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近些年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由日本心理专家与精神科医生1966年集体编制而成,我国1993年修订并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调查,是早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成熟的精神健康调查表。我们用UPI通过对医学系大学生的调查,探索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提供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杨文海 《中国健康教育》2014,(2):142-143,163
目的了解理工科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对南京市3所高校9673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85.08%的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4.92%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UPI得分≥25的这一部分,农村新生比县城与乡镇新生高2.3%,比城市新生高5.54%。在25〉UPI得分≥20这一部分,农村新生比县城与乡镇新生高1.84%,比城市新生高5.28%。性别对UPI得分的影响较小,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趋同。结论大学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体现为人际关系障碍、情绪和性格问题、强迫症等3个方面。农村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适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我校自1999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以来.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是一项传统的工作。在2006级新生入学之初.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1级161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旨在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出其主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宋英明  孙立波  陈丹 《中国校医》2008,22(6):661-661
为了解2007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人格问卷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教育引导和咨询服务工作,长春某校组织了新生人格问卷(UPI)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新华  谢倩 《中国校医》2007,21(6):624-627
目的了解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5674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生中12.89%的人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26、74%的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性别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躯体、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比男生多(P〈0.05)。结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7.
医专新生UPI测试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医学专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别、城乡差异.[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1780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中有15.6%人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31.0%人可能存在心理卫生问题;[2]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男生优于女生,城市优于农村.[结论]医学专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8.
某工业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大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发现、早矫正。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对淮南工业学院九九级1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20.16%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21.98%的学生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困扰。结论 该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性和承受力。  相似文献   

9.
葛庆龙  王红菊 《中国健康教育》2009,(12):922-923,929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山东省某高校2008级2829名大学新生进行网上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有效问卷共2818份。UPI量表的4个关键题目中,"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的肯定回答率最高,为12.0%,"想轻生"最低,为2.5%,"常常失眠"和"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的肯定回答率分别为5.9%和4.9%。第一、二类学生合计1373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8.7%。文科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变动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月收入〈200元的学生,其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P〈0.05);男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某高校大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建议采取多项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0.
882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郭秀丽 《中国校医》2010,24(3):202-204
目的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08年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1)UPI筛查出“一类问题”学生179人,占20.3%,其中5.2%的学生有自杀意念;(2)SCL-90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91人,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但在SCL-90所有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且差异显著;(3)女生在SCL-90恐怖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结论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校东校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随机对我校东校区2011级3 371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总共有3 259名新生(其中本科生2 545名,研究生及以上为714名)完成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96.7%。有明显心理问题的第一类学生有388人,占11.9%;有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的第二类学生960人,占29.5%;心理健康者1 911人,占58.6%。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男生差,本科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研究生差。结论大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有必要对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医科大学2007级2545名新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第一类心理问题和第二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5.9和24.6。通过对性别、家庭结构、专业满意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等相关变量的比较,新生UPI筛选分类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完整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而家庭经济状况差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促进因素。结论该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对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师范学院新生UPI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师范学院入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新生1021名。结果: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Ⅰ类学生占17.83%,有待关注需跟踪调查Ⅱ类学生占17.73%,心理健康的Ⅲ类学生占64.4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城乡、独生子女与否等因素无关;与文、理科专业,录取志愿符合与否等因素有关。结论:做好文科生和非第一专业录取的学生心理思想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专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专科生进行教育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6所学校的516名专科新生和508名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生《UPI》均分显著高于本科生(P<0.05)。专科生中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略高于本科生,专科生中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本科生(P<0.05)。专科女生的《UPI》均分显著高于专科男生(P<0.01)。结论专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自身特点,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15.
浙江某高校城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洪芹  罗德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27-1028
目的 了解城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F)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分别对浙江省某高校2003-2005年入校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其中16 PF收回有效问卷11 395份,UPI收回有效问卷11 255份.结果 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世故性、独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来自城市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结论 应根据不同生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某师专185名贫困新生进行了调查,并与1648名非贫困新生进行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贫困新生占49.19%,非贫困新生为4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贫困新生UPI总分及三类诊断、EPQ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与性格、神经衰弱与强迫症状以及人际交往上;贫困新生在"自己的过去与家庭是不幸的"和"爱操心"的选择率高于非贫困新生(P0.05或P0.01),贫困新生中男生在"父母期望过高"的选择率高于女生(P0.05),而女生在"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的选择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新生UPI总分与P因子、N因子T分存在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正常;在对贫困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注重贫困新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完善、人际交往训练及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某师专185名贫困新生进行了调查,并与1648名非贫困新生进行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贫困新生占49.19%,非贫困新生为4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贫困新生UPI总分及三类诊断、EPQ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与性格、神经衰弱与强迫症状以及人际交往上;贫困新生在自己的过去与家庭是不幸的和爱操心的选择率高于非贫困新生(P<0.05或P<0.01),贫困新生中男生在父母期望过高的选择率高于女生(P<0.05),而女生在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的选择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新生UPI总分与P因子、N因子T分存在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正常;在对贫困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时注重贫困新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意识完善、人际交往训练及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沈阳体育学院2007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沈阳体育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被测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同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征兆,表现在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情绪管理等方面。结论应更加关注那些通过测试发现问题的学生并对其采取及时、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三年制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卫生类高职院有效地对护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I量表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891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61.8%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正常的,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占16.9%,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者占21.3%;新生的烦恼主要集中在强迫倾向、缺乏自信、人际交往等方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系别、性别、城乡、独生与非独生的差异.结论 卫生高职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后,高等教育在招生数量上明显上升,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1].大学一年级新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后期,其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并有上升和加重的趋势[2].因此,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江苏省某理工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高校今后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