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永灿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098-1099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医治未病话题的讨论颇多,主要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变.该文认为,治未病本是预防疾病,而治疗中的防变之法,是中医治未病的引伸义.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特应性皮炎,明确其发生、传变及预后情况,从纽曼系统理论和中医治未病思想共性出发,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分别论述纽曼系统理论的三级预防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对特应性皮炎的防治情况,集中西方思维辨病防病,为特应性皮炎临床护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人不生病",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的含义.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痊愈后继续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3方面对脑卒中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对中医保健知识、脑卒中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普遍认为以治未病理论的观点进行健康指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郑萍  陈雪莲 《全科护理》2011,(5):459-460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3方面对脑卒中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对中医保健知识、脑卒中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普遍认为以治未病理论的观点进行健康指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从《内经》"治未病"论述急危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治未病”理论肇始于《内经》,发展于张仲景,体现在临床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其复发等几个方面理论内涵,这是中医一大优势。但长期以来,人们把“治未病”局限于预防范畴,其实既病防变,治疗疾病于未传之时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对危急重患者抢救时,防治  相似文献   

7.
陈树芬 《全科护理》2010,(12):1088-1089
“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人不生病”,这与两千多年前中医学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层面的含义。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预防,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力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干预脂肪肝前期是预防脂肪肝发生,防止脂肪肝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干预脂肪肝前期符合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近年来中医药“治未病”干预脂肪肝前期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探索其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彰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陈进春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痹病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在痹病防治中应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体系.该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其"治未病"思想在痹病中的应用经验.指出如能充分应用"治未病"思想,不仅可提高痹病的疗效,而且可有效降低痹病的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人禽流感是由禽A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中国香港首次报告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病例,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逐步蔓延到中亚、欧洲、非洲及中东等10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社会一度引起恐慌[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禽流感是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我国已经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我国中医"治未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这种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被国际社会评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治未病,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其思想包括两大内容即"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3].要想降低人禽流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将在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灌输到社会民众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11.
洪宋贞  朱华宇  林毅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099-4100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其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预防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的治未病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实践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仅仅指导着临床对于躯体疾病的预防,在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也渗透着治未病的理念。该文从提倡心理卫生、加强自我调节以预防疾病,“四气调神“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七情之偏颇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涵德养性以适应生命过程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的治未病观;证明了中医心理卫生思想中,调神理情、涵德养性于未病之前,以适应自然、社会及自身环境的变化,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之理念是源远流长的,长期以来,这些理念深入民心并成为了我国人民的养生之道,对保持心身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治未病"理论进行探析,指出"治未病"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得到重视,并且"治未病"思想和亚健康联系紧密,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治疗亚健康状态,符合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的模式转化,提出积极预防亚健康,才能最终达到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日益强烈,以及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的认识到对于疾病消极被动的单纯治疗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早在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1]中提出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只有"治未病"才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谓"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即要求对疾  相似文献   

1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明显的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积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对疾病的防治及愈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防治,未病先防,通过调畅情志、合理膳食、坚持适当运动、改善偏颇体质等增强机体正气,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既病防变,对于糖尿病伴认知障碍患者,稳定血糖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等方式积极治疗,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进展,包括各个时期的医家对老年体质的阐述、老年体质的分布特征以及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认为使中医传统的"养生、防病"的个体预防进入到群体预防阶段,可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的目的,从而减轻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医学中对疾病的预防问题早已有深刻的认识和措施,其内容丰富.《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对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曰:"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徐复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也……"这里含两个意义:一是无病先防,二是有病防变.完全相同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腰痹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治疗的70例腰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5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全部掌握比例高于对照组,其止痛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正常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腰痹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加快机体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为冠心病的全程防治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介入术后再狭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病先防是指改善冠心病易患人群的危险因素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包括饮食、运动和情绪调摄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理易患体质,冠心病的易患体质主要包括痰湿体质、瘀血体质和湿热体质,通过调理易患体质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既病防变主要为稳定斑块,痰瘀互结是斑块形成的基本病机,热毒内蕴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中药化痰活血抑制斑块进展,清热解毒防止斑块破裂,联合应用以稳定斑块;愈后防复主要为预防介入术后再狭窄,冠心病介入术后正气未复,瘀血内停是冠心病复发的基本病机,中药补益正气、活血化瘀合用以固本培元、调通脉道以预防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内涵的阐述,具体论证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冬病夏治、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冬令养生膏方、药食药膳等4个方面在中医院具体临床应用。指出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具有中医特色,对现代预防医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值得医务人员进一步探究,以期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