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故上海名医曹惕寅,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其独到的经验。笔者曾随师学习,现将曹老对心绞痛的认识以及辨证治疗的经验整理如下。一、对心绞痛的认识曹老认为心绞痛的症状虽见于心,而其病气多来自他脏,即由于脏腑厥气冲逆,及于心之本经而引发,故曹老称它为“冲心痛”。证之《内经》,有“诸心之痛,皆厥气上冲也”,并有“厥心痛”、“脾心痛”之说。其发病的原因及病机,曹老认为主要是脏腑气血失于“通”之故。不仅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五脏亦以通为补。他认为六腑之通出于外,化糟粕而排出体外;五脏之通则通于内,散精微、输气血而濡养机体。气血不通可猝然为病,故人生气血贵乎流通。而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其临床表现有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汗出,甚至昏厥。这些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心痛”病相似。包括了“胸痹”、“真心痛”、“久心痛”等。“心痛”病的辨证施治有本虚标实两个方面。在疼痛发作期,病情急,宜治标,以通为主,多以活血化瘀、芳香温通法为治;缓解期宜治本,以补为主,当详辨其病情,视心、肝、脾、肾阴阳之偏盛,气血之郁滞情况而调之。但气滞血瘀,痰浊闭阻经脉,经脉不通是“心痛”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考虑活血化瘀,调畅气血,疏通经脉,方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疼痛总的病机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可表现为由多种病因致气机阻滞,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痹阻肢体筋脉;“不荣则痛”乃气血亏虚,肢体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治疗宜遵循“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实证疼痛病机乃气血不通,而肝主疏泄,可调节一身气机,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肝司疏泄,故程丑夫教授临证多基于“诸痛治肝”指导辨治。本文结合验案介绍程教授运用“诸痛治肝”理论治疗头痛、胸痹心痛、胃痛等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心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其病位在心,《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标本病传论》也谓:“心病先心痛”。然而心痛的发生除了和心有关外,还和其他脏腑关系密切。本文仅就心痛的脏腑论治根据临床体会做简要阐述。1从心论治心为君主之官,居于上焦,主血脉,主神明,各种致病因素,如寒邪、痰浊、气滞、血瘀等阻于心脉,导致心脉不通,不通则痛,都可以导致心痛发生,因此治疗心痛时可根据患者的证候表现,或活血化瘀,或化痰行气或温散寒邪以通心脉。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夜间为剧,舌紫黯,脉涩,属心脉痹阻,可选择清.王清任的名方血府逐瘀汤,方…  相似文献   

5.
胸痹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据现代中医之研究,当属现代医学之心肺病变、胸膈病变等,尤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似.然后世诸多文献,尤唐宋以后.因胸痹有“心痛”、“心胃病”、九种心痛”等称谓,则常与脾胃病胃脘痛混淆.此不敢日沉冤千古.但不辨明个中奥秘实难真正继承发扬中医经验之精华.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复习.探寻幽微于后:1 内经纲目、仲景正名《(?)间·脏器法时论》云:“心痛者,胸中痛,胁下痛,(?)背(?)(?)(?)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进一步描述了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厥心痛与背相控,善契,如以后触及其心.伛楼者肾心痛也痛也;……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者,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  相似文献   

6.
张久亮  柳翼  陈旺  史载祥 《中医杂志》2012,53(19):1645-1647
以《黄帝内经》为源头的中医藏象、病机理论已经经过了千年以上临床实践的检验,以此理论分析属于“心痛”范畴的冠心病,其病位是在“心包络”(厥阴),而非在“心”(少阴).心包络病的关键病因是多种原因导致、伏藏于心包络自身之脉的“痰瘀故邪”;主要病机是“痰瘀故邪”痹阻心包络之脉,扰乱其气血运行而导致心包络病,继而导致宗气蓄积、输布异常(虚损),而并非独是心脉痹阻;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痛、气虚、血瘀(气病则血病);虚损的心包络因受其他脏器邪气影响而发病,即为厥心痛;心包病变严重,进一步影响至心,则为真心痛.补益宗气、涤除痰瘀应为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兹就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的主要表现为胸中气塞,心痛,短气,其病理关键为胸部的“阳气”极虚所致;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病证〔2〕。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从肝论治心痹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秀娟 《新中医》1998,30(8):55-55,57
从肝论治心痹浅谈龙秀娟心痹之证首见于《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本病是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两亏;或痰湿内生,痰浊内蕴;或气滞血瘀阻滞络脉,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从而发生卒然心痛等一系列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硬...  相似文献   

9.
风药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王翠萍 《中医杂志》2003,44(10):786-787
《内经》言“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风性善行数变”,充分概括了风邪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胸痹心痛以心脉不畅,心失所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胸痹多为胸部闷痛而不甚,心痛则以胸痛为主症,痛有定处,可放射肩背及两臂内侧。胸痹心痛在发病形式、症候特征、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同“风邪”相关甚密。风药指一类具有疏风、祛风作用善治内风外风的一类药  相似文献   

