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肠内营养联合不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并发低蛋白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发病48h内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实验组18例患者联合“全合一”肠外营养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分别静脉滴注;观察两组发病1、3、7、14d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早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于发病第3天均明显下降;在给予不同的肠外营养方案治疗后,于发病第7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仍呈进行性下降,实验组则较前略有回升,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于发病第14大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前回升,但两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4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华中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遏制血清白蛋白的进行性下降,降低低蛋门血症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救治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中的治疗作用。方法CVVH治疗组为ICU中MODS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18-78岁,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应用德国贝朗Diapact持续肾替代治疗机连续治疗48~72h,以后行每天8h的日间血滤,治疗时间共64~102h;同时35例MODS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21~81岁,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氧合指数(PO2/FIO2)。血糖,凝血功能,白蛋白(ALB),肌酐(CRE),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格拉斯哥评分(GSC),MODS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结果CVVH治疗组ICU7d转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7%。P〈0.01),治疗组7d病死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37.1%,P〈0.01),并且治疗组总的住院病死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48.6%,P〈0.01)。CVVH治疗后血清白蛋白、Na^+、氧分压(PO2)及GS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血清K^+、Ca^+、pH值、HCO^3-及PO2/FIO2滤过后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体温、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CO2)、BUN、CRE、CRP、APACHEⅡ/、MO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组心率、中心静脉压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CVVH具有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的功能,CVVH是治疗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CU集束化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探讨MODS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1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将其分为集束化治疗组(B组)与常规治疗组(A组),以MODS患者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探讨集束化治疗对MOD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MODS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B组住院病死率37.21%,明显低于A组(53.57%,P〈0.05);A组住院病死率与该组的死亡风险率[(56.39±1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住院病死率低于该组的预计死亡风险率(49.42±21.10,P〈0.05);B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43%,明显低于较A组(26.23%,P〈0.05):B组患者ICU治疗时间为(16.30±6.24)d,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2±7.57)d,P〉0.05];而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1.88±61.4)h,显著低于A组[(147.06±111.83)h,P〈0.05]。结论MODS的集束化治疗较常规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更佳,对改善MODS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d抽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血必净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必净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第7d,两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血必净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d,两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必净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纠正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起到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22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1例)和常规对照组(12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21d为1个疗程。分别入院24h内于治疗前,治疗后7d、14d、21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检测(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并测量hs—CRP浓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依达拉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依达拉奉应用时间的延长,其差异的显著性加大:治疗后7d、14d2组间CSS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21d后差异更显著(P〈0.01)。治疗前2组患者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d末、14d末、21d末,依达拉奉治疗组hs—CRP浓度、C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hs—CRP浓度,促进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必净对严重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严重多发伤并发ALI患者80例(年龄14~70岁)随机均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dFiO2)、胸片变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PaO2、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R、胸片变化评分、ARDS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有助于改善ALI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蛋白c活化率(APC%)、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4例多发伤于1、3、6d空腹采外周静脉血一次,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于体检时第1、3、6d空腹采外周静脉血一次,检测血液APC活化率及ATⅢ浓度变化。结果伤后AP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DIC组高于非前DIC组(P〈0.01);ATⅢ在伤后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DIC组明显低于非前DIC组(P〈0.01);APC%/ATⅢ在伤后持续升高,其比值与伤后前DIC发生与否成正相关性(r=0.75,r=0.79,P〈0.01)。结论创伤后急性期ATⅢ、APC%水平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腺苷酸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DA、深圳固赛NEPHSTAR^TM超敏全血试剂盒检测CRP,分别对75例肺部疾病患者(患者组)进行血ADA、CRP定量测定,同时与29名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ADA、CRP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各组血ADA、CRP测定结果的比较,肺部疾病中肺结核组、肺癌组血AD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且以肺结核组敏感性最高,哮喘组AD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肺部疾病组除哮喘组外其余各组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以肺炎组敏感度最高,其次慢阻肺、肺结核、肺癌,哮喘组CR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ADA及CRP的测定在各类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对ICU急性心肌梗死CPR后的5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干预组(25例)和综合治疗对照组(25例),对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和CPR后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57.81±97.65)h,显著短于对照组[(425.33±81.57)h,P=0.000];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干预组6/25(24%)例,对照组15/25(60%)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第1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85.13±13.36)U/L,与对照组(183.12±12.57)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3);干预组治疗第3和第5天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为(110.56±12.14)U/L和(39.73±10.37)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35±11.49)U/L和(73.52±10.18)U/L.P〈0.05);治疗前后MODS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干预组明显降低,治疗第5天干预组MODS评分为(1.59±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0.23,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改善其心肌酶学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CPR后多脏器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Ⅱ)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发肾功能不全的短期疗效。