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18只。制作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组肝组织Bcl-2、Bax蛋白含量、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M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AI减少(P<0.05)。IR、M组各组内各时相以再灌注6h最高。结论咪达唑仑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臭氧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雄性,6~8周龄,250~280g)随机分为3组:臭氧预处理组(OP+IR组,n=6)、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假手术组(S组,n=6)。臭氧预处理组每天同一时间点行腹腔注射O3/O2混合气体(臭氧浓度为50ug/ml,1mg/kg/d),连续注射5天。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则注射相等容积(ml)的氧气。缺血45min后恢复灌注3小时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开腹不阻断肝血流),取左肝叶组织, 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1)与S组比较,(OP+IR)组与IR组的肝组织超微结构皆有损伤,(OP+IR)组的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2)与S组相比,(OP+IR)组和IR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5)。(3)与IR组相比,(OP+IR)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减少,Bcl-2/Bax比值增加(均P<0.05)。结论: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和Bcl-2/Bax比例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对照组(C组,6只)、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18只)、丙泊酚干预组(P组,18只)。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1,3,6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量,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P组肝组织Caspase-3蛋白含量、AI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组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下调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3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分别在再灌注1、3、5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内叶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各组Bcl-2和Bax的表达,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均增高(P<0.05),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组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二者没有区别;IR组Bcl-2表达减少(P<0.05),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再灌注组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二者没有区别。病理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都有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作用,均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瑞芬太尼可模拟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Sham 组(假手术组)、HIRI 组(缺血再灌注组)、试验药物组(落新妇苷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h、8h、16h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ALT、AST;光镜下检查肝脏细胞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TUNEL 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 试验药物组ALT和AST水平较HIRI组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示试验药物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示试验药物组Bcl-2蛋白的表达较HIRI 组显著升高,Bax蛋白的表达较HIRI 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药物组的肝脏细胞凋亡百分比较HIRI 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甜菜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甜菜碱200、400、800 mg·kg^-1组(均n=8)。甜菜碱各剂量组于造模前7 d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甜菜碱,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夹闭门静脉、肝动脉分支40 min,再灌注24 h制大鼠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cl-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上升(P <0.01),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降低(P <0.01),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甜菜碱400、800 mg·kg^-1组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 <0.05,P <0.01),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强(P <0.05),肝细胞凋亡率下降(P <0.05,P <0.01),p53、cl-caspase-3、Bax表达显著降低(P <0.05)。结论甜菜碱可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功能,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早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分为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缺血均为30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为缺血前输注瑞芬太尼30 min,生理盐水对照组以相同的速率及容积输注生理盐水。分别在再灌注1,3,5 h处死6只大鼠,取左肝组织检测细胞凋亡及Bc1-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C组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表达均增高,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减弱了缺血再灌注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C组Bc1-2蛋白表达减少,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增强其在肝组织的表达(P<0.05)。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c1-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肝脏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加再灌注(IPC+IR)组,每组6只.测定各组动物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肝组织细胞的DNA双链百分率;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Bcl-2和Bax比值及Caspase-3.