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冻干麻疹活疫苗(下称冻干麻苗)是国内七十年代后期研究成功的新制品。1980年1月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为我区初次提供部份冻干麻苗作现场试用。经选择非封闭地区5个乡(镇)的86个村在初次免疫人群中接种,系统观察其临床反应及免疫效果。同时与液体麻疹活疫苗(下称液体麻苗)作同期比较,以期对两种麻苗作出评价,为冻干麻苗取代液体麻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用于部队参加大型集聚性活动士兵的应急免疫接种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09年参加北京某大型演练活动士兵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收集接种对象麻疹和风疹病史及疫苗接种史等资料,并与2008年参加北京某大型演练活动未接种疫苗士兵进行比较,分析该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应急接种对麻疹和风疹的保护率分别为98.51%和100.00%.疫苗的安全性较好,6475名接种者中发生全身反应8名,局部反应18名,经对症处理和休息后,均在48 h内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用于部队参加大型集聚性活动士兵的应急免疫接种,安全性好,可有效预防麻疹和风疹发生.  相似文献   

3.
鲁春起  李淑兰 《天津医药》1993,21(5):277-279
报告天津地区大龄人群麻疹 IgG 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8.07%(679/771),GMT 为1∶587.8,多集中分布在1∶400~1∶800之间。通过有无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史的分析,进一步显示和验证了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完全理想、可靠。还强调了对大龄人群麻疹 IgG 抗体水平定期监测的必要性,并建议对抗体阴性者或滴度偏低的婚前育龄妇女应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补种或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4.
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发展为人类对抗麻疹这一在儿童中肆虐了多个世纪的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三十年后,疫苗显示出它的优点和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了用此疫苗消灭麻疹的策略。本文讨论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在大中专院校中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于2011年10月10日~30日,对在驻地内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免费预防接种的大中专学生共348名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其中64名因发热、腹泻等原因未能参加接种,其余284名大中专学生全部进行随访,95.42%(271/284)的接种者在此期间无不良反应,仅有4.58%(13/284)的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发热5例,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结节4例,荨麻疹2例.,头痛1例,胸闷1例。结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结节以及过敏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尽管六十年代工业化国家使用疹减毒活疫苗后明显控制了麻疹,但该病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疾病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疫苗覆盖率低及母体抗体干扰致,为克服这些问题,应建立新的疫苗接种策略,发展新一代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7.
麻疹减毒活疫苗佐治小儿肾病综合征1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麻疹减毒活疫苗佐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 6 9例肾病综合征 (NS)小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4 0例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配合激素、雷公藤治疗 ;对照组 12 9例 ,采用传统疗法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缓解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麻疹减毒活疫苗佐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2000年5月30日,按照泰安市卫生局、泰安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对全市7~15岁儿童进行麻疹(冻干活疫苗)强化免疫预防接种。我院使用的麻疹冻干活疫苗,是由新泰市卫生防疫站通过冷链运转供给的(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00118,有效期2001年7月)。接种人数298人,接种部位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O.2毫升。  相似文献   

9.
麻疹疫苗的新发展和免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发展为人类对抗麻疹这一在儿童中肆虐了多个世纪的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三十年后 ,疫苗显示出它的优点和问题。世界卫生组织 ( WHO)确定了用此疫苗消灭麻疹的策略。本文讨论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钟海关 《北方药学》2015,(2):122-123
目的:探讨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疫苗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县8~18个月龄常住健康人群9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0例,其中,A组接种联合减毒活疫苗,B组接种麻疹疫苗,C组接种腮腺炎疫苗,观察三组对象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不良反应比较,A组发热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接种联合减毒活疫苗抗体阳转率同麻疹疫苗以及腮腺炎疫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减毒活疫苗有着目前临床使用的腮腺炎疫苗以及麻疹疫苗相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麻疹减毒活疫苗细胞工厂多次收获工艺。方法:采用细胞工厂培养2BS细胞,以不同感染复数接种麻疹病毒,绘制病毒生长曲线以确定适宜感染复数。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微量滴定法比较仅收获胞外病毒与收获胞内外病毒的滴度。比较单次收获与多次收获病毒的滴度,并对原液和冻干成品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确定细胞工厂培养麻疹病毒的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用于部队参加大型集聚性活动士兵的应急免疫接种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09年参加北京某大型演练活动士兵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收集接种对象麻疹和风疹病史及疫苗接种史等资料,并与2008年参加北京某大型演练活动未接种疫苗士兵进行比较,分析该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麻疹风疹联合...  相似文献   

