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可增强宫缩。在非孕期及早、中孕期作用弱,在妊娠末期尤其在分娩期作用强。雌激素使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孕激素则使之降低。催产素作用迅速,用药后3~5分钟即起作用,但持续时间短,仅30~40分钟,对子宫体的作用比对子宫颈作用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和比较对小鼠试验中,益坤宁合剂、益母草颗粒剂在缩短出、凝血时间;消炎及加强子宫收缩方面作用机制.方法:把小鼠随机分成益坤宁合剂大、中、小给药组、益母草颗粒剂组、蒸馏水对照组,分别给予益坤宁合剂、益母草颗粒剂、蒸馏水4d.实验1:小鼠剪去尾尖,记录各组出、凝血时间,同正常对照组相比,益坤宁大、中、小剂量组,益母草组出血时、凝血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大、中剂量组与益母草组缩短明显(P<0.05或0.01).实验2: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并计算右耳肿胀度和右耳肿胀百分率,同对照组相比,益坤宁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益母草组小鼠耳肿胀和耳肿胀百分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3:将雌性大鼠在实验的前1d皮下注射已烯雌酚0.1mg/100g体重,注射24h后将大鼠颈部脱臼,取出子宫放入麦氏浴管,描记子宫在10min内的正常活动曲线,描记加入药物后子宫10min内的活动曲线,分别计算子宫收缩频率和收缩强度,益坤宁合剂在剂量分别为4、2、1mg/ml时,子宫活动频率分别增加50%、19.9%、7.04%,子宫波高度分别增加40.09%、27.08%、13.15%,子宫波宽度分别增加50%、23.26%、9.67%,表明益坤宁合剂可增加子宫收缩频率,较益母草颗粒剂作用显著,还可同时增加子宫收缩强度.  相似文献   

3.
宫复安对子宫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宫复安10、20、40g(生药量)/kgig能显著减少药物流产致早孕大鼠子宫出血量,对大鼠异物埋植子宫炎症有明显对抗作用,对大鼠在体子宫有一定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马齿苋的药理作用研究和人体试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齿苋的降压、子宫收缩等作用。方法:观察马齿苋对猫心、血压、呼吸及肠管活动的影响及对家兔和豚鼠的在体和离体子宫的影响;以及对正常人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马齿苋对猫心收缩力有加强作用并使血压降低,伴随呼吸兴奋,及肠管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弱;马齿苋显著地兴奋豚鼠和家兔子宫平滑肌,但在不麻醉的兔子宫瘘管实验,未观察到类似的作用;对正常人血压也有轻度降低作用,在用药10分钟到30分钟内较为明显;对心率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结论马齿苋具有强心、降压,加强子宫收缩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熊亮  黎小玲  熊芳 《中医杂志》2000,41(12):739-740
为了观察产后收腹丹促进产后腹部与生殖器官收缩复原、消除腹部妊娠纹的临床效果。我们将206例产后腹部松弛、妊娠纹显露的新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使用自拟产后收腹丹和黄石制药厂生产的产宝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其中愈显率86.6%,对照组 有效率24.6%,其中愈显率5.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产后收腹丹对促进产后女性腹部与生殖器官收缩复原,消除妊娠纹等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产宝口服液对产褥复旧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促进产后子宫缩复、减少褥汗量、保持产妇大便通畅和提高红细胞 C_3b受体活性以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该药还具有减少恶露出血量和促使恶露如期干净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茺蔚子总碱和水苏碱收缩离体小鼠子宫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思源  常英  魏路雪 《中草药》1998,29(10):687-688
茺蔚子是益母草干燥成熟的果实,应用于月经不调、产后子宫出血及复位不全,月经过多等症。水苏碱(stachydrine)是益母草的成分之一,而益母草碱则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我们比较了茺蔚子总碱(alkaloidsof Leonurus seed)和水苏碱对经雌二醇处理的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汤及其组成成分对子宫收缩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芍药甘草汤直接作用于大鼠离体子宫时,在动情期明显抑制收缩频率,间情期明显抑制收缩强度。对于PGF2α诱发的大鼠离体子宫收缩,芍药甘草汤血清、芍药甘草汤,以及芍药(芍药全根、芍药皮部、芍药木部)可抑制子宫收缩。在PGF2α诱发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时,抑顺序为:甘草、芍药甘草汤、芍药;而芍药各部位的抑制顺序为:芍药皮部、芍药全根、芍药木部。在高浓度钾离子的溶液中,甘草可完全抑制子宫收缩,芍药甘草汤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者。据1994年全国2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调查,产科出血居首位,占死亡原因的45.4%,而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的68.3%。虽然产后出血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在目前仍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测量产后出血有多种方法:如目测估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1998~2008年住院孕产妇产后出血病历中105例子宫收缩(宫缩)乏力性出血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院1998-2008年住院孕产妇产后出血病历中105例子宫收缩(宫缩)乏力性出血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73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产后出血中63例发生在产后2 h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63%;其次为胎盘因素,占23%。结论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落实外来孕妇的管理,杜绝非法接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散结镇痛胶囊(Sanjie Zhentong capsule,SJZTC)对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及钙离子的影响。方法 未孕小鼠皮下注射雌二醇5 mg·kg-1,分离子宫置于装有20 mL乐氏液恒温浴槽中,给 1.0 g的负荷,待肌条自发收缩稳定后,采用加倍累加给药法(浓度分别为0.0625 mg·mL-1、0.125 mg·mL-1、0.25 mg·mL-1、0.5 mg·mL-1、1.0 mg·mL-1),观察SJZTC对子宫自发收缩及诱导剂(PGF 1 mg·L-1、Ach 1 μM、Oxytocin 5IU·L-1、BayK8644 1 μM)引起子宫收缩的影响。培养子宫平滑肌细胞,观察SJZTC对缩宫素引起子宫平滑肌细胞钙离子释放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SJZTC均能减小子宫自发收缩及诱导剂引起子宫收缩幅值,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子宫收缩幅值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溶媒组比较,SJZTC不同浓度组 (0.0625 mg·mL-1、0.125 mg·mL-1、0.25 mg·mL-1、0.5 mg·mL-1、1.0 mg·mL-1)对子宫收缩幅值的抑制率均有显著差异(P < 0.01)。与模型组比较,SJZTC能显著抑制缩宫素诱导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P < 0.05或P < 0.01)含量。结论 SJZTC对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钙离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电针耳神门,合谷对产妇宫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发生率、手术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急症子宫切除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子宫切除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16例,占42.10%,其中剖宫产中发生12例,阴道分娩2例;子宫破裂8例,占21.05%;胎盘因素6例,占15.79%;晚期产后出血4例,占10.53%,均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1例,占5.26%;羊水栓塞2例,占5.26%。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危重出血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62例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患者的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精神过度紧张65例(40%);产程延长40例(25%);产科并发症33例(20%);对新生儿性别不满24例(15%)。经综合抢救及相应的对因护理均治愈。结论:产科紧急抢救预案、深静脉穿刺、生命体征监测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基础和关键,而个体化、综合性的护理则为抢救产后出血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护理,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方法:对2638例产妇做好孕期保健,产前进行心理评估及疏导,加强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对5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积极进行抢救和护理。结果:5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得到了及时救治,无一例产妇死亡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孕期保键,准确识别高危因数,加强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可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严重程度,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催产素是产科最常用、最安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诱发和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笔者从事产科工作7年来,对催产素的应用略有心得,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