结果:大鼠LIR后血浆中ALT、AST、HA、LDH含量均明显增加;LIR后肝组织细胞DNA双链百分率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增高.Bcl-2/Box蛋白比值减小,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IPC+IR组上述各指标较IR组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肝脏的损伤,缺血预适应可以减轻损伤的发生,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胺酮作用下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与心肌组织损伤的关系,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4.5 h)、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 h)、低剂量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及高剂量氯胺酮+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个4 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Bcl-2蛋白水平变化,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损伤情况。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Bcl-2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Fas和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氯胺酮作用后坏死减轻,低剂量氯胺酮作用更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量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细胞Fas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且低剂量氯氨酮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组、I-R对照(B)组和z-VAD-fmk治疗(A)组,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ax蛋白表达,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结果 B组和A组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B组;与B组比较,A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Caspase抑制剂可抑制I-R后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蛋白激酶C γ亚单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脑内蛋白激酶Cγ亚单位(PKCγ)变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Ⅰ:假手术组,Ⅱ:损伤组,Ⅲ:异丙酚(25mg·kg-1)+损伤组,Ⅳ:异丙酚(50mg·kg-1)+损伤组,Ⅴ:脂肪乳剂+损伤组,每组8例。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缺血3h再灌注24h。异丙酚和脂肪乳剂于再灌注前30min腹腔注射。通过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观察局灶性脑缺血产生的神经细胞凋亡和异丙酚作用效果,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各组PKCγ蛋白在脑内表达变化的差异。结果再灌注24h后Ⅱ、Ⅲ、Ⅳ、Ⅴ组大鼠体重较缺血前降低(P<0.01),和Ⅰ组比较:Ⅱ、Ⅲ、Ⅳ、Ⅴ组大鼠再灌注24h后出现明显的神经体征缺陷(P<0.01),Ⅱ组大鼠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大量神经细胞凋亡,纹状体PKC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Ⅱ、Ⅲ、Ⅳ、Ⅴ组大鼠纹状体区域凋亡细胞密度与PKCγ染色阳性面积均没有差异(P>0.05)。结论再灌注前3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和PKCγ表达降低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再灌注损伤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control,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SB203580(S组);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I/R组与C组比较,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明显异常;使用SB203580后,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1),Bel-2/Bax比值上升(P〈0.01),AI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SB203580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调控Bcl-2/Bax蛋白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再灌注损伤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control,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SB203580(S组);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I/R组与C组比较,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明显异常;使用SB203580后,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1),Bcl-2/Bax比值上升(P〈0.01),AI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SB203580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调控Bcl-2/Bax蛋白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库普弗细胞(KCs)功能封闭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只开腹,不做其他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I/R)组:术前24,48h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pH3.5);三氯化钆(GdCl3)+I/R组:术前24,48h经鼠尾静脉注射0.5%GdCl3溶液(10mg/kg)。第3天进行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手术(约70%肝血流)。缺血45min后,再灌注3,6h,乙醚麻醉后,开腹进行无菌无热源腹主动脉采血,肝左叶用10%甲醛溶液固定,肝中叶包裹后置-70℃冰箱保存,制备匀浆用于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测定。结果缺血45min后,再灌注3,6h,GdCl3+I/R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活性、肝脏MDA及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P<0.01),而GSH含量则明显高于肝损伤组(P<0.01)。结论GdCl3可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姚峰  朱磊  程波  杨明  刘敏△ 《天津医药》2021,49(3):231-236
目的 探讨PD-L1过表达在Ⅱ型登革病毒(DENV-2)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为研究对象,以含梯度DENV-2(1×108~2×109 pfu/L)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处理细胞作为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加入空白孔作为调零孔,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以PD-L1过表达慢病毒液和空载慢病毒液处理细胞,分别设空载对照组和转染组。DENV-2(1.2×109 pfu/L)处理细胞12、24、48 h作为DENV-2 12 h组、DENV-2 24 h组及DENV-2 48 h组,同时设置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另以DENV-2处理空载对照组和转染组48 h,以蛋白印迹法检测LC3B、Beclin-1及Bcl-2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1×108~2×109 pfu/L DENV-2可剂量依赖性抑制EAhy926细胞增殖,DENV-2 24 h和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8×109 pfu/L和1.2×109 pfu/L。与对照组比较,DENV-2 12 h组、DENV-2 24 h组及DENV-2 48 h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总凋亡率增加(均P<0.05)。与空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PD-L1蛋白表达上调(P<0.01)。DENV-2处理48 h,与空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细胞总凋亡率降低(均P<0.01)。结论 DENV-2通过上调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从而诱导EAhy926细胞自噬和凋亡,而过表达PD-L1可抵抗DENV-2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48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