方法DKA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CSⅡ组(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静滴)。结果CSⅡ组酮体平均消失时间为(22.94±7.89)h,显著短于对照组(38.22±12.29)h,P〈0.05]。CSⅡ组肾功能恢复时间(4.11±2.05)d,显著短于对照组[(6.72±2.87)d,P〈0.051。CSⅡ组调整期各时点(除凌晨3点)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SⅡ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Ⅱ能更有效地治疗DKA,能更快地改善肾功能,使血酮体转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节律基因隐花色素2(CRY2)在银屑病小鼠模型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咪喹莫特诱导小鼠模型实验:12只C57BL/6雌鼠随机均分为咪喹莫特组(连续外用咪喹莫特乳膏5 d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6只)和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6只),第6天处死小鼠,取其背部皮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皮中CRY2的表达。HaCaT细胞转染实验: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在HaCaT细胞中敲减CRY2的表达(siRNA-CRY2组),以siRNA-NC组作为对照,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HaCaT细胞中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动物和细胞实验:12只C57BL/6雌鼠随机均分为TNF-α组(小鼠耳部皮下连续注射TNF-α溶液6 d,6只)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注射等量的PBS,6只),第7天处死小鼠,取其耳部皮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皮中CRY2的表达;用50 ng/ml TNF-α刺激CRY2基因敲减的HaCaT细胞12 h(siRNA-CRY2 + TNF-α组),以siRNA-NC + TNF-α组作为对照,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咪喹莫特组小鼠背部表皮层中CRY2蛋白的表达(0.94 ± 0.2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 ± 0.25,t = 3.99,P = 0.016)。HaCaT细胞转染实验:siRNA-CRY2组EdU阳性细胞比例(48.13% ± 10.97%)显著高于siRNA-NC组(38.23% ± 0.81%,t = 5.00,P = 0.007),且siRNA-CRY2组趋化因子CXCL1、CXCL8 mRNA相对表达量及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iRNA-NC组(均P < 0.05),但两组间CCL20 mRNA表达量及ERK1/2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NF-α刺激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NF-α组鼠耳表皮组织中CRY2蛋白表达水平(0.37 ± 0.34)显著低于PBS组(2.04 ± 0.17,t = 4.38,P = 0.012);siRNA-CRY2 + TNF-α组HaCaT细胞趋化因子CXCL1、CXCL8、CCL2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iRNA-NC + TNF-α组(均P < 0.05)。结论 CRY2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表达降低,促进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以及趋化因子CXCL1、CXCL8和CCL20的表达,且TNF-α可能是下调CRY2表达的上游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净化(CVVH)对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生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119例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CVVH治疗组(n=48)和常规治疗组(n=71),观察两组患者的30d病死率、死亡患者存活时间、脏器损伤情况。结果CVVH治疗组患者死亡23人,病死率47.9%,常规治疗组死亡43人,病死率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死亡患者生存时间相比具体有统计学差异(8dVs3d);CVVH治疗组患者中肾损伤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MODS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66.7%Vs80.3%、47.9%Vs62%、41.7%Vs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4;而两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无差异,P=0.15;常规治疗组患者死于MODS明显高于CVVH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而两组患者死于低氧血症无差异,P:0.15;CVVH组患者中行CVVH次数与时间长短与患者预后无线性关系。结论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可降低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病死率,延长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是治疗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1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动态变化及意义,并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干预性作用.方法 将104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4 组:正常组((n=8,仅开腹后即缝合),假手术组(n=32,开腹后仅翻动胰腺并以钝器轻划胰腺组织5 次),SAP 组((n=32,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以建立SAP 模型),和MMF 组((n=32,建立SAP 模型后1h 经尾静脉注射MMF 250 mg/kg).术后3 h、6 h、12 h、24 h 各组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S)、血清C 反应蛋白(CRP);常规HE 染色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 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 的含量.结果 在各时间点,SAP 组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AMS、CRP,以及TNF-α、IL-1β和sICAM-1 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均P<0.05);而MMF 组的上述数值均显著低于SAP 组(均P<0.05).结论 SAP 早期阶段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MMF 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血糖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6年EICU连续收治的125例非糖尿病重症患者按次日清晨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为重度血糖组(血糖值≥11.1mmol/L,n=31)、轻度血糖组(11.1mmol/L〉血糖值〉6.1mmol/L,n=62)和正常血糖组(血糖值≤6.1mmol/L,n=32)。分析血糖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①93例(74.4%)急诊重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血糖升高。②死亡组(n=37)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存活组(n=88)[(11.5±3.8)mmol/Lvs(6.7±1.7)mmol]L,P〈0.05]。③重度高血糖和轻度高血糖组的带机时间、EICU住院日延长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均P〈0.05或P〈0.01);重度高血糖组的带机时间、EICU住院日与轻度高血糖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重度高血糖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高血糖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在EICU发生率高,血糖值越高,预后越差,病死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严重外伤后脓毒症的重要脏器功能保护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42例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UTI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炎、抗休克补液治疗,UTI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连续3 d.各组分别于入院第0天,入院第1、2、3天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及临床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UTI治疗组的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显著改善(P〈0.05),严重外伤后经过UTI治疗3d,患者的心肌酶学、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其中AST、ALT、BUN、Cr、LDH及CK指标,与入院0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UTI治疗组的心肌酶谱CK、肾功能的Cr与BUN、肝功能的ALT、AST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LDH、CK-MB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TI能有效降低严重外伤后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受损及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