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昭 《现代中医药》2021,(2):97-101
目的观察针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颈椎生理曲度与颈部活动度、颈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差异及心理状态。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症状、体征、工作生活能力、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前屈、颈后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延长,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增大,且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前屈、颈后伸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肌肉表面平均肌电振幅值(AEMG)较治疗前降低,中值频率(MF)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EMG低于对照组,M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并辅以情志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颈部活动状况,促进颈部肌肉放松和减轻肌肉疲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均用颈椎牵引、推拿、针灸、理疗、功能锻炼治疗,试验组加用中药内服和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6.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积分差值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推拿对颈椎病疼痛、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量表、颈部残障指数量表以及SF-36生活量表对患者的疼痛、颈部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低(P<0.01),颈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疼痛评分和颈部残障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和牵引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颈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拿在减轻疼痛和改善颈部功能方面优于牵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方联合疏经通督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推拿科门诊的颈椎病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通络方联合常规推拿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温经通络方联合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应用等速肌力测速仪和表面肌电图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颈脊旁肌、斜方肌以及胸锁乳突肌的中位频率值(MF)和颈部的前屈和后伸50%的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前屈运动和后伸运动50%MVC值均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脊旁肌、斜方肌以及胸锁乳突肌的MF值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方联合输经通督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颈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相对峰力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颈椎病患者颈椎后伸和前屈肌群相对峰力矩(PT/BW)的特征以及推拿对其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分颈椎病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每组按性别、年龄相匹配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亚组.推拿治疗10次,运用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在90°/s和150°/s两种角速度对推拿治疗前、第一次推拿后即刻及第10次推拿以后进行PT/BW值评定.结果 正常青中老年三组等速运动前屈和后伸PT/BW有增龄性降低的趋势(P>0.05),颈椎病青年组的前屈和后伸PT/BW和中老年组后伸PT/BW均较同年龄正常组降低(P<0.05),经推拿治疗,青年组在第一次治疗即刻后伸PT/BW和10次后前屈和后伸PT/BW以及中老年组10次治疗后的后伸PT/BW比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 正常人颈部肌群肌力存在增龄性减弱,颈椎病青中老年患者颈前屈和后伸肌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降低,推拿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肌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主要颈肌的肌电疲劳特征及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18例颈椎病患者在50%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前屈和后伸力竭运动中颈脊旁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持续时间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MF)值及推拿治疗即刻效应。结果:右侧(病变侧)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比对侧同名肌MF值显著降低。经推拿治疗后,前屈和后伸运动中的右侧胸锁乳突肌、后伸运动中的双侧颈脊旁肌及右侧斜方肌比治疗前MF值显著增高。结论:颈椎病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均有易疲劳特征,推拿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6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定痛阈;通过表面肌电图仪检测患者斜方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 mpf值.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66.67%,对照组痊愈率为34.61%,试验组疗效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疼痛积分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斜方肌SEMG mpf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增强颈部肌肉的功能,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经筋力学机制。方法:规范推拿手法后,采用随机纳入的65例临床患者,设置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组与单纯推拿手法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应用BiodexⅢsystem等速测试系统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T、AP、F/E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和推拿手法均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但推拿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对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经筋的力学性能优于单一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9.
蒋凯正 《河南中医》2019,39(11):1747-1750
目的:观察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肩部推拿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分别采用VAS得分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活动范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纯推拿治疗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通络方内服联合穴位贴敷对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门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颈痛颗粒联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自拟温阳通络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参照《颈椎病的疗效评定》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量化评估,采用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颈前屈、颈后伸、颈侧屈、颈旋转四个维度的运动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试验组总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颈前屈、颈后伸、颈侧屈、颈旋转等颈椎关节活动度中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阳通络方内服与穴位贴敷的联合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活动,优于传统的理疗配合药物内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除痹通络汤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颈椎长度及角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60例,均在有效止痛和神经营养等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再额外加用除痹通络汤,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5.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角度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提升前颈椎长度、提升后颈椎长度、提升前后差值以及X轴、Y轴、Z轴方向颈椎角度均明显增大(P0.05),对照组提升前后颈椎长度差值以及X轴、Y轴、Z轴方向颈椎角度明显增大(P0.05),两组提升前后颈椎长度差值以及X轴、Y轴、Z轴方向颈椎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除痹通络汤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促进颈椎长度、角度和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根据DAS2.1.1版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32例与对照组(牵引组)33例。应用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测试1次。结果 2组治疗前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EMG、MPF、MF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EMG、MP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可以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牵引疗法也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但推拿手法疗效优于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督脉悬灸配合颈部核心肌肉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督脉悬灸配合颈部核心肌肉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部疼痛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颈部疼痛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颈椎活动度均有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6.13%,低于对照组的41.94%(P0.05)。结论督脉悬灸配合颈部核心肌肉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杨盛宇  刘佳  黄蛟  张广渊 《陕西中医》2012,33(8):996-997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方联合拔经推拿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本组78例选自本院有症状的颈椎患者,采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78例颈椎病患者在50%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前屈和后伸力竭运动中颈脊旁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持续时间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MF)值及推拿治疗。结果:右侧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比对侧同名肌MF值显著降低(P<0.05)。经推拿治疗后,治疗前后比较,前屈和后伸运动中的右侧胸锁乳突肌、右侧斜方肌等的MF值均显著增高。结论:颈椎病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均有易疲劳特征,推拿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推拿、牵引、中药熏蒸等"三联"外治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手法推拿、牵引、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方法:2004年7月~2010年6月选择160例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治疗组进行手法推拿、牵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进行牵引及液体疗法。采用疼痛综合评定、症状与体征改善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160例患者,随访12~18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疼痛积分差值、体征试验阳性率、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推拿、牵引、中药熏蒸等"三联"外治法通过恢复脊柱力学平衡,可改善颈部肌肉的力学失衡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颈肌间沟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79.0%,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率53.5%,总有效率74.4%。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使用颈肌间沟注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颈椎病患者颈椎后伸和前屈肌群相对峰力矩(PT/BW)的特征以及推拿对其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分颈椎病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每组按性别、年龄相匹配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亚组。推拿治疗10次,运用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在90°/s和150°/s两种角速度对推拿治疗前、第一次推拿后即刻及第10次推拿以后进行PT/BW值评定。结果 正常青中老年三组等速运动前屈和后伸PT/BW有增龄性降低的趋势(P〉0.05),颈椎病青年组的前屈和后伸PT/BW和中老年组后伸PT/BW均较同年龄正常组降低(P〈0.05),经推拿治疗,青年组在第一次治疗即刻后伸PT/BW和10次后前屈和后伸PT/BW以及中老年组10次治疗后的后伸PT/BW比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 正常人颈部肌群肌力存在增龄性减弱,颈椎病青中老年患者颈前屈和后伸肌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降低,推拿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肌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点揉推拿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方法:将9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颈部推拿手法(约15min)后,在风池、颈根、肩井、天宗等穴行穴位点揉,每穴约2min,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穴位点揉法可以更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优于单纯常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及牵引联合中西药与常规中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中医针灸、推拿及牵引联合中西药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以及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31%,24/26)高于对照组(61.54%,16/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麻木(1.39±0.25)分、椎旁压痛(1.29±0.23)分以及疼痛(1.29±0.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9±0.31)分、(2.91±0.31)分以及(2.51±0.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及牵引联合中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电脑中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行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N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微调手法联合颈伸肌训练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