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椎体复位器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体外椎体复位器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缩椎体前缘高度、JOA评分、后凸Cobb角、VAS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缩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缘高度、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6/30)(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体外椎体复位器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渗漏、骨水泥分布不佳、椎体脆性骨折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和单侧直行入路椎体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强烈的腰背疼痛感,但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障碍指数更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Barthel评分和QLI评分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Barthel评分、VAS评分和Q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患者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7/2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情况,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能力评分、VAS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及椎体压缩高度。结果观察组活动能力评分以\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缓解疼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以单侧PKP对43例(4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单侧行PKP治疗,随访期间进行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对其近期疗效和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7.51±1.65vs1.93±1.55,P<0.01);手术24h后可离床活动,功能改善明显,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14.42±3.49vs22.58±3.46,P<0.01);X光片确认术后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减小(18.88°±8.36°vs6.58°±4.12°,P<0.01),提示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纠正。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压缩骨折,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缓解理想,脊柱后凸成角改善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效果。方法选取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鲑鱼降钙素(密盖息)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1周、1月、3月、1年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脊柱后凸Cobb's角,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矫正后凸畸形并帮助恢复椎体高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与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患病和救治时间将骨折分为陈旧骨折组和新鲜骨折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高度和椎体角改善比较情况。结果陈旧骨折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明显优于新鲜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陈旧骨折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4例,新鲜骨折组出现并发症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鲜骨折组改善情况优于陈旧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时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减少患者疼痛、改善椎体高度、修正Cobb角,新鲜骨折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陈旧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mL,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压缩率、骨钙素、骨密度、CTX-1水平均降低,脊柱后凸角均减小,但观察组骨钙素及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椎体压缩率、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伤椎功能及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实施PK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治疗前,胸腰段上、下部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均可改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及脊柱功能障碍。但相较于PVP,PKP在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风险、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PKP组和PVP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责任椎高度恢复情况,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复查,均基本恢复椎体高度,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骨水泥渗漏3例,两组均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结论 PKP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加味八珍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PRI、VAS、PPI评分及总分、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椎体骨密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背功能和椎体骨密度,对远期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椎体成形手术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PVP组(89例)和PKP组(67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P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85±0.81)d,卧床时间(1.48±0.68)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36±0.84)d、治疗后VAS评分为(2.19±0.77)分;PKP组患者住院时间(4.71±0.77)d,卧床时间(1.53±0.52)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40±0.64)d,治疗后VAS评分(2.26±0.63)分;两组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702,0.355,0.491,0.348;P均〉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1.30±0.19)万元,PKP组患者住院费用(4.79±0.22)万元,两组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63,P〈0.01)。PVP、PKP两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30.34%VS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31,P〈0.05)。结论PVP、PKP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在手术费用方面PVP较PKP低,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PKP较PVP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52例,均行PVP治疗,根据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情况分为骨水泥弥散良好患者39例(弥散良好组),弥散不佳患者13例(弥散不佳组),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弥散良好组骨密度为(-3.20±1.13)T,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弥散良好组术后d4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为(2.60±0.55)分和(12.82±1.41)分,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良好组术后d4和末次随访局部后凸Cobb角分别为(6.30±2.11)°和(6.51±1.84)°,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P<0.05);弥散良好组和弥散不佳组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5.13%和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良好组椎体塌陷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弥散不佳组的38.4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改善OVCF患者功能障碍,而骨折线内骨水泥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可能导致术后后凸性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在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单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手术且术后疼痛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和指导核心肌群锻炼,观察组在术后护理和指导核心肌群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及火龙灸序贯护理,比较患者术后第1、7、14天残余痛的NRS评分和JO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应护理措施后残余痛的NR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NRS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对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更佳,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