13.
麻疹(measles rubeola)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传染性强。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近年来成人型麻疹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间共收治麻疹患者88例,其中成人型50例,儿童型38例。全部病例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测定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试剂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阳性而确诊。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贵刊1973年第一期所载,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传染性肝炎,有以下几点问题。 1.麻疹减毒活疫苗用于黄疸型肝炎是否有效? 2.最近过期的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后,能否产生干扰素?临床上有无使用价值? 3.与急性期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能否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以预防发病。如能使用,注射剂量与次数应如何确定。李耀明李耀明同志: 来信对“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肝炎”方面提出的问题,函复如下,望参考。 1.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黄疸型肝炎,对肝功能恢复、症状改善方面是有效的,但对退黄效果不理想,故这样病人使用时,应配合退黄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65年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暴发流行已较前少见,但在某些地区对麻疹免疫接种有些放松,常规接种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着局部免疫空白地区和空白人群。随着流动人口逐渐增多,近年麻疹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由于近年增加了对在校中小学生麻疹疫苗的加强接种,其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与过去有所不同,就我院感染科今年3~5月收治的480例麻疹病人,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8月龄。既往无过敏史,近期体健。于2005年12月6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0.2ml。接种后5min,婴儿出现呼吸急促,R50次/min,HR160次/min,BP65/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 vaccine,MMRV)的生产工艺。方法  根据现有疫苗病毒原液生产工艺,将麻疹病毒沪-191纯化株、腮腺炎病毒S79株、风疹病毒BRD-Ⅱ株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ka株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MRC-5株中制备高滴度病毒原液,并超低温保存。筛选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按国外已上市同类产品的病毒配比,研究MMRV中4种病毒的原液配制滴度及成品配制比例,建立最佳冻干工艺。结果  用筛选出的适合于MMRV的无明胶冻干稳定剂配方进行试验,确定病毒原液的配制滴度为,麻疹4.6 lg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se,CCID50)/ml、腮腺炎5.8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8 lg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ml。使成品中腮腺炎病毒滴度至少达到麻疹和风疹和水痘病毒的10倍,水痘病毒滴度高于现有单价水痘疫苗。连续制备3批MMRV,平均病毒滴度为,麻疹4.5 lgCCID50/ml、腮腺炎5.1 lgCCID50/ml、风疹4.3 lgCCID50/ml、水痘4.6 lgPFU/ml;平均水分为1.2%。其他项目检定均合格。结论  建立了MMRV的生产工艺,可以稳定生产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并符合我国4种单价减毒活疫苗国家标准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配制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rubella-varicella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方法 将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分别冻干,检测各冻干单价疫苗的滴度和热稳定性,观察病毒滴度的下降幅度.将4种病毒原液按不同配比配制MMRV,检测配制前后的各病毒滴度,摸索配制MMRV的最佳配比.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并冻干,检测冻干MMRV的各病毒滴度和热稳定性,确定配制MMRV的各病毒原液最适滴度.结果 各病毒原液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4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各冻干单价疫苗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的滴度分别下降约0.6、0.5、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在配制MMRV过程中,仅腮腺炎病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他病毒的干扰.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的MMRV冻干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5、0.6、0.5 lgCCID50/ml和0.6 lgPFU/ml;冻干MMRV于37℃放置1周后,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下降约0.6、0.6、0.5 lgCCID50/ml和0.5 lgPFU/ml.结论 在按确认的最佳配比配制MMRV时,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病毒原液的滴度需分别≥6.0、≥6.5、≥6.0 lgCCID50/ml和≥5.3 lgPFU/ml.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麻疹大流行。发病率、病死率大大下降。我国规定初免年龄为8个月,但近年笔者发现麻疹患病年龄结构发生改变,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小婴儿发病率增多,认为有必要提前初免时间来降低麻疹发病率。现对我院48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多发于冬春两季,常见发病于10岁以下儿童。我国自1965年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经控制其流行,至1982年发病率由普种疫苗前1000/10万降至0.7/10万,流行也以散发为主,多见于人口密集的城市。2005年5月辉南县农村爆发成人麻疹炳例,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