10.
厥 ,其义有二 :其一 ,厥者 ,抵阻也。《山海经·北海外经》云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 ,引申于疾病则为心之络脉、毛脉、经络发生抵阻不通 ,“心之隧道被脂膏瘀窄而气不宣畅”(《王氏 (燕昌 )医存·卷九》语 )。其二 ,厥者 ,逆也。五脏气血发生逆变 ,变则损心 ,而成本病。厥心痛之名 ,首见于《灵枢·厥病》云 :“厥心痛 ,与背相控 ,善瘛 ,如从后触其心 ,…厥心痛 ,腹胀胸满 ,心尤痛甚 ,…厥心痛 ,痛如锥刺其心 ,…色苍苍如死状 ,…卧若徒居 ,心痛间 ,动作痛益甚。”1 临床病象突然膻中或左侧胸闷而疼痛 ,其痛有隐痛、胀痛、刺痛、绞痛 ,持续…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中医认为,ACS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正气不足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四脏功能失调会影响到心主血脉之功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宗良 《新中医》1998,30(9):57-58
心绞痛,系指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发作性胸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心痛”范畴。早在《素问·缪刺论》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1病因病机心痛的病位在心,但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国内众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作以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祖国医学有关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1历史渊源早在《内经》已认识到,心肌梗塞的病因病机与气虚、气滞、寒凝、血瘀、痰饮有关。《灵枢·经脉》篇认为:“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细则气少,涩则心痛”,初步认识到气虚则血脉瘀滞不畅而心痛。《内经》尤重寒邪致痛,《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儒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77-778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对此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标本病专论》“心病先心痛”。张仲景《金匮要略》专论《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其病因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为本 ,瘀血、痰浊、寒凝为标。主要病机为五脏亏损 ,气血阴阳不足 ,推动无力 ,心不能所主 ,心脉阻滞不通所致。其病位在心 ,但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笔者在十余年心血管病临床中 ,对胸痹心痛辨治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分型辨治1.1 心脉瘀阻 ,…  相似文献   

15.
论急性胰腺炎隶属于少阳腑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急性胰腺炎”应归入中医哪一证型?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时下,学者多从症状入手,按脏腑辨证或六经辨证而论其归属。 依脏腑辨证而论其归属者,谓本病有属“膈痛”、“脾心痛”、“胃脘痛”、“腹痛”、“胁腹痛”、“肝胃不和”等不同证型。诚然,见仁见智,各有其长。然则,胃脘痛、肝胃不和,多与胃病有关,难以描绘本病之性质。膈痛多与胸膈病证有关,或为肝气不调为患。脾心痛其义难明,不在九种心痛之列,若“心”指胃脘,则脾心痛亦应是脾胃疾患。腹痛、胁腹痛,包罗甚广,对本病而言,并无特征性。至于依六经辨证而论其归属者,大致有结  相似文献   

16.
郁者滞而不通之义。《医贯》日:“予谓凡病之起,多由于郁。”后世医家对于肝郁很重视,这与肝的生理特性有关,故认为郁证多属肝气郁结之证,多用柴胡疏肝散、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特征 ,一般可分为隐性或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 (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和猝死五个类型。病理特征冠心病是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有肝肾阴亏与心脾阳虚之不同 ,而心肝肾之气先虚是其根本 ;标实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伤而致气机壅阻 ,气血运行失畅 ,终而形成痰浊瘀血阻塞心脉支络不通的病理结果。胸闷胸痛为气滞血瘀的表现 ,正如《类证治载·胸痹》中所述 :“胸痹 ,胸中阳微不通 ,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难经·六十难》:“五脏气相干 ,名厥心痛。”…  相似文献   

18.
“胃心痛”是中医病名,属“心痹”中“厥心痛”之一种,首见于《灵枢·厥病》篇:“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病也”。仲景《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后世注家多有“心痛”属胃之解者,余初学时亦然之;乃至临证数十年,又觉不尽其然,“胃痛”属心者实不少见,尤当拯救危亡于瞬间。今试将胃心痛浅述如次。1胃心痛的含义、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胃主受纳水各,升清降浊,如饮食不节,恣肆酒浆甘肥,或情志佛郁,六淫客邪等致胃系功能失调,气血过乱,上牵胸膺心系致心脉挛急,筋脉失于濡养,引起心痛,则称之为“胃心痛”。胃心痛…  相似文献   

19.
“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若以痛为病,则为痛证。“通”是治疗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痛之与通,息息相关。兹就其相互关系及治痛常用之通法浅谈于下。一、不通则痛痛有虚实,有关痛的病因病理,中医学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历代医籍记述甚详。《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不通,故卒然而痛。”再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生于痰……”,《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举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痛”“心痛”“真心痛”范畴。对此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病》云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其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正气不足为本 ,瘀血痰浊、气滞、湿困为标。正气不足多因五脏亏损 ,阴阳气血不足 ,推动无力或心失所养 ,心不能所主 ,心脉阻滞不通为其主要病机。在辨证论治方面胸痹心痛其病位在心 ,但与其诸脏均有密切的关系 ,必须整体地辨证地看待 ,才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