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对其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咀嚼功能正常率、牙周出血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前牙覆牙合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牙槽骨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前牙移位症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晓雨 《当代医学》2021,27(30):142-143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年出血指数、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槽骨高度,并分析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IL-2、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20例(71.43%),有效8例(28.57%),无效0例(0.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牙周出血,改善患者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及覆牙合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姚如升  王贞丽  李国平 《当代医学》2011,17(34):101-10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52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之前、治疗完毕之后、治疗结束3年后的探诊出血(BOP)、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等指标,并用X线片检查前牙间牙槽骨的高度.结果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5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移位牙齿复位良好,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显著改善,牙齿松动程度显著降低,牙周膜间隙恢复正常,牙齿美观.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在有效控制牙周炎、确保牙齿整齐、消除牙合创伤、恢复牙齿咀嚼功能、保持牙齿美观的同时,更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的优势,建议临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6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结果:患者的矫正成功率为100%,经过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情况、覆情况、牙周出血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治疗前后患者的牙槽骨的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效果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2例(354颗),对所有患者施以牙周病治疗+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以及牙周袋深度与治疗前对比,组间差异P0.05;而且治疗后的牙齿松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以及出血情况,还能对患者的覆牙合覆盖关系进行有效纠正,降低牙周袋深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袁玉霞 《中外医疗》2010,29(32):77-77
目的讨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80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我院收治的8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根据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骀、牙槽骨高度,临床疗效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移位的牙齿得到了较好的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明显,松动度降低,牙周膜间隙正常,牙周及美观情况仍有较大改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通过改善局部因素,促进牙周健康从而提高牙周疾病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7.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移位的牙齿得到了较好的复位,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改善明显,松动度降低,牙周膜间隙正常,牙周及美观情况仍有较大改善.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所致的前牙移位,不仅能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消除牙合创伤,排齐牙列,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和美观功能,还能使治疗效果长期保持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7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观察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中的具体疗效。结果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100%,并且在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以及前牙覆盖、出血指数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是比较有效的,其不仅具备较高的成功率,还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视觉美观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病治疗及口腔正畸治疗,对比本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改善情况:本组188例患者共计治疗2008颗牙齿,治疗有效1386颗,占69.02%。本组188例患者对比治疗前牙齿松动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覆盖、牙合、牙覆情况: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及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袋深度显然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牙周出血情况,减轻牙齿松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经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诊治疗的6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患者的治疗过程。将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指标、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前牙覆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告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和前牙覆盖情况,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濮阳市开发区胡村乡卫生院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修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前牙间牙槽骨高度、中颌骨间和牙尖角度差值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均少于治疗前,面角、上下齿槽座角、上下中切牙夹角均高于治疗前,上中切牙凸距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患者采用正畸修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口腔正常生理功能恢复,保障牙齿美观,控制牙周炎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前后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率及牙周袋深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其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率及牙周袋深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口腔正畸治疗,能对患者前牙覆盖关系进行纠正,改善牙齿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牙移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牙移位患者,共计370颗患牙。给予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口腔正畸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后各级牙齿松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距离、前牙覆颌深度、牙周出血指数与治疗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牙移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玉祥  刘琳 《当代医学》2016,(32):62-63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43例,均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43例患者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前牙覆颌深度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43例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治疗前患者者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前牙覆颌深度分别为(6.37±0.75)、(5.36±0.72)、(5.21±0.44)、(4.78±0.83);治疗后分别为(2.52±0.43)、(3.24±0.4)、(5.17±0.39)、(2.31±0.64);治疗后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颌深度等指标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前牙覆、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潇 《黑龙江医学》2014,(6):701-702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13例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患者,均采用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周袋的深度、牙槽骨的高度、前牙的覆盖程度与覆牙合等指标。结果这13例患者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都比较顺利,并且有良好的移位的前牙复位,达到了成功的标准。治疗后牙周袋的深度、前牙覆盖程度与覆牙合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牙槽骨的高度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牙齿恢复美观并且整齐,使牙合创伤得到了消除、牙齿咀嚼的功能得到了改善,临床效果较显著,在临床上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口腔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50例牙周病病人采取常规治疗结合正畸治疗,在治疗后对病人的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覆牙合、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及牙龈炎等方面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口腔正畸治疗后,50例病人各方面情况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病人的病情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周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患上牙龈炎的几率,浅化或消除牙周袋深度,促进病人咀嚼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自信心,优化病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55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基础治纠正牙周病后进行口腔正畸,调查患者正畸前后的状况,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后牙周袋深度为(2.85±0.34)mm,前牙覆盖高度为(2.13±0.43)mm,明显少于治疗前,治疗前患者牙周出血指数为(19.4±5.2)%,明显少于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满意的46例,不满意的9例,满意度为83.6%。结论:口腔正畸能够改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牙齿的美观度,纠正患者牙齿畸形,降低患者牙周袋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正畸治疗。结果通过正畸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牙周出血指数显著好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8例患者中,显效50例(51.02%)、有效40例(40.82%)、无效8例(8.16%),总有效率为91.84%。结论采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松动度、咀嚼等功能,具有疗效明显、稳定、持久的优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相似文献   

20.
陈燕芳 《当代医学》2011,17(11):114-115
目的分析应用正畸疗法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与不足。方法搜集40例应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于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分析与评定。结果前牙间隙关闭,覆牙合覆盖正常,牙齿松动度降低,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探诊深度与正畸治疗开始时无明显差异。结论正畸治疗可从根本上治疗引起牙周疾病的诱因,保护牙周组织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