一种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白介素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肺泡细胞的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在肺组织内的过多沉积,成为尘肺病发生和发展机制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肺间质纤维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胶原含量增加 ,肺成纤维细胞是肺内胶原蛋白合成的主要细胞 ,它的增殖在石棉致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研究证实 :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受到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自由基以及尘细胞分泌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调节。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细胞信号系统理论 ,这些生物活性成分都要通过细胞内信号传递 ,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改变 ,引起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 ,最终导致其大量增殖和胶原合成增加。因此 ,细胞增殖的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周期的启动调控在石棉介导的肺纤维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  相似文献   

9.
TNF-α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莉  王献华  马小兵  赵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61-363,365
肺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肺疾病的共同结局,其病变特点是肺部炎症导致肺泡持续性损伤、反复破坏、修复、重建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细胞毒因子,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TNF-α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现对TNF-α介导的NF-KB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纤维化是由于各种慢性因素如炎症、免疫、毒素、缺血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多种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持续发展可导致器官组织破坏和功能减退。器官纤维化一直是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组织修复过程过度、过强或失控时过量的细胞外间质沉积在组织内引起的。组织修复失调或组织修复过度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微环境改变,如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增加、抑制纤维化细胞因子表达减少、金属基质蛋白酶和(或)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等表达失衡。转化生长因子β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迁移、粘附、基质形成以及损伤修复等,在促纤维化作用中是细胞因子中最强的,其中以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最重要。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具有显著的抗纤维化作用,能够拮抗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