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10~+月,头部抖动1~+月”于2022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10~+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左侧肢体麻木,不伴意识障碍、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精神行为异常,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诊断为“右侧丘脑出血(量约15 ml)”,给予输液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可行走,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及双上肢震颤,  相似文献   

2.
王先堃  曹筱燕  刘伟 《重庆医学》2018,(10):1429-143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影响1%人群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作为最为严重的骨关节病变之一,AS影响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及活动性的丧失[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左侧腰骶部疼痛1+个月,反复发热20+d,加重10+d”于2017年4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摔伤后出现左侧骶髂关节疼痛,伴周围臀部、股内侧肌肉疼,遂至外院骨伤科就诊,考虑诊断“左侧梨状肌综合征?”,入院后予以抗炎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患者诉臀部肌肉疼痛缓解,但左侧骶髂关节疼痛仍明显,故建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男患,57岁,农民。因反复左侧腹痛4~+年,加重1~+月于1988年3月22日入院。入院前4~+年出现进硬食后左侧腹隐痛,无吐泻及返酸,服痢特灵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女性,24岁,病历号68771。因腰骶部胀痛4个月,于1982年6月18日步行入院。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腰骶部持续性胀痛,左侧为重。同时觉左侧腹部及右侧大腿部胀痛不适,月经期间加重。有时感发热、出汗及盗汗。间有尿痛,无尿频、尿急。起病后饮食较差,无呕吐、腹泻及阴道不规则流血。曾服中药无效。某医院超声波检查为“腹内肿块”。今来院就诊。既往体健,月经规则,16初潮,周期4~6/30天,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5 6岁。 2 0 0 0年 8月 2 2日因胸部及腰骶部骨痛3个月 ,乏力 1周住院。该患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疼痛 ,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1个月前在哈尔滨市两家大医院检查 ,经CT诊断为胸骨占位性病变 ,未予治疗。患者胸痛加重 ,且出现腰骶部疼痛 ,活动受限 ,行走困难。 1周前出现乏力 ,无皮肤、粘膜出血及发热。查体 :扶入病房 ,轻度贫血貌 ,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胸廓对称 ,双侧肋骨压痛 ,以左侧为重 ,右侧骨盆有压痛。血象WBC8.5× 10 9/L ,浆细胞 0 .0 4,Hb90g/L ,血清总蛋白 6 6 .6g/L ,球蛋白 2 1.9g/L。BUN 9.5 7…  相似文献   

6.
周迪  马永娟  王彬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31-134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1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给予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HAART治疗后,150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存在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呈现增长的趋势,且治疗3、6、9及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无药物漏服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BMI23 kg/m~2及有药物漏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且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BMI、治疗时机及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赵某,主因腰痛伴左侧睾丸疼痛25年、加重1个月入院.25年前工作中不慎扭伤腰部,伤后腰骶部疼痛伴活动受限.渐渐出现左侧髂腹部及睾丸间断性疼痛.曾多次就诊于“泌尿外科”,均未给出明确诊断及治疗措施.1个月前从高处取物时突感腰部不适,休息后症状无减轻反而出现腰骶部剧烈疼痛伴左侧睾丸持续性胀痛、左下肢轻度放射性疼痛.查体:腰椎外观无畸形,第5腰椎棘突左侧约1.2cm处放射性压痛并可触及结节;腰椎活动度:前屈50°、后伸20°、左旋15°、右旋15°、左侧弯10°、右侧弯10°;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90°,加强试验:左:阳性、右:阴性;腰椎CT示:腰4、5、骶1间盘水平条索状物,压迫硬膜囊,左侧侧隐窝明显变窄.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4-5,腰5骶1).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53岁,主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月于2016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6月19日外出用餐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下肢麻木等症状。曾到社区给予"槟榔四消丸、奥美拉唑"等药,症状无改善。7月5日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12.95×10~9/L,嗜酸性粒细胞4.14×10~9/L,嗜酸性粒细胞0.32;腹部超声正常。给予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症状稍有减轻,12日复查血常规:WBC 20.7×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 岁,以“腰骶部疼痛 6 个月”为主诉于本院就诊。 病史患者 6 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伴酸胀感,无放射痛,无活动受限。 行针灸治疗, 无缓解。 于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部彩超(2020-3-24):右附件区 63×55 mm 实性回声肿物。CA125:78 U/mL(参考值 0.000~35.000),其他多项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范围。 行 CT、MRI:腰 4/5,腰 5/骶1 间盘膨出,腰 1 椎体异常信号考虑血管瘤。 骶骨、腰 2 椎体、腰 4 棘突、腰 3 椎体、腰 3 椎弓根及附件 异常信号。 性质待定。 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腰椎平扫+增强 MR(2020-4-1):L3 椎体及 L2部分椎体多发占位性病变,骶椎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因"腰骶部痛两年"于2010年1月11日入住本院脊柱外科.查体:腰椎生理曲度变小,左侧饱满,以腰5椎水平左侧为中心,可见直径约5 cm肿块,局部皮肤隆起,无红肿,质硬,活动度差,压痛,边界清.双下肢皮肤感觉及肌力、肌张力无明显异常.腰椎X线片显示:腰4、5左侧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形状不规则;约8.1 cm×6.4 cm大小,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